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西北戈壁滩长出大西瓜,肉脆汁多,香甜可口,一年营收20多亿,后来却被局部禁种了。为何钱到了手,瓜就成了“环境杀手”? 这种“戈壁西瓜”原名为硒砂瓜,因为种植在石缝、砂砾、戈壁中,且含有锌、钾、钙等微量元素,其中最令其他西瓜羡慕的硒元素的含量。每千克是硒砂瓜中含有0.0056毫克的硒元素,是西瓜中的“抗癌之王”,故得名硒砂瓜。 主要产于我国的宁夏中卫香山地区,种植周期非常规律,每年四五月播种,七八月收获,一年只种一茬,产量较高。每亩地能种800至1000株苗,产瓜3000-5000斤,卖三五千块没有问题。 从2002年开始,硒砂瓜在西北就成为了规模种植,现在拥有种瓜地至少107万亩,远销四川、陕西等二十多个省,以前一到夏天,全国各地都能卖到从西北而来的硒砂瓜。因为其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硒元素,消费者越吃越觉得自己年轻,吃得越多越觉得自己能长寿,在全国各地广受好评。 只要瓜卖得好,那么种得自然就会越来越多。以中卫市为例,2004年全市仅有10万亩。到2019年,就番到了10倍,成了100多万亩,产量高达180多万吨,创造产值20多亿,整个干旱山区中141个乡村中,28万人都或多或少都得到了瓜带来的福利。
但是,连年来种的人越来越多,周围环境也越来越差。原本环境就不太好的西北戈壁,现在更是雪上加霜。权衡一下利弊,到底是要卖瓜钱,还是要保种瓜地,不少地区选择后者,西北开始局部禁种硒砂瓜。 这时,有些网友就很疑惑了。西北戈壁植被缺乏,只有为数不多的仙人掌和沙棘果能勉强长长,每年都要耗巨资进行绿化工程,现在种点西瓜不是正好给西北荒漠添点绿色吗?怎么钱赚到手,瓜又成祸害了。 其实,凡事都是物极必反,少量硒砂瓜确实是美化环境,但是种植规模一起来,当地的水资源、土壤环境、生物种类都有点受不了,为了保住以后的绿树青山,只能先牺牲一点现在的卖瓜钱了。 首先,当地的水资源很是问题。只要听见西北,脑袋中就闹出四个字,干旱少雨。以宁夏为例,降水量每年不200毫升,但蒸发量居然能达到2400毫米,水资源常年属于入不敷出的情况。 而种植硒砂瓜虽然没有水稻费水,但每亩西瓜地平均每年也要500方水。自然降水不够,那只能抽地下水、用井水来补。长此以往,不仅水价会涨,给人民生活带来困扰。而且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是很危险的,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地面下沉。
这玩意儿不仅吃人浇的水,它的根茎比较长,会大量吸收砂地里面为数不多的水,与它在一块地的那些小生物,都别想活。长期如此的话,土壤的荒漠化会加剧。如此一来,生物多样性减少、人造荒漠化,本就脆弱的西北生态还能再经历几代人的摧残。 其次,压砂地的种植方式存在一些弊端。理论上讲,压砂地种植是有一些好处的,可以防止土壤水蚀、风蚀、减少蒸发、减少水土流失。 但是,太多的压砂种植就不太好了。整个西北地区,种那么多的西瓜,几百亩压砂地,一年会减少很多的水蒸气。这在广东这种沿海多雨地区可能感受不来有什么影响,但是在本就干旱的西北地区,它会让整个周围的环境、空气中的水分也随之减少,土壤中的含水量也越来越低,这是人为制造更干旱的环境。 同时,压砂地的表面覆盖着一层15-20厘米的粗砾石。播种的时候,把石头扒开,把种子放进去。一旦合上,就比较难施肥。如果再抛开,可能会影响西瓜的长势。人工施肥不得行,那么硒砂瓜只能自立自强,从突然中吸肥。 一来,对土壤不好,土壤肥力下降,以后可能导致既种不了西瓜,也种不了其他,还会导致土壤中其他的微生物没有营养,进而死亡。二来,如果不能有效施肥,那么通常来讲,头一两年的西瓜比较好种长势也不会差,连种几年以后,可能西瓜苗的死亡率就会提升,西瓜的长势也不会一如既往的好,不好的瓜是难卖上好价钱的。 这些砂地如果粗放使用,用一块不行就抛弃换一块,缺乏人为更新的话,就会变成废地,下一步就是戈壁滩。这是自己给自己,在戈壁造戈壁。而且,连种西瓜,可能会引来大规模的病虫害,譬如2007年的巨膜长蜷,让65亩压砂西瓜受到上海,其中重虫区6.5亩。这个时候如果打药吧,可能两败俱伤;不打药呢,那是无瓜可收。 所以,为了保住西北的土地和环境,局部地区提出禁种硒砂瓜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局部禁种,并不是一棒子打死,西北地区还是有不少硒砂瓜地的。#头条创作挑战赛##西瓜##美食##西北##干旱##环境##钱#
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