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人物》那篇专访,《城堡里的马原》。
大抵是因为年龄的缘故,我读任何文章,已经鲜有愤怒的情绪。
读罢,只是怅然。一声叹息。
去年看过一部纪录片,关于文学的,采访了很多作家,有一期的人物是马原。拍摄地就是那个城堡。马原的儿子马格也出镜了,以小主人的身份迎接到访者。
后来在网上得知马原失去了这个儿子的消息,读《人物》的文章,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马格患有“马凡综合征”。作为父亲的马原固执己见,不肯承认儿子有心脏病,直到儿子以13岁的低龄不幸去世,还说:
“马格没出意外,没去医院,没有伤痛,他就突然走了。为什么一定要归结到是心脏病?我从来不这么想。他就是寿数到了,他该走就走了。”
说明马原是认命的。唯心的。
没办法,摊上这样的父亲,确实是马格的命。
马原不爱自己的儿子吗?肯定是爱的。只是,他不听从医学建议,认为自己做的是明智的决定,是为了孩子好。
“他连被女孩骗都没经历过。不经历被女孩骗,被朋友骗,被别人欺负,他的生命里没有丝毫这些东西。你说多美好啊。”
整篇文章里,最引起我不适的其实是这段文字。
马原这个人,是受过多少人的骗吗?
正常父母的思维,特别是母亲,不应该是这种:可怜的娃,都没被女孩喜欢过,都没谈过一场恋爱,都没有青春期……就离开了,多么遗憾。
不应该是这样吗?不应该后悔没让孩子接受手术治疗吗?
马原肯定是爱孩子的。并非想害儿子。只是他的信念使然,以为自己的做法无比正确,正是“为了孩子”。
每个人都是自己认知的囚徒,是自己信念的奴隶。罹患癌症,有人如师永刚,做无国界病人,卖了房子到美国治病。也有人如马原,认为需要换水,到云南建城堡,给自己治病。还有人信风水信偏方信大师。
我信“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本质上,人跟人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
我以前也以为大学教授、知识分子、作家的认知,应该是普遍的更开放、更多元、更包容的,直到接触到了一些人,才发现,认知这件事,跟职业身份无关,跟人有关。
马原是大学教授、知识分子、作家,但对现代医学的认知,显然匮乏。
马格是无辜的,他没的选。作为一个未成年人,他只能听任父亲的安排,接受父亲的家教,不上公立学校(后来上了),不做手术,直到命运把网收紧,十三岁的他成为命运的口粮。
孩子妈妈知道应该带孩子去治病,但她没有那个能力。没有在家庭里的话语权,说了不算。马原被诟病最多的地方:把父权、夫权发挥得淋漓尽致。自私自利。儿子死后,他也开始接受西医治疗了,承认医生救了自己三次。
不是当事人,只是凭空就读到的文字做些判断,当然存在偏颇。可能,无数次,马原不是没想过:儿子的手术,到底做还是不做?
每一种选择都存在风险。他选择不做,也不悔,还很自洽。也是难得。
作为读者、外人,只是觉得可惜,更愿意站在孩子一边。觉得他本来可以有资格活得更久一点。
推荐阅读
《无国界病人》:愿人间无病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父母的认知是子女的天花板
你的固执里,藏着低水平的认知
经常刷新一下自己的认知
刷新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