萌芽经典|浸没式戏剧,戏剧浸没时(上)






EDITOR'S 
NOTE
浸没式戏剧一改演员在台上、观众坐台下的传统观演方式,演员和观众在戏剧空间内移动,彼此的距离也许只有0.01厘米。真正使“浸没式戏剧”这个词走红的是英国的Punchdrunk剧团和它的《不眠之夜》,扑克牌和面具是进入《不眠之夜》的工具,为观众创造“偷窥式”的观看体验。
去剧院观看一出戏剧演出,对如今的城市人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了,它逐渐变得和看电影、看演唱会一样稀松平常,价格则位于两者之间。我们知道美国有百老汇,伦敦有西区,北上广虽然没有如此集中的演出场地,但近几年来,剧院供不应求,一座座新剧场在四处崛起。
戏剧,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总称。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没有哪一位演员甚至明星胆敢公开表示自己不热爱戏剧演出——因为哪怕是同一出戏,在舞台上每一天也是不一样的,是独一无二的,真正的表演者应该享受它。一般认为,世界戏剧包含三大表演体系,分别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苏联戏剧家),布莱希特(德国戏剧家),梅兰芳为代表。看过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应该都记得他视若珍宝的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作者即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戏剧流派更是多种多样。如不过分深究,按照戏剧思潮的演变为标志,已有古典主义戏剧、浪漫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以及自然主义戏剧、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未来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先锋派戏剧等等。它们彼此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着。其中,浸没式戏剧算是非常年轻的产物了。
观看传统戏剧的方式是正襟危坐、面朝舞台、保持肃静,随着浸没式戏剧的流行,打破了这种静态,观众可以自由游走于剧场之中,选择自己要看的部分,近距离地观察演员,主动解锁隐藏的剧情。它让戏剧看起来更像一种时髦的娱乐——比如大型鬼屋或RPG游戏,吸引从不看戏剧的人走进剧场。
这是在玩噱头吗?商业上的成功是否减弱了艺术上的追求?一位南京艺术学院戏文系老师给出了一种观点,戏剧是时间、空间、演员、观众组合形成的观演关系,“如果观众即使看不懂,也希望追求更高的美学意义,那么对艺术家和行业都算是好事。就好像无论沈丰英和俞玖林唱得怎么样,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还是让很多人获得了启蒙,愿意接触昆曲。”
 
改变戏剧规则,
不让观众坐在椅子上看戏。
 
浸没式戏剧一改演员在台上、观众坐台下的传统观演方式,演员和观众在戏剧空间内移动,彼此的距离也许只有0.01厘米。在这个空间里,不同的故事线同时上演,每个观众将因为自己的选择而拥有独一无二的观剧体验。
中央戏剧学院的周泉教授认为“特定地点表演(Site-specific Theater)和环境戏剧(Environmental Theater)的适时发展,是实验戏剧的退守”。浸没式戏剧则可以被看作是环境戏剧的衍生物。
作为浸没式戏剧的母亲,环境戏剧的概念最初由美国戏剧家谢克纳于1970年代提出,灵感源于阿兰·卡普罗1966年的著作《装配件、环境和机遇剧》。谢克纳将自己的观察和实践写成了《环境戏剧》一书。谢克纳本人来过中国好几次,这本书于1993年在中国出版,由上海戏剧学院的曹路生翻译。
不过目前本书已呈绝版之势,整个上海图书馆系统里都借不到,也无处购买,似乎只流转于戏剧学院内部。一位毕业多年的上戏学生告诉我说,她家里尚存一本。我拿到的这一本,则是内部影印版。
1989年,谢克纳跑到上海,组织排练了中国的第一部环境戏剧《明日就要出山》(孙惠柱编剧)。但还没有完成排练谢克纳就离开了中国,该戏进行了十二场非正式演出。他们在当时的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新剧场里搭了一个很大的前台,第一场戏在剧场附近的花园里上演,最后一场,全体观众被带上了舞台,聚集在侧台,因此观众可以在侧面观看演出。
看过这部戏的少量观众无疑是幸运的,可惜他们已经消散在人海,在互联网时代也没有留下什么踪迹。
在谢克纳看来,环境戏剧有六项原则,包括戏剧是一整套相关的事务;所有空间都为表演所用;焦点是灵活的、可变的等等。“单一焦点是正统戏剧的标志,甚至当舞台上的行动同时散布于类似巴黎皇宫中200英尺宽的镜框式大舞台时,观众也只能是看向同一个方向。”而在多焦点中,“几个事件同时发生,分布于整个空间。”谢克纳用一出名为《税的牺牲者》的话剧来举例,“乔伯特(演员)走进观众中间,轻声(把台词)说给三四个观众听……但是其他观众怎么办?看不到听不到的观众会感觉到在那边正在发生什么事,却很少有人移到那个地方去,大部分观众太羞怯,太拘泥于正统戏剧的礼仪不愿意移动。”
真正使“浸没式戏剧”这个词走红的是英国的Punchdrunk剧团和它的《不眠之夜》。Punchdrunk剧团2000年成立于英国,在《不眠之夜》之前,他们已经做过了十几部类似作品。剧团创始人菲利克斯·巴雷特从一开始就确定:“Punchdrunk想要改变戏剧的规则。它不是让观众坐在椅子上看一出戏剧的表演,而是让大家成为戏剧的一部分,在一个剧场空间里主动地探索剧情,非常现场化地看到一切在眼前发生。与其他戏剧不同的是,我们希望戏剧的核心是观众,而不是表演。”
2003年,《不眠之夜》在伦敦首演,2009年转战波士顿。Punchdrunk剧团与美国剧目剧团联合制作的《不眠之夜》于2011年3月在纽约McKittrick酒店开演。此轮演出给《不眠之夜》带来了荣誉和影响力。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奥兰多·布鲁姆、娜塔莉·波特曼等明星都跑去纽约McKittrick酒店体验浸没式戏剧。美剧《绯闻女孩》甚至将其写进了剧里,安排身处上流社会的主角们观看《不眠之夜》——当然,主角们并没有认真看戏,只是利用剧中观众所佩戴的面具给谈恋爱增加趣味。去纽约观看《不眠之夜》成了一件时髦事。
2016年底,低调的McKinnon酒店在上海悄然出现。之前,大约没有多少人注意过上海静安区北京西路1013号这个地址上的那座五层废弃建筑。尽管像模像样地拥有前台、大堂酒吧以及“九十个充满细节”的房间,但McKinnon不是真正的酒店,它是《不眠之夜》中国版的演出场地,纽约McKittrick的姐妹酒店。整场三小时的演出就在这座五层楼的建筑内完成,对许多观众来讲是闻所未闻的观看方式。
在其他城市羡慕的眼光中,上海成为了《不眠之夜》的亚洲首演地,内部试运营期间就人满为患。每晚7点半路过北京西路,都能看见排队入场的观众,多为好看的青年男女。
 
戴上面具,
创造一种愉悦的偷窥感。
 
《不眠之夜》的观众不再羞涩,踏进剧场之前他们就知道,“移动”是观看的奥义,扑克牌和面具是进入《不眠之夜》的工具。
McKinnon酒店从外观来看是五层,但实际上,很容易就会在黑乎乎的楼梯和夹层中间迷失方向。走进酒店,经过一段黑暗曲折的走廊之后,观众会率先进入曼德雷酒吧。在酒吧,每个观众都在等待叫号,按照扑克牌数字分批进入红色幕帘后。所有随身物品会被封存(包括手机),观众将带上白色面具,和工作人员一起进入电梯。戴上面具之后,观众必须保持沉默——这正是重要的仪式感。
中央戏剧学院的周泉教授在他的论文《浸没式剧场》中详细分析了面具的作用:“面具颁布了规则。”在面具背后的观众可以观看甚至无限逼近演员,但是他们不被允许触摸演员,交流是单向的。在我去的那场里,就有胆大的观众不断给自己加戏,企图和演员互动起来,他们的行为当即被戴着黑色面具的工作人员制止。
是的,并不是戴上面具了就可以为所欲为。菲利克斯·巴雷特进一步解释:“戴上面具,就像给观众分配观众席。它们让每个个体成为演出的一部分,它们也划分了观众和表演之间的边界。面具创造了一种匿名的感觉,使其他观众消失为鬼魂般的存在,而每个人都可以独立去探索戏剧空间。它们允许人们比平时更加自私且更加喜好偷窥,躲藏在一个虚拟的层面背后,人们便不再拘谨——这是我们试图创造梦一般的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眠之夜》鼓励人们体会独自探索的乐趣。电梯是《不眠之夜》分离同行观众的第一道关卡,电梯员先将电梯升到顶层,在下降的过程中,随性地将观众推入不同楼层——尤其瞄准那些手牵手的情侣或者闺密。电梯员会再三向大家强调:“这是一趟孤独的旅程。”——当然,规则建立得再严密,还是比不过观众朋友的机智。在酒店各处,最后总还是能看到三五成群的白面具们聚在一起,携手前进。
看过攻略的人大抵都会避开第一个被推出去,因为五楼是气氛最为恐怖的竹林和精神病院场景所在地,而一楼的宴会大厅和三楼的墓地都是这场冒险不错的开端。比起纽约版,上海McKinnon酒店装修花费了数月时间,融入了很多三十年代老上海的场景元素。在某个房间内的中药柜里,都放置着真实的中药材。“浸入式戏剧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于细节的关注,因为在浸入式戏剧中,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非常近距离地观看,这个时候所有的细节都非常重要。”
(未完待续)
📎
●本文发表于《萌芽》2017年6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者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龚文婕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3年3月刊

《萌芽》2023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