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冬天,来得似乎比往年更早一些,以至很多人直呼“一夜入冬”,连春夏之交收纳起来的棉被都来不及晾晒。
趁阳光正好,我也把过冬的被子翻出来,拿到太阳下暴晒。
依我资深家庭主妇的经验,棉被要晒在正午最强烈的阳光里。十二点起,不要超过下午两点收回,才能去除尘封的味道,吸收进太阳的热量和温暖,以抵挡冬来的严寒。
当然,最好是太阳直射,阳光洒在棉被上。在封闭的阳台,隔着玻璃窗,效果总是差些。
有床被子是结婚时我妈给套的。我知道那叫“套被子”。
不像现在,买的被子都是现成的,套上被罩即可。过去的棉被,是由被面、被套、被里组合而成。需要定期的拆洗。
二十多年了,那被子还是新的,从来没盖过。主要是家里被子太多,当年好像又有六床还是八床的讲究。再加上后来又添置了羊毛被太空棉被之类的,更用不上了。
但是,每年也要拿出来晾晒一番。所谓“晒晒不长毛”。
那是一床“七彩织锦”的华丽被面。我本叫不出面料的名堂,是被面上印了“百花牌”注册商标和“杭州卸岭织锦厂精制”的字样。
浅绿色的织锦缎上,大花的牡丹图案,蝶舞鸟飞,居然还有几只猫……以前我竟没注意到上面的图案。
当年看着大俗,如今看来却是大雅。透着喜气。
毕竟是女儿结婚的陪送,我妈肯定是精心挑选了被面。
好像是80年代的一天。离我结婚的年纪还早得很呢,我还是个学生呢。
当年我家刚搬到临沂,住在百货二店对面的巷子里,我妈也在附近的商场上班。某天,她跟同事去逛百货店,不知是杜阿姨还是哪个阿姨,她们生活经验比我妈丰富,所谓人情达练。
好像是阿姨们提醒了我妈:老张——你家三个闺女,你不得给准备嫁妆?这被面不错,买了吧……
我妈姓张。
老张就掏钱买回了家,压在箱底。有次拿出来看,也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隐约跟我说过这样的话:“这是以后,准备给你结婚用的……”
嗯?
我那时也有点不屑吧,也可能是不好意思。男朋友都八字没一撇,结哪门子婚?
……
今天,我摩挲了一番那床七彩织锦被面,感觉自己的手有点粗糙,划过丝织的表面有把丝线扯起来的滞感。毕竟,现在的我比当年的我妈年纪还要老了,连我闺女也快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我们这代做妈妈的,好像继承民间传统不够吧?
怎么说呢,就是,在儿女小的时候,没给他们足够多的暗示:你将来是要结婚的,是要生儿育女的,是要成家立业的……
以前,民间传统、民俗是这样的——
家有儿子的,早早打算给盖房子(当然,现在是买房子),打下地基,备下盖屋的材料,等等;
家有女儿的,提前准备嫁妆,如霞披绣花鞋如被面儿……有的女孩甚至自己提早就给自己做打算。
我有个工厂时期的前同事,当年还没男朋友,就自己用针线织过床罩,以备“将来结婚用”。说这话的时候,又大方又羞怯。
据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婚族”越来越多,越放开三胎越不生……是不是我们这代做父母的也有责任呢?
比如我明说或暗示小曦同学你该找个男朋友了,你连情人节是哪天都不知道怎么行?你将来要结婚的……
她就会让我闭嘴,声称自己“可能会让你失望了,不会结婚的……”等等。
虽然我也赶紧表示“那是你自己的事,你选择怎样的人生和生活你自己说了算……”以示开明。但内心,当然还是希望她将来“有人问我粥可温”的啊。
难道,是因为我没像我妈那样,早早给准备几床被面?晒被子时我有想到这一层。就算不是被面,也应该是其它,为了明示暗示“你应该走进自己的婚姻家庭”的其它。
而且这暗示应该越早越好。就像我一个年轻朋友的儿子才读小学,当周围小同学信誓旦旦将来不结婚的时候,那孩子叹口气道:我肯定是要结婚的,我得传宗接代……
哈哈哈。
我在寒冬到来前晾晒一床棉被而生出这些思考。站在社会学立场,大概也许很可能有一定(一屁股)的道理吧。
相关文章
我在黑夜里思考的人生
“你到80岁了,也还是我闺女!”
“我妈现在,也知道敷个面膜了。”
我的孩子是同性恋
愿你能叫外卖,也能挽袖剪花枝洗手做羹汤
建了一个学习群。
一、微信群同步分享学习笔记(包括看来的,读来的,听来的有价值的资讯)、美图、美文、好词好句、电影、视频,等等。
学习群分享的内容,您可转发分享,做朋友圈、公众号素材。
二、群里多是朋友圈好友、读者、同学、家人、同事、前同事,不吵。不禁止群内朋友分享同类学习笔记、美图、美文、好词好句。
三、入群有门槛,人民币30元。服务期截至2022年年底。
为什么收费呢?付费者才会珍惜,不想错过分享内容;收费者也会用心服务,毕竟要对得起人家的年费。
愿意入群的,加小助理(假装有助理)微信。群人数目前已超额,需邀请才能入群。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