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扫我兴

‍‍
有一种人很讨厌。就是喜欢扫别人兴的人。
我过去读书看报就有抄录、做剪报的习惯,电脑时代省却了这项“手工”,改为复制、粘贴。最近一年多以来喜欢用微信读书,因其复制、划线、查询、分享书摘极为便利。
有时我便把微博当成了“抄写本”和“备忘录”,读到好词好句,现在网上叫金句的,总之是我喜欢的,便发在微博上。
当然会注明出处,不知道出处的,也会说明是“读到的”。‍‍‍‍‍‍
最近在读胡适的《中国人的人格》。先生一百年前写的文字,照进现实,很多也不失时效性,便对这位“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官方介绍)愈发敬仰。
有段谈自由主义的文字,我复制发在了微博。
自由主义的第一个意义是自由,第二个意义是民主,第三个意义是容忍——容忍反对党,第四个意义是和平的渐进的改革。 ——胡适
微博是相对开放的环境,发布时不设置权限,便全网可见。这条“胡适语录”有四万多阅读,有几条评论真是颇令人扫兴。
不是评论文字内容,而是攻击“胡适这个人”。

虽然不是攻击我这个转发语录者,但扫了我的兴。
你们针对自由主义的观点发表点评论啊,虽然胡适先生也看不到。快一百年过去了,你能公开谈论自·由吗?在别人的微博下面攻击一个“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就——很犯贱吧。
还有条评论说胡是渣男,胡(适)说八道。‍‍‍‍‍‍‍‍‍‍‍‍‍
胡适先生才是近百年来,最配得上“教育家”三个字的人。这也是读此书的感触之一。再过一百年,还会有人读胡适的文字,又有谁知道你是哪棵葱呢?
我的兴,是读到兴处分享出来。虽然发表什么评论虽是人家的自由,但是扫了我的兴,便把这一类的评论删除并拉黑了。
看到不同意的观点、意见相左,不会去评论里犯贱是一种美德。
搁以前我可能还会理论两句,但还是直接删除拉黑省心省力。像这种爱扫别人兴的人,应该都很不幸吧。‍
后来再有读书摘抄便设为“仅自己可见”了。‍‍‍
昨天读到一段话:
“爱扫兴”其实是家庭里一种非常变态的特权! 生活不幸的预兆,可能就是从你变成一个扫兴的人开始……
很警醒。
不止是家庭里,在社会上也是。
提醒自己不要变成那种“爱扫兴”的人。
我不扫别人的兴,别人也别来扫我的兴。
蓦然就想起几个月前我写《核酸梦魇》,有个来留言说“免费做核酸,国家保平安”说我矫情的人,真是她爹的扫兴。

推荐阅读
“撒泡尿照照自己”
微信读书真是太好用了
分享即学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