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随想录



本来打算在临沂多呆几天,因为某个证件放在了青岛的家里,只好匆匆返回。临时起意,乘坐下午两点多的绿皮火车。‍‍‍‍‍‍‍‍‍‍‍‍‍‍‍‍‍‍‍‍‍
有了高铁之后,已多年不曾在临沂站乘车。前两天才知道,沂蒙路贯通之后,火车站位移到了陶然居对面。‍‍‍‍‍‍‍‍‍‍‍‍‍‍‍‍‍‍
现在的绿皮火车也不是原来腥騒烂臭的味道了,慢是慢了一点,但卫生好了不是一点。
我戴着口罩,还是闻到了方便面的味道。那种味道,在高铁上还真的没碰到过。‍‍‍‍‍‍‍‍‍‍‍‍‍
乘火车,如果有的选,我喜欢靠窗的座位。最好,与车行方向一致。‍‍‍‍‍‍‍‍
我选的是两人座位靠窗的位子,系统匹配给我的是三人位。这样,我就得越过两个人才能进去。
我在那排站定,指了指里面。靠过道的大学生模样的小伙立刻起身站在过道,好让我过去。
中间的那个人,似乎是在打游戏,小桌板放下来,见我要过去,手忙脚乱的,一手扶小桌板,两条腿撇开八字形,意思是让我跨过去。
那人身躯有点硕大,很占空,把本来不大的空间都快占满了,我好不容易才越过他,挤过去,坐到座位上。‍‍‍‍‍
松了一口气。
一路无语。
列车广播播报快要到站时,我问:你们在哪下车?
路上听俩人聊天,知道他们是一起的。
“青岛北。”
我说我这站下车。麻烦了。
这次他们起身离开座位,站到了过道里,以方便我通行。靠过道的那个人收起了小桌板,中间的硕大男的小桌板,是我帮他收起来的。
复兴号火车前后排座位靠得比较近,没有高铁的空间大。
收小桌板时,我想起很多公司都有的有一条行政规则:离开座位超过三十分钟时、下班时,把座椅推到桌洞内。
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去到外面饭馆吃饭,离开时都会把座椅给人家推到桌洞内。在自己家里,也会把椅子归位。‍‍‍‍‍‍
我一直以为这样是为了维持整齐划一的秩序感,为了美观。直到有次去参加一个会议,会议还没开始,我坐在一排的最边上靠过道的位置,后到的人都要走我身后进到座位上。那一排先前有几个座位有人坐过,椅子拉出来没有归位,后来的人通行就不方便,都得推一把椅子。
那次我才意识到:把座椅归到桌洞内,也是为了别人出入方便啊。
飞机降落前都要乘客调整座位,收起小桌板,想来是基于安全的考虑。如果下火车时乘客也能收起小桌板,如果靠窗的乘客通过时,外侧的人能主动收起小桌板,与人方便,将来乘车时换到自己靠窗,也会收获这种方便吧。
昨天是“学雷锋日”。这两天我就在想,如果宣传学雷锋有用,为什么快一个甲子了,社会风气和道德也不见得多好?文明程度也不见得多高?贪官还动辄贪污过亿?
不如多对公众培训一些文明生活常识。从娃娃抓起。
现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已经深入人心了,但仍有些行为,需要“日日讲天天讲”。
我曾在青岛徐州路上的一个红绿灯路口观察过行人。闯红灯、不等绿灯亮就过马路的,十之八九是老年人。反而是小学生,很遵守交通规则。我相信这是教育的结果。
我还路遇两小学生分吃零食,看他们剥了包装,我就猜他们会随手扔到绿化带还是会扔进垃圾桶。两小孩没让人失望。他们走了十几米才遇到一个垃圾桶,把包装纸扔到了里面,极其自然。‍‍‍‍‍‍‍‍‍‍
火车到站,转公交地铁十三号线。地铁进站口地面有标识,等候的人站门口两侧,中间是下车通道,先下后上。但是,就有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大摇大摆地站在了正中间,恰好挡住了出口。
地铁一停,里面的人还没下车,他就往里冲。下车的乘客不得不绕过他,就显得很乱,挤作一团。‍
那个中年眼镜男,应该不是没受过教育,为什么不遵守规则?
是没有那个意识吧?或者说,没有常识。
意识不到自己站在中间影响别人下车,给别人添了堵,制造了麻烦。
跟这些人讲学雷锋,讲什么?他学了一辈子雷锋精神,也还是那种死样子。‍‍‍‍‍‍
还有,那些在火车上、在公共场合手机外放听某手某音还一段视频重播好多遍的人,大概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有——多——令人讨厌吧。‍
推荐阅读
想起雷锋
火车随想录
火车记事
本来以为都是常识
幸福就是活在当下的能力
温柔的女人,更容易获得尘世的幸福
更多原创⬇️点击关注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