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帝
内
经
医
之
始
祖
一部围绕生命问题
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 节选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养
生
宝
典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微信公众号
恒宁乐园
💧--------- 恒 宁 ---------💧
《黄帝内经》相当于是中医学的《阿含》
【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
黄帝说:凡是治病,要先诊查病人的形体、气机、面色,还有脉气的盛与衰,判断这个病是新病还是旧病,然后再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够不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形气相得,谓之可治;】
病人的形体和气机是相称的,说明这个病可以治。
【色泽以浮,谓之易已;】
「色泽以浮」,就是气色亮泽,颜色明润。
如果发现这个病人面色是光润鲜明的,说明这个病就容易治好。
【脉从四时,谓之可治。】
如果感觉这个病人,我们给他把脉的时候,发现他的脉搏与四季的节气是相应的,就说明这个病可以治(就说这个病人还处在天人比较和谐的状态,说明这个病可以治)。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
感觉病人的这个脉是弱的,但是通行起来是流畅的,这是有胃气的表现,这个时候疾病也是容易治疗的。
【取之以时。】
但是呢,要抓紧时间进行治疗。
【形气相失,谓之难治;】
如果发现这病人的形体和气机是不相称的、不相应的,说明这个疾病就比较难治了。
【色夭不泽,谓之难已;】
病人的面色晦暗,没有光泽,就说明这个病不好治。
【脉实以坚,谓之益甚;】
本身这病人面色枯槁,没有光泽,就说明病难治,再加上他的脉象如果是坚实的,那说明这个病就有点儿严重。
【脉逆四时,为不可治。】
如果病人的脉象跟四季的变化是相违背的、是不符合的,说明这个病是很难治的。
【必察四难而明告之。】
「四难」,指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像「形气相失」、「色夭不泽」、「脉实以坚」、「脉逆四时」,这种种难治的情况。这里列举了四种,就说是「四难」(四种难治的情况)。
「必察四难而明告之」,就是一定要仔细地诊查清楚,是否有前面提到的这四种难治的情况,如果有的话,要明确地、及时地告诉病人。
【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
关于脉象与四季的变化相逆,指的是,比如说:春天,病人这里见到了肺脉;夏天见到了肾脉;秋天见到了心脉;冬天见到了脾脉,这是与四季的变化不相应。
【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
这个脉气来的时候,某一脏的脉单独出现,就好像与其他的各部位悬异殊绝一样,这是「悬绝」;然后,还「沉而涩」,脉沉,还发涩(就是运行不畅)——这种情况就叫「逆」,就是逆了四时了,这人与天不相应了,不和谐了,不匹配了。
【四时未有脏形,】
就是说五脏的脉气,没有能够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显现在外。
【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
病人的脉象在春天、夏天该浮大的时候,它显现了沉涩的脉象;在秋天、冬天该沉涩的时候,它显现了浮大的脉象。这就刚好相反了,是吧?
「名曰逆四时也」,就可以说这个脉象逆了四时的变化了——就是人身体的律动,逆了外在自然界大环境的天的变化了。
其实,在《玉机真藏论》的开篇,就提到了四季的脉象,我们还记得:春天的脉象如同弦,夏天的脉象如同钩,秋天的脉象如同浮,冬天的脉象如同营。春天对应的是肝木,夏天对应的是心火,秋天对应的是肺金,冬天对应的是肾水。
如果人体脉象的变化与四季的变化不相应,就很可能出现问题了。
刚才《内经》的这一段落,我们是按照教材来讲的。翻看了一下倪海厦(倪师)的翻译,好像更加地简明易懂,也比较流畅,可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关于今天的这一段落,倪师是这样翻译的,他说:黄帝说,凡是治病,必细察其外形、精神与气色之润泽;按其脉,知何脏为主病及病情是新病或陈年旧疾,切不可失去治疗的时机。
外形、气色皆未失真,这是可治之病;如果病人病色很浅,这种病容易治;按脉的时候,脉与四季相合,说明这种病容易治;如果脉微弱,但是内里气血流畅,这是有胃气的征兆,可以称为容易治的病。治的时候,一定不要失掉最佳的治疗时机。
如果外形消瘦,精神不振,这就是难治之病;正常的气色已经丢失了,面皮无光,这是很难疗愈的病;脉如果变为坚实而且盛大,这代表病加深了;如果脉形已经反逆了四季的节气,这就是无法治愈之病了。
察知以上四种难治之病的时候,必须明白地告诉病人的家属。
所谓「脉逆四时」,就是说春季得到了肺脉,夏季得到了肾脉,秋季得到了心脉,冬季得到了脾脉;然后,所有的脉形又有时绷紧,有时断绝,有时深沉,有时中空无力且四散,这就是反逆四时之脉。
扫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内容
联系我们(二选一)
QQ:280668866(心成)
QQ:67501126(一文)
微信:280668866(心成)
微信:67501126(一文)
官网:tihuxueyuan.net
官网:chan.tihuxueyuan.net
邮箱:280668866@qq.com(心成)
邮箱:67501126@qq.com(一文)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