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旅居



五一就要到了,虽然“调休造长假”在网上被诟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长假。但是,不妨碍人们对“报复性旅游”的期待。
查了一下距我家最近的某连锁酒店,五一期间的房价已经飚到了一千二。前年啤酒节期间,那家酒店是七八百块钱,已经是淡季的两倍,我之所以有印象,是小曦的朋友来,我帮着查过酒店价格。啤酒节搞了十几天,因防疫提前结束。
旅游旺季,酒店涨价实属正常市场行为。疫情三年,旅游业、酒店业、餐饮业倍受冲击和折磨,也该让人家赚点钱了。‍‍
又到旅游旺季,特别是疯了三年,很多人憋坏了。有人问我:去青岛还是威海?我的回答是:都值得去。没有可比性。不是好和坏,对和错,黑和白,值或不值……这种两元对立。陈嘉映说“走出唯一真理观”。
旅游也是一样。去了,才有自己的体验。每一片海,三亚,大连,珠海,深圳,北海,烟台,日照……都不一样。黄渤东海南海地中海爱琴海,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各有各的风光。就青岛的第一、第二、第三海水浴场都有各自的好,就金沙滩和银沙滩都有不同的美。
世界的美,在参差不齐。一定要多走走,多看看。去的地方多了,才有地理观;观过了世界,才可能有世界观。怕只是“草地开满鲜花,牛群到那里发现的只是饲料”,要见好,要看到鲜花,而不是只顾低头吃饲料。
一边游泳,一边想旅游的事。‍‍‍‍‍‍
旅游,旅行,旅居,显然是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出游”。
借着几天假期,自助或参加旅行社,去往某地,到此一游,三五天或十天半月返回“温暖的家”,是谓旅游。
旅行二字,看上去就带着点洒脱和自由,断然不是旅行团那种“上车睡觉下车看庙”的节奏。旅行更适合一个人,慢慢走,欣赏啊。时间可能是一两个月或者半年一年,一直在路上,住酒店民宿,交通工具是火车飞机轮船汽车甚至是步行。
理想的方式是旅居。喜欢桂林、成都、昆明、大理或任何一个城市,租个房子或酒店公寓,当然要在交通便利、比较繁华的地方,或靠近有名的景点,拎包入住的那种,租三个月或半年甚至一年,住下来,融入当地生活,逛菜市场、买菜做饭,白天出去玩,晚上回那个临时的家。‍‍
事实上,旅游、旅行,都可能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只有旅居,到某地居住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甚至三五年,才可能更多地了解当地的风土和人情。‍‍‍‍‍
《海鸥食堂》里的绿子,忘了是情场失意还是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闭着眼睛在地图上一指,指到了芬兰,就买张机票飞了过去。小林聪美饰演的幸惠问“那你要是指到了阿拉斯加,也会飞过去吗?”小绿点点头。人家的护照全球一百四十几还是一百九十几个国家免签。
三年前的一个夏天,在澳门路附近的海边遇到一辆轿车,后备厢打开着,开始我还以为是摆夜摊卖东西的,拿后备厢当货架。我往前走,不见吕工跟上来,才发现他在那里跟人家攀谈。他是有点社牛在身上的。
后来他兴冲冲跟我说:那是上海的一对夫妻,退休了,全国各地到处旅行。车子是改装的,吃住都可以在车上,偶尔也去住宾馆。每次出来一个多月,回上海家里修整几天再出发。全国各地快走遍了。
“等你退休了,也可以这样开车带我到处玩。”我说。‍‍‍‍‍
忘了他答没答应。他对旅游、旅行这种事,没有我热衷。以为翻翻国家地理画册、看看《航拍中国》啥的就行,“去看不也就那样吗?”‍‍‍‍‍‍‍‍‍‍‍‍‍‍‍‍‍‍‍‍‍‍‍‍‍
不一样。我想的是:万水千山走遍。
对门杨老师家去年买了辆房车,听说去年暑假开到了北戴河,后来因为疫情哪儿也不能去,周六日就把车开到海边的房车营地过夜,想来也是很浪漫的。
我对房车素来无感也无求,以为开车还是太辛苦。
理想的方式是买张机票或高铁票,奔赴一个心仪的地方,租房或住酒店一段时间,把当地及周边的名胜风景看个遍,再换一个地方。每到一地置办些新的床品被褥小家电,过极简的生活,也花不了多少钱。
假装旅居。
相关文章‍‍‍‍‍
安放一颗少年之心
走出家门就是旅行
《浪迹》木卫二:为了电影的旅行
孩子几岁适合带出去旅游?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