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帝
内
经
医
之
始
祖
一部围绕生命问题
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 节选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养
生
宝
典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微信公众号
恒宁乐园
💧--------- 恒 宁 ---------💧
《黄帝内经》相当于是中医学的《阿含》
上节课提到,人体可以分为「三部九候」。
【帝曰:何谓三部?】
接下来黄帝就问:什么是「三部」呢?
【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
岐伯就回答说: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每一部分各有三候。
【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
「三候」,指的其实就是天、地、人三候。
【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
「指」是必须明确,明确人体有「三部九候」;「导之」,就是按照「三部九候」的规律来指导我们行医;「乃以为真」,这样才能合于真实,因为本来就是这样的。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
(这一段落大家需要补上去。因为我们教材的原文里面没有,但是它的译文里面是有的,就很明显这一段不是删掉,是漏掉了。)
因为人体不是分为上、中、下三部嘛,每一部又分为天、地、人三候,所以岐伯就说:上部的「天」指的是我们两额太阳穴这里的动脉;上部的「地」指的是两颊大迎穴这里的动脉;上部的「人」指的是我们的耳朵前耳门穴这里的动脉。
上部讲完了讲中部,看看中部的天、地、人分别指什么?中部的「天」指的是两个手的太阴气口、经渠穴这里的动脉;那么中部的「地」指的是两个手的手阳明经合谷处这里的动脉;中部的「人」指的是我们的两个手的手少阴经神门处这里的动脉。
中部天、地、人讲完了,又讲下部。下部的「天」指的是足厥阴经五里穴或太冲穴这里的动脉;下部的「地」指的是足少阴经太溪穴这里的动脉;下部的「人」指的是足太阴经箕门穴这里的动脉。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三部九候」的「三部」指的是上、中、下三部,「九候」是上部的不同位置的动脉,中部不同位置的动脉,下部不同位置的动脉。
再看原文: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所以,人体下部这里的「天」可以用来诊断肝脏这里的病变,下部的「地」可以来诊断肾脏这里的病变,下部的「人」可以来诊断脾胃的病变。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
然后,黄帝又问:中部之候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
岐伯就回答说:中部这里也有天、地、人。
【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中部的「天」可以诊候肺脏这里的病变,中部的「地」可以诊候或者说诊断胸中的病变,中部的「人」可以诊候心脏这里的病变。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
然后,黄帝又问:上部又怎么样来诊候呢?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
岐伯就回答说:人体的上部也是有天、地、人三候的。
【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
上部的「天」可以诊候头角的病变,上部的「地」可以诊候口齿的病变,上部的「人」可以诊候耳目的病变。
岐伯又说:
【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
再一次强调,人体的上部、中部、下部都分别有天、地、人三候。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因为人体的上部有天、地、人;中部有天、地、人;下部有天、地、人,总共就是有三个天、三个地、三个人。这样「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三三得九。
【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
这个其实也等于是宇宙的「全息理论」。
人体这个脉分为「九候」,与大地的「九野」是相对应的,大地的「九野」是与人的这个「九脏」相对应的。
天即人,人即天,人体就是个小天地,天地就是个大人体。
岐伯又说:
【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
肝、心、脾、肺、肾,号称「五神脏」。我们知道,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神气就居住在肝、心、脾、肺、肾(五脏)这里,所以这五脏称为「五神脏」。
那什么叫「四形脏」呢?形脏,「皆如器外张,虚而不居,含藏于物,故云形脏」。有资料里解释,四种形脏:一个是头角,一个是耳目,一个是口齿,一个是胸中。
所以,肝、心、脾、肺、肾这「五神脏」,再加上头角、耳目、口齿、胸中「四形脏」,加起来就是「九脏」。
我们用的教材注解里讲,五神脏——肝、心、脾、肺、肾,这个是没有疑义的,但是四种形脏指的是膀胱、胃、大肠和小肠。
总之,也是「五神脏」加「四形脏」,合为「九脏」。
【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夭」,指非常异常的死色;或者理解为夭折的「夭」,就是枯槁,失去了生命力。
如果五脏败坏了,「其色必夭」。这个「色」(面色或者整个的身体状态)就呈现出异常,或者面容非常的枯槁,面色没有生机。
「夭必死矣」,那就说明病情很重了,就非常危险了。
「帝曰:何谓三部?
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扫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内容
联系我们(二选一)
QQ:280668866(心成)
QQ:67501126(一文)
微信:280668866(心成)
微信:67501126(一文)
官网:tihuxueyuan.net
官网:chan.tihuxueyuan.net
邮箱:280668866@qq.com(心成)
邮箱:67501126@qq.com(一文)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