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帝
内
经
医
之
始
祖
一部围绕生命问题
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 节选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养
生
宝
典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微信公众号
恒宁乐园
💧--------- 恒 宁 ---------💧
《黄帝内经》相当于是中医学的《阿含》
【急虚身中卒至,】
这个「卒」还是通「仓猝」的「猝」,代表「突然」。
如果病人的身体正气突然很虚,外邪突然侵入了人体……
【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如堕溺,不可为期。】
外邪突然侵入了人体,突然就得病了,五脏的气机就好像闭塞了一样,全身的脉道也不通了,气不能正常地、顺畅地往来了,就好像突然从高处坠落,或者是突然被水淹没一样……这样的情况,就不容易预测病人死亡的具体日期。
【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虽不见,犹死也。】
如果观察发现病人的脉气都已经断绝了(脉气断绝了,不再来了);或者是脉搏的跳动比较异常,一次呼吸间脉搏可能跳动五六次,这样的情况啊,即使病人的形体还没有衰败,真脏脉也没有出现,但仍然是会死亡的。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新张弓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病人的肝脏的真脏脉来的时候内外劲急,就好像摩擦一把刀的刀口一样,发出一种偏金属的响声;又好像按在新张的弓弦上一样,感觉这个脉很硬直。然后,观察病人的面色是青白的,没什么光泽,毫毛焦枯……那就意味着要死亡了。
【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说当心脏的真脏脉来的时候,把脉感觉坚硬,搏手有力,就好像触摸到了薏苡仁那样,小而圆实;观察病人的面色是赤黑色(赤红又发黑),也没什么光泽;然后,看他的毫毛也是呈现一种焦枯的状态……就意味着情况不妙啊!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
把脉的时候,感受这个肺脏的真脏脉来的时候,「大而虚」,就好像用羽毛轻轻地拂拭人的皮肤一样(是那种虚虚的感觉)。
病人的面色呢,白赤色(面色发白,可能又有一点点赤红,但是以白为主——白赤),没有光泽,而且病人的毫毛是枯焦的状态,就意味着情况也比较危急了。
又讲肾脉:
【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
手指弹石头「辟辟然」,这个「辟辟」是一种响声,拟声词。
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用手指弹石头是什么响声?是什么感觉?
【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
这里指的是当病人肾脏的真脏脉来的时候,我们把脉感觉搏手很有力,就好像有点儿干脆一样。
「搏而绝」,这个「绝」字就形容挺干脆的(这种感觉)。
又好像手指弹石头,很坚实的,很有力的……观察病人的面色是黑黄色,没什么光泽,毫毛也是焦枯的……就意味着要死亡了。
又讲脾脉:
【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
(「数」是多次,频繁;「疏」是少次,不频繁。)
观察病人脾脏的真脏脉来的时候,感觉弱弱的,快慢不均匀;观察病人的面色是黄青色,而且没有光泽,毫毛也是焦枯的状态……就意味着快死亡了。
【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接下来,这句话就是总结的了,总之,五脏的真脏脉出现的时候,病人的情况就比较危急了。
【黄帝曰:见真脏曰死,何也?】
黄帝说:为什么五脏的真脏脉出现的时候,病人的情况就很危急呢?
【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这句话很关键。
五脏之气,其实根本上都源于胃,胃是五脏之气的根本。我们也知道,我们的饮食先到胃这里,是吧?人体的后天之气主要靠饮食嘛,所以胃是五脏的根本。
【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
五脏的脉气不能自行到达手太阴寸口这里,都是要借着胃气的输注才能够到达手太阴寸口这里的。
【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
所以,五脏的这些脉气分别在不同的时间,以各自不同的脉象就出现在手太阴寸口这里了。
【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
所以,当邪气盛的时候(邪气,这是外来的,破坏我们平衡和谐的气),邪气盛的时候人体的精气就会衰弱,一方盛,另一方则衰。那么我们可以想象,邪气比较弱的时候,我们的精气自然就是比较盛的了。
【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
所以,当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胃气不能跟五脏的脉气一起到达手太阴寸口这里,就使得五脏某一脏的真脏脉单独出现。
【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如果五脏的某一脏的真脏脉单独出现,说明什么呢?邪气盛了,是吧?我们的脏器受损了……
「病胜脏」,邪气就是病气,胜过五脏的本来之气了,所以就非常危险。
【帝曰:善。】
然后黄帝就说:善。
岐伯大师讲义理知识抽丝剥茧,非常有条理。虽然《黄帝内经》随着历史的演变也经常有一些删减。但是,整体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岐伯(他)思路非常清晰,而且分析起来简直是鞭辟入里,深髓,又非常地明晰、明确。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扫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内容
联系我们(二选一)
QQ:280668866(心成)
QQ:67501126(一文)
微信:280668866(心成)
微信:67501126(一文)
官网:tihuxueyuan.net
官网:chan.tihuxueyuan.net
邮箱:280668866@qq.com(心成)
邮箱:67501126@qq.com(一文)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