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辞职后悔得肠子青,过来人酒后失言:早看懂这5张图就好了


我在职业生涯中差点做了一件“蠢事”!幸好遇到了好领导,及时“拯救”了我。另外2位跟我一起奋斗的同事从央企辞职后,混得一地鸡毛,酒后痛哭吐真言:我们悔不该从央企辞职,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N年前,我曾经有一段“去私企帮助工作、差点从国企辞职”的经历(在上一个回答中写过),然后,又有一段“去北京央企借调、差点逃离”的经历。
N年前,我和2位同事被借调到上级单位的在京单位。当时,这个单位刚组建,从京外的基层单位借调了不少人。我所在的国企一共去了3个人,我们到了这家在京央企单位,“天然”地被当作“免费劳动力”,每天加班加点,偶尔还要通宵达旦,真是苦不堪言,每天上班就像“上坟”。

我们在北京工作,因为属于“借调”性质,不是正式员工,工资待遇还是拿着京外原单位的标准。当时,我们的工资不到5000元,而北京单位的正式员工的月薪大约2万元。心理上是非常不平衡的。
新单位刚组建,一个人要干两个人的活儿,工作特别忙、特别累、特别苦。因为我们外地来的借调人员,内心深处是“想留下并解决北京户口的”,所以,正式员工吃准了我们的“心态”,脏活累活,都让我们借调人员做,把我们累得半死。工资只有正式工的四分之一,福利待遇,更是眼巴巴看着,没有我们的份儿。
借调了大半年,那2位一起来的同事在基层有家有口的,看不到“正式调动”的希望,又挣不到钱,还倒贴“通勤”的路费,终于“熬不住”了,跑回基层单位去了。
其实,我也想逃离北京,回到原来的国企单位。我把“想回去”的想法告诉了我的直属领导。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第二次遇到了好领导(第一次遇到的好领导是原国企单位的分管领导,可以看看我的上一篇回答)。

他语重心长地说:你想让你的家庭一辈子在那个偏远地区吗?你如果回到基层单位,恐怕再也没有机会到工作来工作了,你就再也没有迁徙到一线城市的机会了。你的孩子,就在那个小地方上学,将来能考上本科就是大吉大利了,然后,你的孩子还愿意在小地方就业吗?如果孩子想去北京发展,他在北京有根基吗?你在小地方买了房子,充其量价值几十万。你将来留给后人的总资产,撑破天就值一两百万元。如果你在北京扎根了,买了房子,可能价值千万,你留给后人的资产才能有一个数量级的跃升!你的后人也可以享受到北京这类一线城市的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你的孩子享受北京的教育资源,轻松考上名校,改变了孩子的人生轨迹。你现在这样奋斗,难道只是为了让自己吃苦吗?你就是“创一代”,是为了改变家族命运在吃苦!
醍醐灌顶!
我咬着牙“硬挺”过来了。光阴似箭,一晃十年!
那2位同事回到原单位后,后来发展得也不错,都混上了“小队长”职级,年薪达到了七八万元。他们买房买车,小日子过得也挺安逸的。我开始以为他们也算安居乐业了。前不久,他们跟我喝酒,没想到他们一点也不开心,借酒解愁愁更愁,居然失声痛哭:他们在小地方生活,那家传统国企经营困难,提职加薪都看不到希望。小城市呈现出一片衰败的迹象,原来的职工医院已经快倒闭了,他们看病都要跑到城里的民营医院。当年50万买的房子,已经跌到了35万元。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但也都表示将来是不会回家乡找工作的。他们的肠子都悔青了,可惜的是当时没有坚持住,现在回到家乡,混得非常不如意。但是,辞职回家是一条“单行线”,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所以,题主的境遇,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一定要坚持住,曙光即将跃出地平线。
再看看,和我一样坚持留下来的同事。他们都是从小地方的基层单位借调到北京工作的。十年过去了,因为新单位的迅猛发展,我们都慢慢排队解决了北京户口,薪酬收入逐步增长,陆续都买了房子,老婆孩子团聚了。年龄大的同事,让孩子到北京读书,基本都考上了比较好的大学,在北京找工作也占尽北京户口的优势。房子基本都能升值到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与小地方的原同事相比,人生已经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主描述的“天天加班、最晚到凌晨、每天心情都很压抑”等情况,应该是暂时性的,在一线城市的央企是不可能成为常态的。如果你辞职回到家乡,也只能找民企私企的工作,也可能考编上岸,但是,总体来说,不如留在一线城市的央企发展好。主要有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一线城市的央企是当下最好的职业选择之一。
根据这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意愿指数:央企>地方国企>优质民企>优质外企>普通民企和外企>家乡民企和私企。就业意愿指数第一位的是央企。辞职后悔率指数第一位的也是央企。

根据《2022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从2022年应届生首选企业类型来看,央企、国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占比为44.4%。央企、国企正在扩大校园招聘编制的规模,2022年有32%的央企、国企选择增加应届生编制,规模大于2021年。
第二,一线城市是应届生就业的首选城市。
根据应届生求职城市分布看,一线城市依然牢牢占据“头部”区域。应届生都愿意去大城市发展,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结果。大城市的教育、医疗、文化、交通、就业等资源丰富,谁不想让家人过上更美好的日子呢?你已经在一线城市央企工作了,怎么还反其道而为之呢?

第三,央企的薪酬水平非常具有竞争力。
有人说,国企、央企就是“低薪”的“代名词”,肯定不如民企、私企的工资高。这个认知,大错特错。根据国家统计数据表明,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元。国企的社平工资几乎是私企的1.7倍。

第四,一线城市的平均薪酬远远高于家乡小城市。
2022年一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全国38个核心城市平均薪酬为10014元/月。其中,北京(13369元/月)、上海(13245元/月)、深圳(12592元/月)和杭州(11388元/月)四地的月薪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一线城市的平均薪酬可能是家乡小城市的2倍至5倍。

第五,央企的其他优势。
(1)综合收入性价比。假设你入职央企的起薪为到手10万元(以10万为基数),我们来换算一下你的综合收益到底是多少。到手10万元,税前13-14万元。24%的住房公积金+4%的企业年金=5万元左右。13%的福利费+2.5%的工团经费+2%的教育培训费+1%的防暑降温费+1%的劳保经费+1%的困难救助基金+1%的书报文体经费+3%的通讯交通补贴+2%的午餐费,等等。央企在财务账面上,要为你付出25万—30万的人工成本,这些都会转化为你的“实惠”收入。试想一下,你回到家乡私企工作,能拿到央企的收入水平吗?

(2)职业安全感。央企员工在属性和本质上,仍然属于“体制内”,职业稳定性和安全性与公务员、事业编制几乎是一样的。只要你不主动辞职、不犯严重错误,基本都能做到退休。即使个别国企经营情况不好,也不会像二十年前那样下岗了,企业会通过重组合并等形式,妥善安置员工。央企里是没有“中年危机”和“职业焦虑”的,工资只增不减,年龄越大,工作越清闲,工资越高。与之相反的是私企:中小企业2年存活率已经下降至20%,2年后倒闭的企业在八成左右。私企员工的平均跳槽次数是7次,普遍存在“35岁淘汰”和“中年危机”等现象,年龄越大,职业安全感越低。
(3)职业周期长。在央企工作,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从事一辈子,比如,有些人干一个职业能干三四十年。私企员工首次职业周期平均不足7个月,职业生涯里至少跳槽7次,加上被失业、被辞退、被裁员等因素,职业周期都比较短。其实,就算你钻研一项业务都没有条件。
(4)保障性高。央企讲究人文关怀,建立了完善了保障体系。比如,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体系,大病报销率高达95%以上;各级组织还会去慰问;给予困难救助2万-10万元;万一失去劳动能力,企业也会养你一辈子,而不像私企把你“抬出”办公大楼。家庭困难,单位也会解决配偶求职、孩子上学及就业等问题。只要进入央企,基本上就等于进入了“保险箱”,一般没有困难家庭的。如果有困难家庭,这个单位的“年度考核”就是被“一票否决”的。

(5)长尾效应好。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谁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在私企,精英人才可能也就风光几年,拿高薪也就几年,职业的半衰期非常短,年龄越大,职业衰落越明显。所以,可能短期拿到高薪,但是从长尾效应看,30年至40年的职业周期里,总收入跑不赢央企员工的。如果再算上退休后(60岁至90岁)的30年,养老金的长尾效应更加明显。假设两位企业中层,央企的中层养老金1.5万元,私企的中层养老金0.5万元,30年的长尾累计差距就是(1.5万-0.5万)*12个月*30年=360万元。

(6)发展平台高。央企的规模都是巨型的,有的还是全球化的大型国际集团公司。央企内部都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技术、技能”三支人才成长通道体系,让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技能人员都能沿着各自的“赛道”跑出成果!在央企奋斗十年八年,管理人员能晋升到企业中层,技术人才能晋升到专家,操作工人能晋升到高级技师,薪酬、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都是比较高的。这一点,即使在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也是难以超越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