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15度


很多年没这么冷过了。天气预报说寒潮来袭,气温降到零下十五度。
我很自觉。人活到一定年龄,最重要的是自己知冷知热,不需要妈妈提醒“多穿点衣服,穿秋裤……”早上出门时,我就自觉地穿上保暖裤,在最厚的羽绒服里又加了件贴身的羽绒马甲,还围了围巾,戴了手套。
疫情仍在肆虐,口罩是必须的。在这个季节,口罩的作用除了防疫需要,更可保暖。
还是感觉到了——冷。
我没有戴帽子的习惯,之前特意买了件不带帽子的羽绒服。
在街上走了十几分钟,后悔的呀,为什么不要帽子?羽绒服上多个帽子能累着你吗?
看路上行人,路边等公交车的人,放学的孩子,接孩子的家长……天地悠悠,不戴帽子者独我一个。
“冬至不端饺子,耳朵冻掉没人管”。冬至那天我人在潮州,人家那里没有吃饺子的习惯。我也就今年没吃饺子,老天爷是怎么知道的?天降大温于零下15度,难道真的要把我耳朵给冻掉?
伸出戴手套的手捂住耳朵前行,觉得自己很傻。
头顶也开始发麻,脚指头也好像冻僵了。
很多个冬天,我都没穿过棉鞋了。用不着啊,不冷啊。
很久没有冷的感觉了。
记忆中最冷也温度也就是零下十一二度,且一年中不过三五天低温。
我妈说过很多次,她断文识字,也走过全国除了新(疆)西(藏)兰(甘肃)和青海以外的所有地方。我妈说:生活在咱山东多好啊。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基本上都是风调雨顺,也没什么台风等气象灾害……
经她这一提醒,就觉得生活在山东幸福指数也提升了似的。
但这么冷,零下十五六度的气温,我也活了大半辈子了,好像没遇到过(可能以前有过,我不记得了也难说)。
前几天有个东北的朋友在微信上问我“山东有没有暖气”。她以为山东没暖气。我有个东北的同学曾经说过,她在东北时从来没觉得冷,到山东以后觉得山东比东北还冷,每年冬天都以为自己冻得要死掉。
前两天,小曦同学问我连云港有没有暖气,我说不知道。好像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都供暖吧?如果没有暖气,这种冷天可真难熬。
为什么北方农村地区每到年关去世的老人特别多?以前有迷信说法,说到年底了,阴间也在进行盘点,阎王爷的生死簿上有数。其实,是到了冬天太冷的时候,老年人如果保温不好,就扛不过去了。
记忆中,我们这边有暖气是80年代以后的事。
我小时候城市里还没供暖气,家家户户烧一种叫“憋了气”的炉子。
生炉子是基本生活技能。我上小学时就会用报纸、爆花点火,用木块助燃,再加煤块稳定火势,最后正常添煤……我们用炉子烧水做饭取暖,过冬天。
炉子烧久了,烟灰就会堵住烟囱,炉火烧不旺。我还会咔(不知是不是这个字)烟囱。最喜欢下雪天,把烟囱拿到雪地里装上一筒掺杂了沙子的雪,白雪进,黑雪出,烟囱就被咔得干干净净。
那时候,不知道气温是不是有零下十五度?
我犹豫着要不要进路边店买个帽子,想想还是算了。进到一家内衣店避了避寒气,照着镜子把长围巾取下来折叠一下围在头上,在前面打了个结。
虽然看上去很像过去的农村妇女打扮,自己也觉得很傻,但是,在零下十五度的气温下,还顾得了别的吗?
表弟发朋友说,“对在极寒地区零下47度生活过的我来说,今天真冷。”他人在北京,显示气温零下18度。
我问他零下47度什么感觉?他说“冻哭了,一擦眼泪都冻上了”。
我二姨现在仍生活在东北塔河,小时候,我曾无数次想象过东北的冷:耳朵会冻掉,手一拔拉,耳朵就掉下来还不觉得疼的那种;男孩子站着尿尿的话,尿大概会直接变成一道冰。
对冷到极寒的想象,也就这么多。
李娟写过一篇散文,题目叫《什么叫零下42度》。
把那篇文章找出来又读了一遍,想知道什么是冷——
就是穿着厚厚的棉皮鞋,也跟光脚踩在冰上一样。
就是“冷”已经不能叫做冷了,而叫“疼”。前额和后脑勺有那种被猛击时的疼痛。鼻子更是剧痛难耐,只好用嘴呼吸。而耳朵似乎已经硬了。
……
就是手指头都伸不直了啊!
就是在那样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想着母亲……尤其是想到自己要去的地方仍那么遥远……尤其是想到那个地方将更为寒冷……尤其是想到这条寒冷之路今夜还要没完没了地来回走下去,这种生活还要一点儿一点儿过下去……
李娟笔下,是刻骨的冷,身体上的冷,心理上的冷,冷到绝望的冷。
我以前曾经说过,如果幸福有味道,一定是甜的。
在零下十五度的室外回到温暖的家,我现在想,如果幸福有温度,一定是二十度上下。
相关文章
冬天的心事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
请珍惜那个叫你穿秋裤的人
我妈给我的正能量
今日荐书
《写给孩子的世界名人传记》
全8册 118元/套
全国包邮,货到付款

点阅读原文购买,微信支付!
谢谢你 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