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男孩到"父亲"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传统观念中,父亲都不是一个在生活上应该照料孩子的人。男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看作是家庭的物质供养者,“男主外,女主内”是一个核心家庭的典型范本。
西方研究者用「父亲缺席(fatherabsence)」一词来描述这种状况。国内叫它“丧偶式育儿”。
所谓“丧偶式育儿”,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这种现象,女性负责在家纺织育儿,侍奉公婆,而男性则要担当起对外的重任。从妈妈怀孕开始,孩子就在妈妈的肚子里被孕育长大,宝宝仿佛天然就与妈妈的关系更亲密一些。再加上出生后,宝宝对妈妈的需求和依赖也比较多,慢慢的,育儿就成了妈妈们的专属工作。
大多数爸爸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变得更关注自己的职场和对外的交际,常常为挣钱养家而四处奔波,不小心忽略了育儿的重要性。但其实,“爸爸”也一直是一个充满荣耀、闪闪发光的称呼,他的存在更是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父亲需要参与养育?
一个家庭中父亲的存在感,养育孩子的参与程度对孩子的未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父亲成为养儿育女的局外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从出生到入学前这一时期,是孩子智力、情绪及适应周边环境能力快速成长的阶段,父亲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现代家庭中,父亲早已不再仅仅是养家糊口,面对外界的人,同时,他也是孩子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撑点。
1.孩子的心智发展离不开父亲
父亲对孩子认知、思维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父母在孩子幼儿期离异,爸爸这一角色的缺失会大大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这被美国耶鲁大学一项长达12年的研究所进一步证实,结果表明:从小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更具探索精神。他们在学校易取得好成绩,在社会上更游刃有余。
另外,有调查表明爸爸参加育儿与否,对孩子的语言功能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由父母双方教育,经常与孩子沟通的话,孩子的语言功能比妈妈单独照顾的孩子要优秀得多。在核心家庭中,如果孩子的父亲性格内向,孩子就可能缺少一半的语言刺激,认知能力的发育程度和速度会相对减缓。
2.孩子的情绪表达离不开父亲
除了认知能力以外,父亲对于孩子情绪、情感的培养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专家们研究发现,在孩子幼儿时期,如果父亲表现消极,不经常给他进行洗澡穿衣等行为,那么孩子后来外出或与陌生人单独待在一起时,哭泣、不安的时间便越长。相反,婴儿的父亲如果是积极的育儿者,经常参与到照顾孩子的每一个环节当中,那么孩子对陌生人的态度就比较友好。
在此基础上,如果孩子的父母能够主动积极地共同承担育儿责任,那么当父亲或母亲短暂离开时,孩子不会感到过多的焦虑或不安,他对自己和父母的分离不会感到害怕,也能更好地适应陌生的环境。
3.孩子的性格塑造离不开父亲
由于男性与女性行为方式的不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母亲照顾孩子时往往更加温柔、细致和体贴,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依赖;而父亲照顾孩子时通常不会关注更多的细节,而是带孩子更“疯”地体验生活。
有研究表明,婴儿早在仅仅两个月大时,就能分辨过来抱他的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是父亲来了,他会全身紧张,变得兴奋起来,心跳和呼吸加快,准备和父亲“疯一场”。这种爸爸带来的外在刺激,对孩子性格特点上的塑形具有很大帮助。
另外,母亲经常在不经意间以自己的女性特征影响孩子,如感情细腻、做事认真、性情温和等。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包含某些个性弱点,例如多愁善感、优柔寡断等。
而父亲给孩子带来的则不同,爸爸显示出的坚毅、果敢等偏男性特征,会让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有更多勇于探索的激情和不被艰难打败的意志。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父亲参与养育的程度呢?
父亲在家庭中的参与程度主要由4个方面组成:互动程度(包括游戏、照料、沟通等等),可及程度(孩子觉得在自己需要父亲的时候,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对方的回应和支持),尽责程度(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资源需求),社会资本的建立(父亲是否建立起了帮助孩子成长、融入社会的支持网络)。因此,如果你想要评估自己或者自己的父亲是否有足够的参与养育程度,可以对照这4个标准。
而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父亲,可以尝试:
1
抛弃性别偏见。
不要使用二分法去看待照料家庭这件事。现在有一些针对父亲养育的项目,都倡导父亲和母亲形成“交叉的性别角色”,双方都既可以作为为家庭赚钱的人,又可以成为照料孩子的人,而不进行所谓的细致“分工”。因而,父亲和母亲在面对照料任务时,不要去考虑这件事“应该”由哪一方来完成,不要用性别角色来框定自己。
2
多留一些“品质时间”给彼此。
“品质时间”,指的是在这些时间里父亲和孩子在进行积极、健康、双向的照料和互动。很多父亲在和孩子待在一起时,并没有良性的互动,而是“各干各的”。因此,永远不要去计算你和孩子在一起待了多长时间才是“好爸爸”,你们相处时间的质量和活动方式,远比时间的长短要重要。
什么是品质时间呢?考虑几个你最近和孩子相处的情境,然后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在这段时间里,孩子是你注意力的中心吗?还是说,你只是让他们有事可做,自己则在旁边做别的事情?
你真正地参与了Ta的活动吗?你对孩子来说是“可及”的吗?
在这段时间里,你们进行的活动是彼此都感兴趣和喜欢的吗?
你是否会日常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在和Ta的互动上,而不是只有方便或有空的时候才会陪Ta?
除去带有目的性的考虑,你是否真心地对于和孩子在一起度过日常时光而感到快乐?
你是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注意通过互动来帮助Ta习得某种新的技能,这种技能会对Ta的身体/精神/社会性发展有益?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你们应该度过了很多“品质时间”,你对他的养育也会起到许多积极作用。而如果不是,则你可以朝着这些目标去调整你的照料方法。
作为父亲,你需要时时提醒自己的是,“供给”不等于“养育”,供养孩子和家庭只是“尽责”的一部分体现,更不能因为提供了丰厚的供给,就认为自己已经尽到了义务。你给予孩子的积极关注和爱,在Ta的生活中真实的存在和参与,永远是比满屋子的玩具、高档的社区和学校更昂贵的东西,也是更能够被孩子敏锐感知到的东西。
其实,父亲参与教养不仅对孩子有诸多好处,对于父亲本身来说也是有益的。你的养育会使你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够使你得到充分的回馈。对于很多男性来说,这可能也是学习表达情感、提高共情能力的第一次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学习成为一个父亲,来学习拾起那些缺失的技能。
如有任何困扰,欢迎拨打咨询电话:0539-7060530
或扫下方二维码随时线上咨询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心理科
陪伴您一路同行
-END-
图文来源于网络
往期回顾
1.【科普】市妇幼保健院心理科带你了解产后抑郁
2.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心理科:“暖阳慧心计划”
3.【健康科普】@职场妈妈或全职妈妈:愿你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想获得更多的健康咨询
公共平台搜索"临沂市妇幼保健院"
或扫描二微码添加关注
服务热线:400-6090-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