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群基本保持每天三大条资讯的分享。三大条,包罗万象。像一份小报。
真是自我感觉良好。
今天立冬,中午请朋友来吃饭。一边做饭一边手机外放听歌听讲座,一边自我感觉良好——
我们这代人,从小被教育要谦虚谨慎,低调做人,成熟的谷子总是低着头,骄傲是失败之母……等等。被表扬被赞美被嘉许都会自谦“哪里哪里”,内心忐忑。
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刻有吗?很少。极少。
我们这代人,从小被教育要学会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分享的内容,我觉得很好。也不是我自己觉得,是私下里问过几个朋友,也说——太好了。
每天大量碎片化阅读、读书、听讲座、看视频遇到的,各种有趣的,好的观念、信条、信念、价值观……我把它们挑选出来,在群里二百多个人分享(目前240人),一方面是传播,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强化。
自我感觉良好是源于自信吧。感谢曾经的工作经历,做过多年的企业内刊编辑(兼职):油印的厂报,促销单页,A4纸打印的快讯,企业内刊,宣传画册,公司公众号等。
有段时间老板要求公众号必须有一条时事新闻,每周至少一条企业内部新闻……我要在众多的资讯中,选择出符合公司公众号的新闻消息,还要修改各事业部各部门内部通讯员的投稿。
有的文字真是狗屁不通,我必须给修改得能“见人”,被发表出来,有时基本上是全部改写。阿莲是我的前同事,也在学习群里,她现在是一个官方公号的责编,知道我所言何事。
哎,想起了“狗屁不通”。是说文字狗屁不通,文章极不通顺。
是骂人的话吗?
还真不是骂人的话。成语出处是在《三侠五义》的第35回:“柳老赖婚狼心推测,冯生联句狗屁不通。”
年轻时,我还去考过当地一份晚报的记者还是编辑。有笔试,有面试。本以为自己考得不错,也有诗歌散文随笔见诸报端……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幸好没有了后来。传统媒体江河日下,估计我会焦虑无比,为看不到的未来和一眼看到底的未来。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果然是每一步都算数。
在学习群分享了一段读到的内容:
50岁不再是一个令人生畏的代表衰老的分界线。
在这个年岁,他们得以从抚养孩子的重担下解脱出来,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全力地关注自己的欲望和规划……
接下来的时光就像是美食,可以用满口的好牙来享用。
现在的时光,就像是美食。我经常觉得现在的时光,当下,才是最好的时光。
自我感觉良好,也源于我一直在写,还出过一本算不上畅销的书。对文字的敏感,对学习群资讯内容的选择,我当然有一份自信——
经常在组织好要推送的内容,合并转发到学习群之后,都会默默给自己点个赞。
昨晚写了《“对人生的温暖声援”》,推送后,有3个人取关。过去有人取关我还遗憾一下,恨不能喊住他们:阁下——慢走——呀。
现在?那谁,慢走,不送。
基本上,是认知不同。你不能指望没文化、没见识的人认同自己。
这几天,总是想起在工厂时的一个前同事。我当年做共青团工作,“学雷锋日”之前,开动员会。当年,每年3月5日前,团市委就组织搞活动,有“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之说。
我那天在会上说,“学雷锋要从身边事做起,比如扶起车棚里倒掉的自行车,举手之劳……”话音未落,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发出不屑的“唏”声,然后,起身就走出了会议室。
彼时我20出头,刚当“官”,在台上、公众面前(总共也没几十个人)讲话本就怯场,他的离场,让我的心“咯噔”了一下。这么多年,偶尔想起来,还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讲错了吗?是不是我讲得不对?
时隔二三十年,以我现在的人生阅历来讲,我还是、确定自己没错啊!
是那个离场的前同事,当年还是个小青年的人。他就是个——我不能骂那俩字母,就是个——棒槌吧。那个人,听说这些年混得都不怎么样,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我当年,不知道应该目送他离场的背影,笑着说一句:慢走——不送。
相关文章
你有点儿自恋,这就对了
传递好观念
“对人生的温暖声援”
信任,也是自信
不自信的人,才会向别人求证
剽悍的人生不需要别人点赞
进学习群有门槛,每天一毛钱,全年3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