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春节期间是家庭矛盾的爆发期,也是抑郁症爆发期。
那天在学习群分享了一张截图。
看这种对话,想象一下那种场景,“每一个动作都会被说”,带着指责的、不耐烦的口气,作为旁观者,也像吸了口冷气。
太压抑了,太让人窒息了。
我也曾这样对小孩说过话。
小曦同学读小学时,我因为也要参加一个考试,买过一个MP3,为是的能录音。那时手机功能还不像现在这么强大。我把学习资料上的内容读一遍,录音后,上下班路上、睡前听,以加深记忆。
有次放录音,听到无意中录下的自己对小曦说教的声音。我被自己惊呆了,太难听了。简直是刺耳。
那些对孩子说出的“你别”“你不要”“你……”的话,听上去全部是指责,全部是不耐烦的口气。
如果不是那次无意间录下的声音,我不知道自己“管”孩子的声音那么难听,甚至刺耳。也联想到:我在公司,跟别人说话,会不会也是这种语气?
口呲牙硬。
太——难听了。
意识到这一点,可能就是改变的开始。
后来,也不知过了多久,有两个同事先后跟我说过:发现你变了嘿。跟原来不一样了。
我那时就发现做父母的,喜欢“把嘴长在孩子身上”。
幼儿园放学,她不肯立刻回家,总要再玩会儿滑梯,我站在旁边等,嘴长在她身上:你小心点,你慢点,你……其实,她玩得正开心,根本听不见。
有段时间她喜欢走路牙石,像走平衡木,每次我都说她:你这是,不走寻常路啊。
夏日雨后,路上积水的小坑,也非得去踩,乐此不疲,“哪里不好走,偏偏走哪里”,这种时候,当然没好气色:水多脏啊!关键是鞋子衣服弄脏了弄湿了不得洗吗?
简直,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让你向东你向西,让你打狗你骂鸡。
有次,也是雨后,我看到小区里一个爸爸带孩子,他跟那孩子一起踩水坑,任孩子的裤子湿了半截,父子俩玩得特别开心,笑声把我也感染了。
一个小水坑就能踩得那么开心,那也是孩子学习和感知世界的方式吧?为什么要阻止呢?我那时就想。
春节前的一天,小曦跟同学约了中午出去吃饭。她要开车去。她爹说商场不好停车,让她打车或坐BRT。小曦拿驾照后开车的机会并不多,热情高涨。我是支持她开车的,不锻炼不敢开,可能就像我,学车十年了才会倒车入库,去哪里都愁着不好停车。
下午四五点钟小曦还没回家,吕工问我:她怎么还没回来?你打个电话问问。
我不打。
才四点多钟,天都没黑。要打你打。
我是鼓励孩子假期多出门的。出去见同学见朋友,别躺在家里刷手机。如果年轻人都宅在家里,不见同学没有朋友,怎么有机会恋爱怎么可能结婚?
听说有的父母,孩子三十多岁了,天天着急上火让人帮着介绍对象,那孩子晚上九点前不回家,又着急上火催问怎么还不回家。既要,又要。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那天,他催了我两次,让我打电话问闺女怎么还没回来。我没理他。
小曦说她五点钟回来,还不到五点。
后来他忍不住自己打电话催:你怎么还不回来?
我听电话里说:到楼下了。
ps:今天回青岛,路上我跟他说:我不把嘴长你身上,你也别叨叨,别把嘴长我身上。我们也别把嘴长孩子身上。
推荐阅读
耐烦
《巨流河》:用文学留见证
你不舍得用孩子,孩子就不中用
你随便穿穿的样子,真的会影响你的前程
请珍惜那个叫你穿秋裤的人
看你的房间,就知道你过日子的本领还需要修炼啊
更多原创文章⬇️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