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试读 | 恋爱关系是我作品的主要推动力






EDITOR'S 
NOTE
英国文学评论家亚历克丝·克拉克对话萨莉·鲁尼,围绕《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聊天记录》《正常人》这三部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地域差异、不同阶级之间的张力等话题进行讨论。鲁尼指出,她一直对历史和文化如何塑造人们的亲密关系感兴趣,恋爱关系是她作品的主要推动力。
[爱尔兰] 萨莉·鲁尼 × [英国] 亚历克丝·克拉克
彭伦  译
萨莉·鲁尼
爱尔兰作家,2013年毕业于都柏林圣三一大学,著有长篇小说《聊天记录》和《正常人》,作品曾入围布克奖、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等各大奖项。 萨莉·鲁尼是英国图书奖、科斯塔图书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
亚历克丝·克拉克
英国文学评论家、媒体人,现任巴斯艺术节文学总监。

萨莉·鲁尼
X

亚历克丝·克拉克

我们就从书名《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说起吧。你在书中说明,这个书名来自德国诗人席勒的一首诗,舒伯特曾经给这首诗的片段谱曲。“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还成了2018年利物浦当代艺术双年展的主题,你就是在那里注意到它的。对你来说,它有什么内涵?你觉得它会让读者有什么感想?

我是在BBC关于利物浦双年展的广播节目中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那期《星期六评论》节目用了伊恩·博斯特里奇演唱、朱利叶斯·德雷克钢琴伴奏的舒伯特艺术歌曲D677的音频。我觉得特别美。这句话也留在了我的脑海中。那是在2018年的夏天,我刚开始新的写作项目,也就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这部小说。那年秋天,我还真去看了双年展,也就是那时我决定用这句话做我的书名。这句话显然暗含着对当代生活的某种幻灭感。如果脱离语境,这种幻灭可能就是直截了当的怀旧——“美丽的世界”在想象中可能处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具体时期也可能更含糊不清一些。有一段时间,我对这个主题在文学史中的反复出现很着迷——拉丁文诗歌中的“在哪里”(ubi sunt)传统,盎格鲁-撒克逊文学中对废墟与衰败的突出描写,以及席勒等十八世纪的诗人将他们那个时代相对的审美贫瘠与想象中古代生活的辉煌相比较。我觉得由于我们的政治形势,由于气候危机,现在的人会更强烈地感到“美丽的世界正在消逝”。但事实上,描述这种经验的文化术语在我们当下的环境之前早已存在,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的故事围绕四个人物展开。他们为我们描述了已经建立的和全新的人际关系,同性之间和异性之间的友谊,浪漫爱情和一种不好定义的柏拉图式爱情。你呈现的这些人物之间依恋与爱的各种排列组合是那么有趣。你能展开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吗?

我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如何讲这部小说的故事。对我来说,作为一个小说家不得不回答的任何基本问题,都很难回答:这是谁的故事,故事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谁讲述故事,等等。我在前两本书里用过的叙述技巧——第一本《聊天记录》里的第一人称过去时态叙述,第二本《正常人》里的第三人称现在时态叙述——这次似乎都没有用。我必须找出一种新的叙述语态(至少对我来说是新的),使我要讲的故事站得住脚。同时,这也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关于四个人和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是得花点心思为这部我知道自己迫切想写的小说找到正确的形状、结构和声音。

这四个人物之中,有一个我们或许会认为是戏份最重的主角,就是名叫艾丽丝的小说家。故事中有小说家的小说通常都挺难处理的。你为什么这么写?

首先,也许值得一说的是,我认为这部小说没有主角!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严格按照每人四章“循环”的结构写的,四条叙事线平均分配。我的上一本书也有类似的固定结构,两个主人公的视角交替切换——但还是有些读者认为两人之中他或她才是“真正”的主角。我觉得这多少是一种主观判断。
不过还是要回答这个问题:所有小说中都有小说家。小说家可能隐藏在叙述者的伪装下,或者更进一步,隐藏在叙述者背后,作为一种结构性的作者意识。但无论他们是否隐藏,都不可能完全缺席。在某些方面,写书只是一种工作,我认为大部分读者不怎么关心一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以什么为生,只要小说有趣就行。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会有读者原则上反对读关于小说家的故事,如果真的有,那么他们可能不适合读小说,应该读别的。
至于我为什么去写一个小说家:我上两本书的故事背景部分是在中学和大学里,写它们的时候,我还没怎么在学校外的环境里生活过。但写完那两本书以后,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写作、编辑上。现在,恰好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有一个是作家,另一个是编辑。所以我觉得可以说,我写的是我知道的人和事。和前两本小说一样,这本小说里的事情完全是虚构的,但书中的世界是基于我真实生活的世界写的。我对这个世界的经验当然是非常有限的,我在小说中也只写了一小部分有限的事情。但我并不介意这一点——反正有许多其他作家在写别的许多事情。

艾丽丝和艾琳经常写很长的邮件讨论政治和社会问题,这让人想起《聊天记录》里弗朗西丝和博比之间的交流。在小说中呈现观点和辩论有时候很难——你是如何做到的?

我觉得这本书中主人公的思想生活比我上一本书更重要。部分原因可能是人物年纪更大,有时间读得更多、想得更深;另一部分原因是两个女主人公都在知识领域工作:一个是作家,一个是编辑。但我也认为这部小说更深入地关注了知性友谊的本质。我对艾琳和艾丽丝的关系和思想的互动特别感兴趣——她们的思想、观点如何影响友谊,友谊的特殊性如何影响她们思想的发展。所以这本书中有一种来来回回的,思想和感觉的激荡运动——我把这种运动视作这部小说情节的一部分(不管写得怎么样)。
📎
● 本文为节选,发表于《萌芽》2022年3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者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黎稷欣
🎨  插      图 / 龚文婕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2年3月刊

《萌芽》2022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