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堆书要读。有KINDLE下载的,有买了尚未拆封的,有拆封读了一点的、一半的、一多半的,有出版社约书评的……后者有一点压力,像老师布置了作业,总有要交的一天,不能一拖再拖。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以为设立此类的节日,包括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等都是一个很好的关于仪式感的提醒,读书节就是用来提醒我们“要读书呀”。
在读书节到来之际,我读书的速度都比前期快了许多。对个人来说,我以为这就是读书节的功用。
本来计划这一整天都用来读完一本书的,作为仪式感。
可是,就是没读完。
前段时间听柏邦妮的节目,她说自己阅读速度非常快,一天可读30多万字,这是童子功,小时候租书读养成的习惯。我年少时看书也很快,一个晚自习能看完一部《射雕英雄传》,因为要还给同学,必须快速看完。
现在做不到,除了老眼初花,必须不断地戴眼镜摘眼镜浪费了时间,或许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在读书这件事上懈怠了。
关于读书,有很多名人名言,很多“金句”。今年最心水的是林语堂的一段话,他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
他的关于读书的这段话,断章取义就很好。其实还有下文:“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读书是分阶段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阶层对读书有不同的认知。人生之初始读书大多是功利性的吧,为求学为升学,为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为稻梁谋,为求真知灼见……到林语堂的“优雅和风味”,就是读书的另一层境界了——艺术。
学生阶段,老师家长通常把课本之外的书称为“课外书”,甚至是“闲书”,以为对考试提分没有帮助,就是无用。我听很多人如今在百度有上词条的人讲过,正是那些无用之书,成就了自己,让他们庆幸年少时读过那些书。
今天我有一本正书《工作的意义》和一本闲书《365日——永恒如新的日常》可看。闲书当然看起来更令人轻松愉快,就像学生时代的课外书,比语数英等主科更吸引人。
日本很多女作者都有共性,她们的作品贴近生活,或美食料理,或茶道花艺,或家居生活,甚至是收纳整理、卫生清洁,极致的细腻。《365日》的作者渡边有子,是位料理家,以发挥素材原味、简单易做的料理广受欢迎。
这本书乍看很像《微信书》。想象作者每天精选一张照片,配上极简的文字发一条朋友圈,一年365天下来结集出版。这还不简单?
但用心读来,就会让人心生敬意,会被作者的人生巧思、生活细节所打动。那一粥一饭一钵一碗……那“永恒如新的日常”里,是实实在在的幸福。
“对生活的信仰,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闪闪发光。”只有用心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做到这样吧。
我以为这本书也是极有用的。翻到2月份的某一天,就受到了很好的启发。
看到这一页,立刻放下书,跑去阳台找在不同的海边捡到的“宝贝”。
卵石啊,贝壳啊,捡拾的时候,只是单纯的喜欢,觉得好看,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功用。借渡边有子这本书的提醒,立刻找到了它们的实用性。
除了做筷架,带孔的贝壳,我捡它们的时候就想到了——可用来做香插。
可见,读书是有用的。
如果因读书再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那就最好不过了。
相关文章
日日都是读书日
关心读书,不止读书日
读过的书很多都忘记了,读书还有什么用呢?
哪个瞬间让你觉得读书有用?
读书,从来都是自己的事
世界读书日:我为什么要求你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