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关于我妈的一切》: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那样过



约朋友LV一起去看电影。本来想在《我和我的父辈》和《长津湖》里选一部,她推荐了《关于我妈的一切》;本来我说请看电影,结果她付的钱。
在此之前,我不知道国庆档有这样一部片子。
影片结尾,季佩珍(徐帆扮演)的丈夫李文舫说了一段台词,虽然听着熟悉,好像在哪部影视作品里听过类似的,但还是很感动。
我用掉了两张纸巾。不得不把口罩摘下来擦眼泪。疫情期间,看电影也添了个麻烦,感动处掉眼泪都不方便。口罩碍事。
如果以感动点、引起观众的泪点的多寡来评价一部女性的、母爱题材的影片,《关于我妈的一切》算是合格。
但是,从影院出来跟朋友母女俩告别后,到兰山路买了点吃的,坐BRT回家,一路上越想越不是滋味。
为什么?
为什么季佩珍这一代中年女性还要被塑造得这样苦哈哈的?
就想起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
我不记得这部剧的剧情了,却记得片尾曲里的几句歌词,当年应该唱响过大江南北: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那样过……
季佩珍是个刚刚退休的初中地理老师,55岁。基本上算是我的同龄人。
所以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中年老母亲,这届中年妇女(嗯,虽然依旧不喜欢“妇女”这个标签)队伍中的一员,在评判这个角色时,有点资格,有点话语权。
虽然资格感和话语权都是自我赋予的。
季老师有个当医生的丈夫,有个在北京从事影视相关工作的女儿,有个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婆婆,还有个吸过毒进去过好赌博恨着她的弟弟。
丈夫的工作,女儿的叛逆和疏离,婆婆的失智,弟弟的不省心……家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她操心。
是需要呢?还是她自己的选择?
片尾,母女俩有段对话,季老师说那是她选择的生活。
《关于我妈的一切》是以女儿的视角和口吻来叙述的。可以当母爱题材、歌颂女性的题材来看,伟大、付出、奉献、忍耐、勇气、牺牲……
如果不是季老师查出癌症,母女俩的关系大概还会僵持下去,待以后慢慢和解。
毕竟,接受父母是每个做子女的人的修行。
看季老师做的一切,作为同龄人,难免就会换位思考。
我会打电话叫在外地工作的女儿起床吗?
不会。
她都是成年人了,应该、已经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
“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如果她都已经工作了,还需要她妈事必躬亲,甚至是去她家里替她打扫卫生,那是做母亲的失职;如果她当人家小三,明知人家有妻室还跟人家黏糊墨迹不清不楚看不清渣男本质,那是她眼瞎,更是我教女无方。
我会腹疼半年了才去医院检查吗?
不会。
稍有不适我就会往最坏处想,立刻马上去看医生,以排除可能的坏结果,重新活得火树银花花红柳绿。徐帆在《唐山大地震》里说过一句台词,意思是丈夫女儿都在地震里没了,我怎么能“活得火树银花”。
看到季老师去丈夫的医院做检查,做完彩超不听医生建议做CT,忙着去接站,闺女回来了。忽然就好气。
哎哟,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你自己如果都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怎么可以?
如果爱家人,作为一个中年人,更应该关照好自己的身体。
身体好了,当子女需要帮忙照顾下一代,才能搭一把手,帮得上忙;身体好了,当父母年老体衰,需要人照料服侍之时,才能有余力照顾老人。这是中国家庭的基本,是中国人的信仰和传统。
我看到过一句话,不知谁说的,“最大的孝道,是死在父母后面”。
有道理吧?
一起看电影的朋友LV十一知我肯定会写“观后感”,回家后给我提供了一段素材。

我想起一位认识的大姐。也是五十出头的年纪,也是刚刚退休。
她老公做机电生意很多年,儿子曾留过学后在北京工作,家庭经济条件不可谓不好。也是身体不舒服很久了,才不得不去看医生。一查,癌症晚期。
追悼会时,认识她的人说起来都无比惋惜。一说她没捞着过几天好日子,太节俭很会过,到了抠门的程度,家里空调都不舍得安;一说她没享福的命,攒下家财万贯还不知是给谁攒的。
果然过了没一年,她老公又结婚了。如今跟新妇“过着幸福的生活”。
《关于我妈的一切》中,当季老师的丈夫自责道:肿瘤都这么大了,肯定很痛……我竟然不知道。
这种自责对当医生的他来说可能是双重的,一身为丈夫,一身为医生,朝夕相处,竟然对妻子的病痛毫无体察。
可是,身体是自己的。如果不舒服了干嘛硬撑?干嘛不说?都得癌症了,还说要瞒着女儿……我不喜欢这样的剧情。都21世纪了,女性不需要像《辘轳.女人和井》里那样。
“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那样过。”
再说,干了一辈子工作,刚退休,正是享受人生,岁月还静好的时光,连退休工资都没拿过几年就生命终结?不是太亏了?
季老师是中学教师,应该评上高级职称了,在青岛的退休月工资保守估计1万起。多活三四十年,相当于多赚三四百万。还没算未来的工资继续上调。(数学不够好,计算器算的,但愿没错。)
所以,所以呢?
我们至少要好好活到国人的平均年龄吧?
好好活着一切才有可能。
对丈夫工作的调整问题,特别是对失智婆婆的悉心照顾,一点脾气都没有,季老师实在做得太好,我无法评判。
我没有弟弟,有,也不会做扶弟魔。
剧中弟弟的角色显得很突兀。为何姐姐姐夫的工作和身份都很体面,偏偏有个吸毒嗜赌家暴不成器的弟弟,对季老师家庭背景没做任何交待。
也许是为了对比,为了凸显姐姐的伟大和情深。
山田洋茨有部影片《弟弟》。也是弟弟不成器,是个烂人,姐弟情深。但弟弟那个人物塑造得很丰满,符合伦常逻辑。
《关于我妈的一切》中,季老师教地理,我以为剧情会安排她在生命倒计时的日子里,去她想去的地方。若是这样,也确实俗套了。
但是,我以为这部影片也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若喜欢旅游,不要说等退休了,不要等病歪歪再想着出去……有时候,人都不知道退休和病痛甚至是意外哪个先来。
想去哪儿就去看看,说走就走的旅游,趁腿脚利索,趁时光正好,拓展自己的地理视野。所谓,壮游天下。
季佩珍老师年轻时曾在青岛海洋研究所工作,曾有一个去南极科考的机会摆在面前,恰恰她怀孕了。她选择了女儿,放弃了梦想。
剧终时,女儿李小美去了南极,以随船记者的身份,算是代母实现了愿望。小美放出的观测气球与片头季老师在窗外看到的气球遥相呼应,这部影片,也算是比较完整吧。
季老师作为母亲很牺牲,作为妻子很合格,作为媳妇很尽孝,作为老师很尽职,作为姐姐很很付出……她安排好了一切。但作为她自己呢?
我确实不喜欢季老师这个角色。
我希望中年母亲的角色,是个更积极更健康更正常更阳光更打开自己更豁达……的中年女性形象。而不是一味的,数百年如一日的,沉重。
原来觉得徐帆演技很好,但在这部片中,她第一句台词喊老李看气球,就让我失望了。那不是生活化的,是舞台式的,拿着一股表演的劲的。
《关于我妈的一切》很多镜头是在青岛拍摄的。季老师家在青岛。
影片一开始,就觉得眼熟,目测是市南八大关一带;片尾外景地是在小麦岛,看着还是很亲切的。
以上。观后感。仅代表个人观点。
支持的,欢迎赞,在看,分享三连。
相关文章
我看《你好,李焕英》
了不起的贾玲,呼唤了母亲“李焕英”的名字
我看《山海情》
为一个烂人流泪
个人观影史上最烂的影片
我看《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