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即学习



曾看到一种说法,“一个人越是缺什么,越是晒什么。”
颇不以为然。
若是信了这种说法,原本喜欢分享,喜欢记录,喜欢发朋友圈的人,可能因为怕被贴上这种标签,便不再晒了。
喜欢晒美食,晒旅行照,晒娃,晒狗晒猫晒花鸟鱼虫……是在平淡的日子中、庸常的生活里,看见美好。并非,缺什么吧?
倒是说这种话的人,太可怕了。用自己的标准评判别人,还暗戳戳的内涵别人。这种人,才最应该反思自己缺什么。
有个老师说过:不要总是揣摩别人的动机,若是非要揣摩,也要——从善揣摩。实际上,很多人,都是从恶揣摩。跟鲁迅先生写的“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如出一辙。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说自己发朋友圈是为了学习。几年过去,还坚信这种想法。最近发生的两件事,再次使我相信:分享也是为了学习。‍
月初时,在朋友圈和微博同时晒了家里的几盆花草。若是套用“越……越……“,”越是缺什么,越是晒什么”,那我晒花草,是缺花草吗?‍‍‍‍
跟善养花者比起来,肯定是缺的啊。我妹妹家阳台上就养了七十多盆兰花,从春开到冬。‍
但是,难得我家的几株植物也生机勃勃。
唯一的一盆兰花从去年九月份开到现在,又窜出两支新的花箭,让人喜欢。长寿花名如其花,本来不当什么好花来养,夏天就扔在院子里任凭风吹雨打,第一场寒流袭来时才搬入室内,没想到也打了苞开得超出想象的绚烂。还有一盆网上买的雏小菊,以为是草本植物,只能一期一会,谁知她也是很努力地一直开一直开,在寒冷的冬天,看到那蓝色的小花,好像很努力,简直让人感动……
我拍下那些花草,晒在网上,其实还有一个想法:草木也有一生,时过境迁,它们就不是此时此刻的样子了。有天,我翻看手机照片,看到曾经养过的一盆多肉,在一把废旧的小茶壶里,那盆多肉已经被养死了,但我看到它曾经繁茂,便觉得亲切,好像时光温柔了起来。
我晒了花草的一组照片。有个博客时代就关注的网友留言,说长寿花开到那个程度,可以剪下来了。
“贴着根剪下来,弄个瓶子水养,花还可以再开很久,这样也有利于母株休养生息,继续复花,未来还能爆盆的。”
留言中还附了一张水养的长寿花图片。‍‍‍‍

我养花不得要领,基本上停留在“浇点水能活”的层面。但知道她,所言甚是。
快深更半夜看到那条留言,立刻找了把剪刀把那盆长寿花一通修剪。剪下的花水养,没有合适的花瓶,直接养在了茶盂里,就是今天文章头图的样子。‍‍‍‍
她曾在某大厂工作,现在北京郊区租了块地养花种草,颇有心得,连公众号都叫“吴园丁”(可以关注一下)。
虽素未谋面,但我在她身上感受到的是“种植力”——种植也是有力量的。‍‍‍
我晒花草,原本只为日常的记录,却收获到一条有用的养花知识。‍‍‍‍‍‍‍‍‍‍‍
还有一次。
读到一句话,“我没有力气做垃圾桶,也没有资格做许愿箱,我只想做一个普通人,被别人安慰与疼爱。——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读到这句,觉得有点道理,就转发了。我没读过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众所周知,网上很多名人名言,有时是打着名人名言的旗号。鲁迅没说过的话,钱钟书没说过的话,莫言没说过的话……都有可能打着他们的名号被说出来。
我转发之后,收到作家叶倾城的留言。
她说:在他(巴尔扎克)那个年代他那个国家,既没有垃圾桶,也没有许愿箱。而且他与他的读者全是教徒,只会说被天父安慰照料,不会说“被别人”。

最早知道叶倾城,是在《读者》和《意林》杂志。她的文章多短小且富有生活哲理,连同她的名字一样,让人难忘。‍‍‍‍
多年前,我在公司负责内刊编辑,曾转载过她的一篇文章。那时我已颇有了点版权意识,通过邮件获得了她的授权,并在之后支付了稿费。‍‍‍‍‍‍‍
但后来并无任何交集。她肯定也不知道在网上转发这条“假冒巴尔扎克名言”的人,是曾经向她申请文章授权的某企业内刊编辑。
留言,纯属巧合。
这件事给了我一个重要提醒:在文章中引用的文字,在学习群分享的资讯,尽量是第一手的资料,尽量注明出处,作者是谁,by自哪一位。‍‍‍‍‍‍‍‍‍‍‍
如果我不晒,不分享,就没有这两次获得新知的机会。且促动我想读读巴尔扎克。
也很感谢她们的善意。‍‍‍‍‍‍‍‍‍‍‍‍‍‍‍‍‍‍
推荐阅读‍‍‍‍‍‍
种植力
幸亏喜欢发朋友圈,证明了我的自行车不是偷的!
我每天发朋友圈,其实是为了学习
朋友圈自由
分享是一种美德
谢谢你告诉我我的错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