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黄帝内经》054 玉机真藏论篇 “通则生”












一部围绕生命问题
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 节选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微信公众号

恒宁乐园

💧--------- 恒 宁 ---------💧
《黄帝内经》相当于是中医学的《阿含》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
所以说,风邪是百病产生的罪魁祸首。
【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
一旦风寒侵袭了人体,人可能就毫毛直竖了,毛孔闭塞,体热充斥于内,没有办法顺利地散出来。这样的时候可以用发汗的方法使毛孔打开,让汗发出来,病邪就会离开我们的身体。
【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如果病邪在体表的时候没有被赶走,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的肌肉了,可能就造成麻木不仁或者肿痛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用热的药或比较烫的布或火灸来熨贴比较疼痛的部位,或者用针刺放血的疗法使病邪祛除。
【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
但是如果病邪在我们肌肉这里的时候施治不当,病邪就会侵入到肺中,病名就叫「肺痹」。这个病人的表现就是咳嗽、气逆不下。
【弗治,肺传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
如果病邪入侵肺这儿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金克木(肺金克肝木),这病邪可能就会传到肝那儿去,这个时候病名就叫「肝痹」或者叫「厥」。病人的表现就是胁痛(左右的肋骨这里痛),而且吃了什么东西就立刻吐出来了。这个时候可以按照病人的症状取不同的穴道用针术来治疗。
【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
这个病邪在肝这儿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话,木克土(肝木克脾土),这病邪又从肝这儿传到脾那儿去了,病名就叫「脾风」。病情表现是:病人可能全身发黄,而且腹中热盛,烦躁不安,甚至汗液也是黄的,小便也是黄的。这个时候怎么治呢?可以用汤药内服或者按摩穴位,或者用热药水来浸泡身体(这属于是「药浴」了)。
【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
土克水(脾土克肾水)。
如果病邪在脾这里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又往肾那儿传了,这个病的名字就叫「疝瘕」。
在不同的部位,这病的名字不一样,传到肾这儿叫「疝瘕」。
【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
病邪入侵到肾脏这里,病名叫「疝瘕」,症状是小腹烦热而刺痛,大小便出白津(白色的津液),这种情况也叫「蛊」。这个时候怎么治呢?可以按照这个症状用药祛除病邪。
「可按可药」(「按」就是按摩,「药」就是用药)。但是倪海厦(倪师)的解释:「可按可药」就是按照症状给予一些药物来治疗。
【弗治,肾传之心,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
如果这病邪在肾这儿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它就会入侵到心(又传到心那儿去了),那么病人可能会出现手脚痉挛而拘急的情况,这种病叫作「瘛」。这个时候「可灸可药」,可以用针灸的方法以及药物的方法来治疗。
【弗治,满十日,法当死。】
病都辗转传到心这里了,如果还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到十天左右的时候这病人就会死亡。
前面讲的就是病邪入侵人体之后正常情况下的一个传变的次序。

【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
如果这个病邪属于慢性疾病,肾这里的这个病传到心这儿了,心是君主之官,不受这个病,那么这个病邪再反转又传到肺那儿去了(心火克肺金,这病又传到肺那儿)。本来这个肺在刚开始病的时候就已经受损了,这个时候病再次由心又传到肺那儿去了,这个时候肺病就加重了,就发寒发热,这个病已经很深很顽固了。正常来讲也就再活三年,这是病势比较缓的时候所传变的法则和规律。
【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
「卒」,通仓猝的「猝」。
「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就是说,像一些突发的急性病,就不用考虑它传变的法则和治疗方法了。
【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
因为突发的一些急性病有的时候不按照传变的顺序来发展病情,比如说像人的情绪(忧、恐、悲、喜、怒……),它一般就不按照正常的传变次序来发作,是吧?
【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它不按照正常的顺序发作,有的时候一发作就是重病。
接下来大家注意:我们所用的教材中改动的地方有点儿多。
【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
「喜」后面加个「大虚」。
人有的时候遇到大喜的情况,心气大虚,使得肾气乘虚而入(水能克火。心气大虚,使得肾水之气乘虚而入);人有的时候盛怒,激烈地发怒导致肝气亢奋,影响到了脾;人有的时候过悲(过于悲伤),使得肺气扩张,影响到了肝;人有的时候过于恐惧,导致肾气受损,脾气乘虚而入(脾土克肾水,肾气受损,于是脾土之气乘虚而入);人要是过于忧愁,有的时候导致肺气虚损,心气乘虚而入(火能克金,肺金之气虚的时候,心火之气乘虚而入)。这就是情志(也就是情绪)过度而产生传变的五种变化。
【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从我们脏器这里发出的病可以说有五种,但是再加上相克的五种变化,就有五乘以五(五五二十五)种变化产生。那么这二十五种传变(传乘变化)就会影响到正常的传化,所以称之为传、乘(传是传变,这个乘有乘虚而入的意思,也有加重的意思,在传变过程中加重)。
所以,情绪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脏器,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在同样的情况下,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就比那个情绪稳定的人更容易生病,这是大家能够理解的。从某个角度,我们可以讲,情绪稳定的人,他的健康状况也是容易稳定的。


扫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内容
联系我们(二选一)
QQ:280668866(心成)
QQ:67501126(一文)
微信:280668866(心成)
微信:67501126(一文)
官网:tihuxueyuan.net
官网:chan.tihuxueyuan.net
邮箱:280668866@qq.com(心成)
邮箱:67501126@qq.com(一文)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