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同样是虫草,安徽村民罢工挖掘,却遭到专家阻止,价格只能卖到九毛一根,藏区却能卖到上千元,两者到底有何区别? 2014年5月,安徽省金寨县大别山的一位村民,上山采药时,意外发现了稀罕的“冬虫夏草”,遍布整片山坡。 当地村民闻讯,纷纷“罢工”加入挖掘大队,每天能赚上千元,就在他们喜不胜收时,却被专家紧急叫停。原因很简单,这并不是真正的冬虫夏草。
首先,它只寄生于一种蝙蝠蛾幼虫,这种幼虫喜低温,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地下蜗居,很少出来透气。熬够两三年,它才会幻化为蛾展翅高飞。 只可惜外面的花花世界终究是过眼云烟,羽化几小时后,它们就会精神亢奋地寻找伴侣,延续生命。 一只成年蝙蝠蛾幼虫,一年可以产卵400~700粒,繁殖力惊人,但是是以生命为代价,产完卵雌雄蝙蝠蛾都会死亡。
幼虫含恨而终,到了来年夏季,虫草菌又会长出一根褐色的小棒,等到成熟产生孢子体,借着风势和雨水,再次完成寄生。 这就是冬虫夏草的形成,耗时耗力,挖采条件苛刻,数量有限,一根卖到几百到上千元,也很正常。 而大别山的条件,明显不符合虫草形成的要求,又为何出现这种东西呢? 专家研究发现,此虫草非彼虫草,大别山的虫草名为“亚香棒虫草”,又名“古尼虫草”,与冬虫夏草是同属植物,但不同种。 亚香棒虫草的寄生对象是鳞翅目昆虫幼虫,形成过程与冬虫夏草类似,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安徽等地。 由于没做过药理实验,也没有机构做出评断,这东西究竟能不能吃,所以不要随意食用。万一毒副作用没把握住,那就是害人害己。
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