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寻找印象、记忆和声音:两岸文学营明年再见



由上海市作家协会、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萌芽》杂志和《联合文学》杂志联合主办的2022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暨小说工作坊在上海和台北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
活动安排了多场主题研讨:《观众感知小说创作取径与成长》《芥川奖还是直木奖——严肃态度与大众评委的抉择》《集体记忆和个人印象》。深受营员喜爱的文学营“传统活动”——“盲评会”也于12月4日“不留情面”地举行。
在12月3日和12月4日两天内,2022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暨小说工作坊(以下简称“两岸文学营暨小说工作坊”)举行了三场主题研讨,包括《观众感知小说创作取径与成长》,由寺尾哲也担任主讲人;《芥川奖还是直木奖——严肃态度与大众评委的抉择》,由杨宗翰主持,陈栢青、哥舒意、卢慧心、彭伦等嘉宾参与对谈;《集体记忆和个人印象》,由张定浩主持,连明伟、王占黑、杨双子、周嘉宁等嘉宾参与对谈。



12月3日上午,第一场活动请到了台北新锐作家寺尾哲也。10月,寺尾哲也的第一本小说《子弹是余生》由联经出版社出版。他演讲的主题是《观众感知小说创作取径与成长》,通过文本细读、拆解、分析来讨论如何借由观众感知(Audience-aware)的方法,“认识到自己小说内部的缺点,及怎样去改进它们”。 寺尾哲也以自己的四部短篇小说为线索,清晰地展现出一名文学新人的成长过程。他通过读者的反应和评价来调整创作方向:“判断哪些建议是我应该要听的,哪些建议是可以置之不理的。”
12月3日下午,由台湾评论家杨宗翰主持的《芥川奖还是直木奖——严肃态度与大众评委的抉择》邀请到陈栢青、哥舒意、卢慧心、彭伦四位嘉宾参与对谈。这个组合囊括了作家、编剧、编辑、出版人、译者等不同身份,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文学奖”这个“永远也讲不完的话题”,嘉宾还分别推荐了自己喜爱的获得“芥川奖”或“直木奖”的作家。
在拿下两个文学奖、得到出版机会后,哥舒意就决定不再参加任何文学奖了,卢慧心也抱持着相似的观点:“得奖当然很开心,但我不太会用这些来定义自己。”
陈栢青自17、18岁就开始参加文学奖。在讲述完自己如何摸清规则,玩转大大小小文学奖的经历后,他话锋一转:“我不知道用我的人生去交换了什么,我也不知道这算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个体验我一直没有办法跟别人分享,因为他们都不明白为了小说你要付出什么。只有在这个大家都想要写作的场合,突然之间,我们可以聊,我们到底为写作付出了什么?”彭伦则从图书编辑的角度解读了文学奖的意义:“文学奖是文学生产机制中的一环,对作家来说,参加文学奖可能是为了奖金和名声;对出版社来说,文学奖可以帮助书的推广和销售。”他回忆起自己曾负责出版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青春咖啡馆》的中文版。2014年,莫迪亚诺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虽然不是我获奖,但作为莫迪亚诺作品中文版的编辑,我也非常骄傲”。


12月4日下午的活动主题为《集体记忆和个人印象》,诗人、评论家张定浩担当主持人,他对题目做出解释——仿佛是前一日研讨的延续,话题从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引开:“小说家往往更强调个人的经验与体验,当我们谈及一部小说所承载的集体记忆,这里面有一种张力,就是政治和文学之间的张力。”嘉宾连明伟和王占黑分享了自己阅读安妮·埃尔诺作品的感受,将自己的“个人经验”和这位法国作家联结在了一起。另两位嘉宾杨双子和周嘉宁则进一步将话题拓展:一部好的小说,如何将行动者和叙事者统一。



12月4日,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盲评会”举行。盲评会借用“文学奖”的模式,对参与文学营的青年文学创作者的作品进行了评选,从中选出入围奖《在春天认识的三个人》《原色》《金鱼葬礼》《纸人》,副奖《来,一起捡垃圾》和首奖《刹车》。导师周嘉宁鼓励文学创作者要“寻找自己的声音,保护自己的声音”:“在寻找自己声音的过程中,年轻写作者不要畏惧暴露自己的缺点,让自己经历批评和锤打,最终一定会发生改变的。”





活动最后,萌芽杂志社副主编桂传俍对写作者寄予厚望:“对于许多读者来说,他们是通过你们的书写来认识这个时代的,因而每年作为不同个体来到这里的大家,才是最珍贵的。”

《萌芽》杂志在11月、12月连续推出两期“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专辑”,文学营的多篇优秀作品在其中刊登。两岸青年作家在小说和散文中讲述起伏不定的生活,探讨遗忘、热情、时间,以及人类骚动不安的精神世界。12月号《萌芽》还以“普鲁斯特问卷”形式分享两岸青年文学创作者的声音,读者亦可以通过《萌芽》的社交网络参与问卷。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黎稷欣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2年12月刊

《萌芽》2023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