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定音!2023年养老金按年龄分配:满60岁发4000、70岁发5000?退休工人说4句话!


2023年基本养老金必将实现19年连涨。这个预期是稳的,可谓一锤定音!喜大普奔!但是,退休人员更关心的是怎么涨?如何优化上涨的结构?如何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体现弱有所扶?

如果按照4%的涨幅,一两千元的养老金如何能追上大城市里的6000元水平呢?他们建议:既然要上涨养老金,能不能一步到位?年满60岁的发4000元,年满70岁的发5000元,年满80岁的发6000元。原来就高于这个数的,暂时停涨,省出钱来补贴低收入群体?
我们先看社保专家的反对意见,再看退休工人的呼声:

一、社保专家的反对意见。
【1】不现实。
按照年龄统一标准,满60岁发4000元,满70岁发5000元,满80岁发6000元。先不说合理不合理,单说能不能办到吧。根据报道,60岁以上的老人中,65岁以上占到大多数。假设按照70岁来测算,每人发5000元,比全国现有的平均3000元,增长了2000元。目前,企业退休人员1.2亿人左右,每个月增长2400亿元,每年增长2.88亿元。2021年总共支出养老金4.1万亿元,您说养老金大盘子能一口吃下这2.88万亿元吗?
【2】不公平。
养老金实行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基本规则,养老金的水平高低是因为缴费指数不同、缴费年限以及视同缴费年限情况不同、各地区平均工资水平不同。比如,社保缴费基数为平均工资的60%-300%,你缴60%,他缴300%。有钱人不愿意多缴费,养老金的大池子早就干涸了。
【3】不积极。
养老金就是在职时的“投资”。人们努力学习、考入名校、进入好单位、升职加薪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按照工龄统一标准发养老金,就没人努力奋斗了,摆烂、躺平、混日子的人就会增多,都等着退休后吃大锅饭。

三、退休工人的不同意见。
【1】弱有所扶。
请问: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如何体现?虽然在养老金上调机制中,体现了向低收入者有所倾斜的关怀,但实事求是地讲,倾斜的力度明显不够。按照4%的比例上调,低收入的涨得少、高收入的涨得多,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按照年龄统一标准(4000/5000/6000)发放,大家都能提高水平。
【2】不存在影响积极性的问题。
考名校、进好单位、升职加薪,绝对不是为了将来退休拿养老金吧。好好工作、努力进取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享受高薪待遇、提高社会地位,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退休待遇只是结果,而不是目的。
【3】在职的贡献已经体现了。
人是有区别的,有的能力大,有的能力小,有的贡献大,有的贡献小,有的收入高,有的收入低。人人都要在大城市、大央企、大公司工作,谁去建设偏远地区、谁去艰苦地区奉献、谁去一线辛苦劳动呢?你在大城市、大机关、搞科研、抓管理、坐空调房、技术硬、贡献大,已经在年薪和福利上体现了。

【4】不能按市场法则走。
有些社保专家强调养老金执行“多缴多得”的市场机制,不是慈善机构,退休老人已经得到优待了,不要“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其实,反思教育、医疗市场化的教训,不能再听社保专家的市场化的观点了。该市场化的要坚持市场化,该福利化的要走原来的路子,才能走向共同富裕。
PS:请转发给退休老人,呼吁更多的惠民政策!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