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韩玉慧 刘长山 李宜凡 黄书慧 通信作者:刘长山,Email:chshliu@163.com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天津 300211本文刊发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18):1423-1425.引用本文:韩玉慧,刘长山,李宜凡,等.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儿童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18):1423-1425.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1125-01395.
摘要
回顾性收集2021年4月至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应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3例外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无缓解的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儿的临床资料。3例均为1岁以内出现伴剧烈瘙痒的湿疹样皮疹,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3例均并过敏性鼻炎,2例同时并支气管哮喘,治疗14~18周后皮疹、瘙痒症状和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鼻炎症状减轻,哮喘控制评分、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注射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度普利尤单抗;儿童;疗效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基本特征为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损和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局部用药足以控制大多数轻中度AD,而中重度AD则需要升级至系统治疗,例如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由于潜在的药物毒性,对儿童而言并非是合理的长期治疗选择。度普利尤单抗是全球首个治疗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及成人中重度AD的新型靶向生物制剂,通过与白细胞介素4受体(IL-4R)、白细胞介素13受体(IL-13R)共有的IL-4Rα亚单位结合,抑制IL-4、IL-13信号过度转导,减轻2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Th2)的免疫应答。本研究报道了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应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3例12岁以下重度AD患儿的皮肤症状改善情况,同时对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进行评估。目前度普利尤单抗在国内还未在儿童患者中广泛应用,本报道可为今后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儿童重度AD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收集2021年4月至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诊断为重度AD的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病例1:患儿,女,11岁6个月。反复AD 10年,手部为著,冬季为主,过敏性鼻炎(AR)2年,主要为打喷嚏、流涕、鼻痒、眼痒等症状,无明显咳喘病史,家族史(+),父亲鼻炎病史。曾间断口服各种抗组胺药及外用药物未见缓解。查体可见颜面明显黑眼圈,双手广泛的皮肤红斑、破损及结痂,背部以抓痕及少许结痂为主,双膝轻微苔藓样变(图1),心肺无明显阳性体征。AD指数评分(SCORAD)为51.1分(SCORAD总分103,0~24分为轻度,25~50分为中度,>50分为重度),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为22.6分,瘙痒数字评定量表(NRS)为5分,患者湿疹自我监测评分(POEM)为14分,研究者整体评价(IGA)为5分(IGA分为6个等级,0~5分),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cDLQI)为9分;鼻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5分。变应原检查结果示血清总IgE(TIgE):764 kU/L,特异性IgE(sIgE)以树粉、草粉升高为主。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69 ppb,鼻呼出气一氧化氮(FnNO):572 ppb;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0.200(EOS计数为1.88×109/L)。诊断为AD、AR。
2
讨论AD、哮喘和AR被称为儿童特应性三联征,其中AD发病年龄最早,在儿童期的发病率要远高于成年期[1]。我国AD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中国首个AD流行病学调查表明,12个城市1~7岁儿童AD患病率为12.94%,从1~2岁年龄段的19.94%逐步降至6~7岁年龄段的10.39%;其中74.60%为轻度,23.97%为中度,1.44%为重度[2]。本研究3例AD均为婴幼儿起病,随着特应性进程的发展,逐渐过渡为AR、过敏性哮喘。国际上公认的AD治疗策略为“阶梯式”分级治疗,轻、中度AD治疗通常以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主;对于局部治疗无效的中重度AD,需要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系统性治疗,此类药物长期使用风险效益比高,影响患者病情的长期控制,给治疗选择带来了很大的限制[1]。基于AD的发病机制,研发了IL-4/IL-13共同受体(IL-4Rα)的完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度普利尤单抗,通过阻断IL-4和IL-13的信号通路,抑制2型炎症的关键驱动因素[3]。度普利尤单抗在AD治疗中,不良反应轻微且药物耐受性良好。度普利尤单抗在12岁以上青少年及成人中重度AD治疗中已显示良好疗效[4]。本研究3例均超出国内年龄适应证(≥12岁),1例4岁9个月也超出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年龄适应证(≥6岁)。将度普利尤单抗用于6月龄~6岁AD患儿,目前仅检索到2篇个案报道[5-6]和1篇 Ⅱ 期开放性标签研究,国外共完成42例。其中1个案例为3岁女童,初始度普利尤单抗皮下注射200 mg,2周后皮下注射100 mg,共注射2次[5];第 2个案例为5岁女童,初始接受了皮下注射剂量400 mg,随后每2周 1次维持剂量200 mg,持续治疗3个月[6]。国外应用总体耐受性良好,显著改善了AD的临床症状。在 Ⅱ 期开放性标签研究的40例中,平均年龄为32.6月龄,6月龄~2岁和2~4岁随机分成4组(n=10),以3 mg/kg和6 mg/kg的度普利尤单抗注射量为变量,在单次皮下注射后的4周内进行评估,2个年龄组中的2种剂量组AD症状均有改善[7]。国内还未有6岁以下年龄段的报道。结合目前已有的文献报道,本研究作者应用时综合考量了患儿的年龄、顽固瘙痒等症状及长期睡眠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在反复征求监护人意见、知情同意下,开始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由于目前国内无200 mg剂型,且此药物均为预充式注射器装置,无法选择特定剂量,本报道皆在无首剂加倍的情况下,采用皮下注射300 mg/次,病例1、3为间隔2周应用1次;考虑到病例2年龄小,间隔时间延长为每3周应用1次。如前所述,AD的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瘙痒明显减轻,患儿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由于用药时间尚短,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和停药后的反应还需长期随访观察。除了对AD的治疗,度普利尤单抗已经在成人哮喘中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Campisi等[8]对接受度普利尤单抗治疗12个月的18例成人重症哮喘患者分别记录了基线、3、6和12个月后的病情加重次数、哮喘控制试验(ACT)、第1秒用力呼气量、口服糖皮质激素(OCSs)使用次数、FeNO,在治疗3个月时,ACT评分有显著改善,OCSs摄入量和FeNO均降低;12个月后,病情加重的次数减少,第1秒用力呼气量百分比增加,并观察到患者均停用OCSs。但关于哮喘儿童的应用未见报道。病例2、3均合并了支气管哮喘和AR,二者在治疗后ACT评分、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14~18周期间无急性发作病史,VAS、FeNO均较前降低,鼻炎症状明显缓解。度普利尤单抗对于儿童哮喘的疗效还需更大的患者队列研究来证实。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成人中重度AD的多项临床试验已表明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结膜炎、注射部位反应、鼻咽炎、原有AD加重、头痛、口腔疱疹[9]。在青少年中重度AD临床试验中发现,试验组结膜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同时结膜炎的发生率并未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大多数结膜炎病例的严重程度为轻度或中度,并在研究期间通过常规治疗得到解决[10]。本研究的3例在注射期间,未出现注射部位、结膜炎等不良反应,仅病例1在注射6周时出现1次脱皮现象,无其他不适,未予特殊干预2~3 d自行缓解。有研究认为这种脱皮可能是有缺陷的角质层脱落,逐步被正常屏障功能的角质细胞所替代而出现的现象[11]。综上,本研究通过对3例重度AD患儿应用度普利尤单抗的报道,提示该药物对12岁以下和4岁患儿应用有效,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且应用期间耐受性良好,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略(制作:新乡医学院期刊社网络与数字出版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