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聚合的理由”:两岸文学营开幕



12月2日,由上海市作家协会、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萌芽》杂志和《联合文学》杂志联合主办的2022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暨小说工作坊在沪台两地连线开幕,云间相聚。


由上海市作家协会、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萌芽》杂志和《联合文学》杂志联合主办的2022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暨小说工作坊12月2日在沪台两地连线开幕。20余位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文学创作者和两岸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将通过网络连线的形式进行为期三天的文学活动,交流创作。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芝宇等出席活动。


陈栢青、哥舒意、连明伟、卢慧心、彭伦、寺尾哲也、王占黑、杨双子、杨宗翰、张定浩、周嘉宁等两岸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出版人将作为小说工作坊嘉宾参与主题研讨。其中连明伟、卢慧心、张定浩、周嘉宁还受邀担任两岸文学营驻营导师。

在当天的开幕活动上,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致开幕辞:
经过多年的安营、建坊,对我们来说,上海、台北两地,都已不是彼此陌生的城市,反而是有着许多我们‘熟悉的角落’。通过营、坊的交流平台,多位优秀的新生代作家,为两岸的文学受众所熟识,又有不少具才华和潜力的年轻写作者,更深地走进文学的殿堂。
因为疫情,今年的活动继续采用了连线方式,王伟书记表示:“虽然身处上海和台北两地,却又能相聚在同一个文学空间里,这是互联网的联接,更是我们心灵的相通、热情的凝聚。”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芝宇表达了对近三年来坚持在线举办活动的珍惜之情:
这个活动已经举办八年了,到底是什么样的因缘,让它可以一直继续下去?我们大家共同的理念,其实就是文学。因为我们都喜欢文学,所以聚合在一起。今年虽然没办法相聚,但因为心还在,我们的活动延续下去,没有断掉,我觉得,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两岸文学营的导师们向本届文学营营员表达了共同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接下来交流中,有共鸣、有讨论、有收获。
两位台北嘉宾都是首次担任两岸文学营的导师,连明伟坦言自己五年前没有太多机会参与文学营活动,“现在创作到了一定程度,积累了一些作品,对于‘书写’可能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我在生命当中积存了非常多的疑惑,这个场合对我来讲很重要”。卢慧心分享了自己高中时参加文学营的经历,就是非常纯粹地“热爱文学”,这次来到两岸文学营,她也在年轻营员的身上感受到了同样的热情和纯粹,“这次除了可以跟有写作经验的人学习之外,还可以见到平常心仪又见不到的导师,是很难得的机会”。

周嘉宁曾在2019年担任过两岸文学营的导师,她还记得三年前大家在台北书店中面对面讨论作品、碰撞出火花的场景,她相信虽然这次的形式改为线上讨论,但依然会十分精彩,“会有微妙的不同;微妙不同的同时,很多事又能引发共鸣”。
“‘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导师张定浩引用了王尔德的话来激励年轻文学写作者,“每个写作的人都要有这样的志向,你所写下的东西,可能会成为下一代青年人的楷模。”
本届两岸文学营暨小说工作坊安排了多场文学活动,包括多场主题研讨:《观众感知小说创作取迳与成长》,由寺尾哲也担任主讲人;《芥川奖还是直木奖——严肃态度与大众评委的抉择》,由杨宗翰主持,陈栢青、哥舒意、卢慧心、彭伦等嘉宾参与对谈;《集体记忆和个人印象》,由张定浩主持,连明伟、王占黑、杨双子、周嘉宁等嘉宾参与对谈。《萌芽》与《联合文学》以“盲评会”的形式,对参与文学营的两岸青年文学创作者的新作进行评选。
《萌芽》杂志在11月、12月连续推出两期“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专辑”, 蒋亚妮、杨隶亚、沈信宏、萧信维、曹驭博等两岸青年作家在小说,在散文中讲述起伏不定的生活,探讨遗忘、热情、时间,以及人类骚动不安的精神世界。12月号《萌芽》还以“普鲁斯特问卷”形式分享两岸青年文学创作者的声音,读者亦可以通过《萌芽》的社交网络参与问卷。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黎稷欣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2年12月刊

《萌芽》2023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