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应该是山东台的黄金时期。
有一年央视的春晚观众评价欠佳,山东台的春晚则受到了表扬,还是来自官方的。人们大概也不是热爱春晚,只是当年娱乐活动不像如今这般丰富,也没有互联网,大过年的,闲着也是闲着,电视上有的看,总比黑灯瞎火打扑克有意思。
我就是在那台晚会上听到了这句唱词: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
是吕剧还是什么剧种,就不知道了。谁唱的,也不记得了。事实上,那整台晚会,给我留下印象且记到现在的,只有这一句。
觉主去潍坊出差,开车去。我叮嘱他,回来的时候,买几箱萝卜。
他不屑,萝卜不都一样?他嫌贵是真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萝卜。
在我印象中,潍坊萝卜跟烟台苹果莱阳梨一样,是跻身水果行列的,价格当然也堪比苹果和梨。可是,谁规定萝卜就得跟白菜一个价呢?
那天,我去徐州路一个小菜店买萝卜。问萝卜怎么卖?
两块。
我刚从临沂回来,记得早市上萝卜卖一块钱,只是个头小点,新鲜的泥土,碧绿的缨子还在萝卜上,绿多白少,看上去就嘎嘣脆……用来腌萝卜干咸菜最好不过了。
两块?太贵了。
我哪好意思说出口。一嘀咕,就想到了西兰花。同样是菜,为什么西兰花五块钱不觉贵,萝卜两块就以为贵呢?
买了俩萝卜,一边走路回家,一边想起了潍坊萝卜。
第一次知道潍坊萝卜,我爸还在部队。有几年冬天,他们部队野营拉练去的是潍坊,回来的时候就会拉一卡车萝卜,家家户户都能分一点。
那萝卜跟我们平时吃的长得不一样,又细又长,最长的比小孩胳膊还长,我们拿起来比量过。吃起来也脆生生的,没有辛辣味儿。
我第一次意识到北方人在南方人眼里也很野蛮,就是那时候。别看一群小孩打架,家在北方的小孩叫人家南方小孩南蛮子,其实在人家眼里,我们更野蛮,因为吃“生葱生蒜生韭菜”,还有生萝卜。
我妈很喜欢吃萝卜。为她喜欢的食物,我爸还编过一段顺口溜。他对我妈喜欢吃生萝卜好像有过微词。当年我姥姥还健在,有次就帮我妈说话,“趁着年轻,牙好,想吃什么就吃……”
遗憾的是,我妈现在也上了年纪,生萝卜啃不动了。特别是上次受了个意外伤,稍微硬一点的食物更咬不动了。
那个“啃”字我没用错。在我们老家,就说“啃个萝卜”。
也许是口味上的遗传,也许是生活习惯的影响,我也很喜欢吃萝卜。生的。
甚至对烟台苹果莱阳梨,对其他任何水果,我都不太感兴趣。
萝卜,才是我的水果。
以前的冬天,临沂的大街上,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常见推着地排车卖萝卜的小贩,他们大多卖红心萝卜。如今,不知还有没有。
写到这里,想起有次去潍坊公司开会,茶歇水果中,是有萝卜的。还有一年,公司管理层年度会议,各事业部经理被要求携带当地有代表性的特产参会,用来会议期间的聚餐。
我还记得,潍坊公司马总带的就是萝卜,济宁公司是玉堂酱园的酱菜,滨州好像是大枣,其它地区,就不太记得了。
这样的会议,现在想想还是很有创意。
有时,把一个青萝卜洗洗净,打打皮,绿的一头切成一厘米厚的萝卜片,咔嚓咔嚓吃掉,白的部分用来炒菜。炒虾皮炒豆腐,偶尔也用剩下的萝卜头做汤。
有时,也会把萝卜切成细丝,或佐以焙煎芝麻沙拉酱,或用豆豉凉拌。有人喜欢拿糖醋凉拌萝卜丝,那不是我的菜。
生吃萝卜,总觉得不够斯文,公开承认喜欢吃生萝卜,也不知是谁给的勇气。
可是,每次啃萝卜的时候,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也已经到了我姥姥说我妈的年纪,她说“趁着年轻牙好,想吃就吃……”很多次,我一边啃萝卜,一边就觉得是在珍惜自己还年轻的时光。
青岛的萝卜也挺好的,只不过,我对潍坊萝卜更情有独钟。
除了小时候部队生活的记忆,也许还因为,那一年大雪天,有个同事从潍坊出差回来,特地给我带了一箱萝卜。
一个女孩子,天寒地冻的,竟然拎了一箱萝卜!盛萝卜的纸箱露了底,她找不到别的袋子装,就那么一路兜着……我俩在雪地里完成了一箱萝卜的交接,她的鼻子冻得红红的,头上冒着热气。
我都记着呢。别人的好。如同有人记得我的。
推荐阅读
姥姥识的字
给自己一碗热汤喝
谢谢你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