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试读 | 成为平均体(三)






EDITOR'S 
NOTE
如今对公共话题的讨论往往会演变为无意义的互相攻击和站队投票,个体与个体之间如何才能展开更有建设性的对话?当责任心、荣誉感和奉献精神等价值被抗拒和消解,那些依旧希望寻求某种意义的年轻人,又该如何找到对于人生真正重要的“使命感”呢?
马赛克:
此前《理性思考的艺术:如何好好讲道理》一书上市时,其宣发文案即从如今复杂问题被简化为标签和口号,公共话题的讨论往往演变为谩骂和选边站,人与人之间两极化不断加剧只给自己认同的东西“点赞”这一现象切入,真诚地恳请各方,能不能买一本书,学习下“如何通过给出理由和论证表达自己的观点,识别谬误,明确对方的潜在理由,通过礼貌的沟通了解他人的隐藏前提,进而达成理解或妥协”。你确实也会稍有点动心,打算等搞活动的时候买两箱送人吗?尤其是出版方强调:“这本书讲的是逻辑而不是修辞术,是关于理解观点、重视有力证据的,而不是关于赢得辩论或击败对手的。所以,面对过度自信的对手,本书会告诉你,最好的方法不是给出压倒性的论证,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们是错的、你是对的,而是提出问题。问题往往比断言更有力。”这段话乍听平平无奇,但琢磨一下确实是揭示出很多争论无意义本质的关键?就像雄辩的政治家从来不担心对手的攻击,最怕的是有人提出那些没有正确答案的真正关键的问题?不然的话,网络带来的信息均等,就非但不会让世界变好,反而只会滋生出越来越多手持榔头打砸一切、周身都散发着毒气的人?
这里的要点正在于,信息通畅自然是大大的好事,但人在选择时,却是主观的和受到自身智识和性格限制的,而哪怕是受过高等教育,且各方面堪称理性与谦虚的那些人,也无法完全摆脱人类生来固有的、在推理和判断上的很多缺陷,以及逃避自我推翻的本能。事实上,我们是否不得不意识到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即便在专业信息也很容易获取的时代,人类积累的知识越多,我们每个人能够掌握的部分就越少。虽然相比一个汉朝人,你在各方面或许算得上是“卧龙”“凤雏”,可现在哪怕在文学艺术的领域,要做出点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可能也得几代人合力,而且只能聚焦在很小的范围之内,所以“懂得多了”是一种很严重的幻觉?尤其是网络时代一个最大的“福利”,是否正是无论如何你总能找到支撑自我认知的案例和解释?而基于上边我们讨论到的各种原因,反而越是远离真相、极端化的信息,越能得到关注和点赞,加上我们本身自我合理化的缺陷,这就又将可能形成的错误认识成倍地放大了?回想起来,自己或身边人在这方面犯过的最严重的错误,都有哪些呢?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各项研究表明,哪怕是向持不同观点的对照组分别出示两份均完全虚构的报告,也几乎不会有人发现任何破绽,因为差不多所有人都会直接选取支持自己原本观点的那部分材料以及研究方法。这种情况,好像倒是让人找到了这些年辩论赛要比前网络时代更加火爆的原因?
齐鸣宇:
罗素曾经提醒过人们,如果你一听到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的看法并没有充分的依据。当今网络上人们彼此争论不休,动辄上纲上线的问题,往往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甚至连参考答案都不太好找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因为政见不同而相互攻讦,因为地域、民族和宗教的分歧而剑拔弩张,却很少看到有人因为牛顿第一定律这种已经被广泛认可的观点展开争辩(民间科学家除外),究其本质无非是因为前者没有确凿的答案,人们因为自身经历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有着大相径庭的想法,而后者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偶然看到罗素的这段话时,我正在上大学三年级,可能因为当时年轻气盛,常常与人争辩,读了这段话后瞬间有醍醐灌顶之感。可惜我矫枉过正,每当再跟别人产生分歧时,我第一时间就会扪心自问,对这件事有没有十足的把握,然而大部分事情都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是非曲直,因此我变得对出门吃饭究竟是打车还是坐地铁这种无关痛痒的问题都会犹豫不决。这种有些类似“不可知论”的心态让我吃了一些苦头,最要命的就是研究生毕业求职时,有好几次面试官都指出我的言谈举止不够自信,对很多问题的回答也缺少决断力。事实上,我在回答面试问题时,内心的想法几乎和《一代宗师》里叶问对宫羽田说的话如出一辙:“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这道题是一份工作,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后来我意识到了自己有些过犹不及,或者只是屡屡求职失败让我不得不做出改变,不过时至今日我依旧觉得,人们应该多一些对自我的怀疑,少一些对他人的苛责,或许这也是后来我面试别人时总是颇受欢迎的原因。
杨兆丰:
我本人是个超级话痨,也经常诱导或刺激着身边人在跟我吃饭时撂下筷子讲个不休。每次跟人谈天说地过后,我总要来一段“赛后总结”,思考一下对谈的得失,以及自己又说了哪些恨不能撤回的蠢话。毕竟多说多错,再加上言者无意听者往往有心,而且现在很多听者不只有心,还要录像录音……万一我说过的蠢话被人加工一番,然后冠上我的大名四处宣扬,便很容易让我成为别人口中的恶人或是笑柄,后果实在不堪设想。经过了无数次“赛后总结”,我发现大家在即时性的表达中做的很多断言,下的很多结论,吐的很多槽都相当欠考虑。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换个语境,或者换个主语去反思一下,很快就能发现它们是多么偏颇的谬见。我也多次试着去探究这种现象的成因,目前我觉得罪魁祸首是一种深埋在人性里的双标思维。我们只有把那张正在夸夸其谈或者大倒苦水的脸从自己换成别人,才有可能看清楚自己的真面目,正视自己的所作所为。相应地,如果我们想让一位过于自信的异见者发现他大骂的人里也包含他自己,我们只有通过一系列的追问,引导他去反思自己的言论,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常看到很多新闻或帖子,里面的主人公以室友、职员、同学、子女、恋人等五花八门的身份,做出了各种滑稽和奇葩的事情,似乎誓要为大伙儿展示人类的行为下限。这让我很好奇,他们说的蠢话、做的丑事是怎么流传开来的呢?研究一番后我不无意外地发现,这些令人笑中带泪的素材,很多都来自当事人向身边损友求安慰时的聊天记录。有些新闻或热搜事件的当事人,未尝不是心狠手辣又大言不惭的施暴者,亦不乏所谓“白眼狼”“害人精”之辈。然而集易怒与脆弱于一身的他们却很喜欢跑去论坛或者私密的小群,找些自以为熟络的“友友们”倾诉,分享自己刚刚受到了多么大的“委屈”,并要求大家都牺牲掉口德,帮自己出口恶气。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家伙的网络栖息地很容易出现“全员恶人”的盛景。结果当自己倾诉和分享的内容被信任的好兄弟好姐妹截图下来反手挂在网上后,他们方才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自己不仅从未踏足过道德的高地,还一下子从诉苦的人变成了“自爆”的人,从骂人者变成了被骂者,连狠下心来道个歉都为时已晚。
当然,我们很容易双标的原因,确实离不开人类为了保护自身的情绪而将自己的错误认知合理化的本能。当然自我合理化的程度与方向又是因人而异的,我讲一个比较极端却又很神奇的情况,我认识几个优越感特别强又因此比较自恋的人,他们自我合理化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幻想别人喜欢自己。于是他们和别人相处时,总要以这种根本没谱的幻想为前提,极为滑稽地解读别人的一举一动,并把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事情强行加上戏剧性的因果关系。这种幻想最重要的功能是,当这些人感觉到被冒犯时,可以将自己受到的“伤害”理解成别人对自己方式不当的表白行为,从而把痛感转化成一种被爱的感觉。这种极端的自我保护机制可以让很容易受伤的他们免于抑郁与精神崩溃,所以说,这种精神状态虽然很不健康,但它却又保障了一种最低等级的生理健康,还是挺神奇的。
这种自我合理化的思维就让好好讨论问题变得困难,因为我们不仅会基于一些自认为毋庸置疑的错误前提来思考问题,还会以此来建构自身的形象。这种逻辑有点类似于宗教中“因信称义”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那句经典的小品台词:“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举个或许不恰当的例子,虽然现实生活里根本没有人具备《瑞克和莫蒂》中瑞克的才智和思想境界,但总有人穿上一件印着瑞克台词“抱歉,你的意见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的周边T恤衫,就真的能够自信满满地行事,仿佛已经变成了世界上最酷的男人。
ℹ️ 注:以上言论皆为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
● 本文为节选,发表于《萌芽》2022年3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者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黎稷欣
🎨  插      图 / 龚文婕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2年3月刊

《萌芽》2022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