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试读 | 将我从旧的世界中带走






EDITOR'S 
NOTE
与二十年前一样,周嘉宁的作品如今依然吸引着年轻的读者,她在新书《浪的景观》中,写下新世界即将来临时人们感受到的强烈震荡与无穷期待,也展现了自己创作与生活上的新状态。本次访谈中,周嘉宁分享了在写作中构建虚构世界、塑造人物、书写集体记忆等方面的经验,她希望自己的虚构世界能够给身处其中的人物以最大的自由,而后跟随他们一起冒险,尽力撼动现实世界的一点点坚固。

周嘉宁
著有小说集《浪的景观》《基本美》《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长篇小说《密林中》《荒芜城》等,另有译著《真相四部曲》《夜色温柔》《我年轻时的朋友》《第一个坏人》《好人难寻》《美好的事物无法久存》《玉米少女》《红丝带》《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写在身体上》等。

周嘉宁
X

《萌芽》

最近你出版的《浪的景观》包含《再见日食》《浪的景观》《明日派对》三个中篇,据说它们大多写于疫情期间,你是在什么状态下开始写的?为什么想要讲述这些故事呢?

想要写《再见日食》是在二〇一六年从纽约回上海的飞机上。当晚是美国大选,整架飞机上的美国人都开着电脑和手机关注投票进程,而我刚刚与朋友们分离,在机舱缺氧的环境中不断落泪,十几个小时后下飞机时,特朗普已经当选。但我真正动笔去写这个故事已经是将近三年以后,当地面出现越来越清晰的裂缝,我反而想去写新世界刚刚出现在眼前时,所感受到的强烈震荡和无穷期待。伴随着这三篇小说的写作过程,我们进入了疫情时代,三年里我反反复复沿苏州河行走,观察水鸟和树木,将重心放在虚构世界,在现实世界只维持最低的能耗。直到《明日派对》的结尾,我的主人公划着橡皮艇行驶到对岸,也将我从旧的世界中带走,和他们一样行动起来,去对岸看看。
…………

《再见日食》中提到了许多种体育运动,比如来美国参加棒球比赛的日本棒球少年、大家在美国相聚时一起看橄榄球,以及在船剧烈抖动时曾是龙舟队队员的泉如何让船变得稳稳当当。文中拓和马里亚诺还曾遇到一群年轻人在草坪上玩飞盘,“其中一个黑人男孩穿着浅色运动裤,每一块肌肉都恰到好处地包裹住骨骼,或收缩或伸展,优雅有力,像一匹跳跃的小马,令人无法移开视线”,他们不禁驻足观看,“仿佛那里是一幕戏,每个人的位置和动作都和谐美好,让旁观者忘记身处的时间”。设置这些运动的场景,是为了给小说增添一些动感吗?平时你爱看竞技类的体育赛事吗?你觉得那些项目中人的形体会表现出怎样的美感呢?

运动以后,我学会新的呼吸方式,学会感受不同身体部位的神经带给肌肉的反应,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我希望能使用一具更灵敏的身体来与世界交流。对我来说,舒展的骨骼、肌肉和穿梭于其中的神经网络都是美的一部分。我喜欢观看身体在训练后留下的痕迹,不同的训练决定着身体线条的走向,这其中包含着平衡与意志力。身体在训练后能更快地回应思维,直到能够在思维尚未清晰的时候就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使得身体本身成为表达的方式。我自己做不到更好地使用身体,却还是想在小说里再现我所感受到的身体之美,于是就让主人公收拢肋骨,而肩胛骨像折刀一样有力地打开。

《浪的景观》

在第二篇小说《浪的景观》里,主人公和你之前一些作品中的人物相比,目的性和行动力变得很强。他们不是你作品中常有的文艺青年,而是在地下城经营一个外贸服装档口的创业者,考出驾照后开车去杭州、山东的制衣厂订货拿货,后来又见证了地下城的变迁,经历了一系列惊险的事情。这篇在叙述上似乎也一改从前主要用对话而非人物行动推动的写作风格,写这篇小说时你想探索的是什么?在创作前你做了哪些准备呢?

我曾在播客上听到一期北京男孩们回忆外贸市场风云的节目,而上海外贸市场的兴亡史贯穿了我自己的整个青年时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华亭路市场,到二〇〇六年襄阳路市场拆迁。本世纪初的外贸服装文化与流行文化紧密相关,我中学时代只在唱片封套上见过、只在歌词里听过的东西——马丁靴、匡威球鞋、M65风衣——第一次以实体的形式出现在我眼前,都是在外贸市场。
写作前我采访了几位曾经在人民广场迪美和长乐路卖衣服的档主。其中有两位真正的“冲浪者”在经历了商业化的冲刷以后,建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如今仍在这个行业里。但我想要写的是那个转折点到来前的一段历史,是第一道长长的浪刚刚出现之前,那些初次入海的冲浪手和他们曾经拥有的好运。
动笔写《浪的景观》的时候,二〇二〇年刚刚开始,之后疫情把我彻底困住,于是我有意让我的主人公走出去,去浙江,去山东,尽可能去到地图上更远的地方,经历冒险,看到海。而我自己也迟钝地意识到其实早在疫情开始之前,我就已经被困住了。所以我感谢我的两位主人公,是他们先行动起来,然后也将我带出了沼泽。

上海这座城市从二十多年前你开始写作到现在的确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令你格外有感触的有哪些?作为一个上海作家,你认为你有写出自己心目中真正的上海吗?在这个层面上,你作品里哪些部分是最令你感到满意的?

大城市的美妙可能在于它的庞杂、多孔隙,有无数个层面、截段、切片,然而即使把这些无数叠合在一起,也不会是真正的上海。活着的城市不断延展和生长,容纳其中的人,部分腐败,部分新生,催生都市传说和神秘角落。我的朋友btr在二〇一八年的夏天告诉我,某条马路的井盖上方总有几十只麻雀盘旋,这也还是没有解开的谜。
…………

你在最后一篇《明日派对》中写到了二〇〇〇年罗大佑在上海的演唱会,这是许多人记忆中一次难忘的经历。你常在小说中写一些集体记忆,比如观看申奥直播、申奥成功后人们在北京街头庆祝、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元旦前夕江边的焰火和人们齐声喊出的跨年倒计时。这些集体记忆中打动你的部分是什么?

集体记忆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个人记忆的锚点。有关罗大佑的演唱会,我记得的是当天降温,我和朋友离开学校,先去五角场买了一件衬衫,然后坐在三十块票区的山坡上簌簌发抖。至于演唱会本身却只留存了一些光影的残像在我脑海中。二十年后我在互联网论坛的废墟中找到了当时他人的记录,照片全都无法显示,只能靠文字使光影再次显像。我在他人的记忆中再次回到演唱会的现场,随散场的人流唱《亚细亚的孤儿》,经历我从未经历过的场景。集体记忆让自我与他人产生关联,而个人记忆又反复地、一次又一次地改写和删除着集体记忆。

你的上一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基本美》,你曾解释道,“基本美”是没办法完全准确定义的美,是生活中无法向人传递而只能自己在当时体验的短暂瞬间。这似乎是你偏爱的美学特征。比如在《基本美》中的第一篇《了不起的夏天》里,师傅与妻子遇到一场大雪,两人决定在路边停下来睡一觉,却谁也没有听到闹钟,在飘落的雪花中,整个画面有种宁静而绵长的美。很多写作者也曾有过这类幽微的感性体验,但是常常感到它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何将它们传递给读者,你有没有一些经验?

我本身是一个由视觉记忆和视觉感知主导的人,在建造一个虚构世界时,也会建造这个世界中的风景,而且因为是自己建造的世界,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规则,雪山、沙漠与湖泊连接,水鸟和大雁在城市中飞行。我乐于将人物放置在尽量完整的风景中,让他们有充足的自由行动的空间,尽管那些风景在我心中如此完整绵延,我却不会全部描述出来,我通过人物有限的视角,和他们一起感受身处其中的细节。我用自己的方式爱自然,循环的四季、被冻住的浪、被楼顶的大灯照成白色的鸟。我也爱电子游戏中用像素建造的自然,愿意在那里长时间地漫步,在瀑布下面与未曾见面的朋友聊天。

《基本美》
📎
● 本文为节选,发表于2023年《萌芽》1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者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黎稷欣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3年1月刊

《萌芽》2023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