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一锤定音!1965-1970年出生的人,2000万“退休潮”,5种人哭晕在厕所!


别猜测了!延迟退休就要来了!12月14日的扩大内需战略和12月16日的经济工作会议,再三强调要实施延迟退休。而且从2022年山东、江苏等地区试点情况看,反馈效果比较好,队伍情绪稳定。
所以,延迟退休可能在2025年启动,最迟也是2027年实施。那么,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恰恰是“婴儿潮”的那帮人——1965年-1970年出生的“婴儿潮”,终于迎来了“退休潮”,据称,每年将有2000万人退休。延迟退休对这一批“婴儿潮”演变的“退休潮”有什么影响呢?
【一】直观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退休制度:男性年满60岁,女干部年满55岁,女工人年满50岁可退休。从事特殊工种、出现工伤、身体有病等原因,还可以提前退休。当然了,在一些传统国企里,因为经营困难,也有实行“提前退养”的。
如果2025年实施,那么,充当其冲的是:1965年出生男性(正好达到60岁退休年龄)和1970年出生的女性干部(正好达到55岁的退休年龄)。1965年出生的女干部和1970年出生的女工人“完美”地躲过了“第一班早班车”。

【二】第一批延迟退休的反应。
其实,从国人的骨子里的认知来看,延迟退休“有利有弊”,大多数人都喜欢趋利避害,所以,谁也不愿意当第一批“实验者”,因为不知道结局如何。
尤其是当前情况下,就业压力大,行业不景气,而且,越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受到的冲击越大,比如,餐饮、服务、旅游、酒店、交通、工厂等等。互联网、高科技等行业比较景气,可是这些行业恰恰排斥35岁以上的人,而且人工智能应用,用人规模越来越小。
吸纳就业的传统行业不景气,景气的行业不吸纳中老年人。又要搞延迟退休,这不是“两头堵”吗?2022年各个年龄段失业率均有所上升,其中,呈现出“一老一小”两个特点:40岁以上的中年人和24岁以下青年人的失业率最高。
岗位在减少,老的要晚退,小的要就业,生育率又创新低。难怪网上有一个段子:35岁就业,你们嫌老;60岁退休,你们嫌小!新生儿低于1000万,你们嫌少;毕业生高于1000万,你们嫌多!

【三】1965年-1970年出生的人怎么办?
从目前看,这几个试点地区都贯彻了“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这16个字的原则,即:渐进式的方式。如果采取“第一年延迟2个月、第二年延迟3个月”这种“渐进”方式,对1965年至1970年出生的人群的影响还不算太大,有一个缓冲期或过渡期。
【4】这5类人要哭晕在厕所。
1965年至1970年出生的人,将是延迟退休第一批赶上“早班车”的人。年薪几十万上百万的企业领导人员,有技术有专长的技术人员,没有压力的坐办公室的“关系户”,他们当然希望延迟退休了。但是,这五类人估计要哭了:

第一类人:已经退二线的领导人员。
在围墙内的企事业单位,都有一项土政策:为了推进年轻化,让领导人员提前五年从实权职位上退出来,改任虚职或调研职务。有些单位就让他们腾退办公室,让他们回家“调研”去了。如果延迟退休,让他们当场尴尬了。
第二类人:国企里提前退养的工人群体。
在一些传统国企,由于经营效益不好,内部有一项“土政策”(当然,也是得到上级批准的):让职工提前五年回家“休养”,不是正式退休,单位给发岗位工资,正常缴纳社保,等达到50岁、55岁、60岁时再回单位办理退休手续。这一批人为了生计,都出去打工了。如果延迟退休,他们也尴尬了。
第三类人:低薪的一线生产者。
职场也是符合二八定律的。80%以上的人都在一线从事艰苦的劳作。这个群体的特点: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交完社保与养老金相差无几,恨不能早一点退休。如果延迟退休,他们的身体受不了。
第四类人:灵活就业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就是没有单位管、没有正经工作的人,这一群体高达2亿多人。这个群体的特点: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自己花钱买社保。多数人都想买完最低15年限的社保就退休。如果延迟退休,多工作几年、多买几年社保、晚领几年养老金,经济负担比较重。
第五类人:独生子女的家长。
1965年-1970年这一批人当年属于“婴儿潮”,而且赶上计划生育,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等他们要退休时,独生子女也成家立业了,正好遇上事业的黄金期和生活的负重期。一胎、二胎、三胎,没有父母帮衬,他们根本无法正常工作。1965年-1970年这一批人想55岁和60岁退休,赶紧投入“第二战场”,给子女带三胎。
您觉得呢?多多转发,呼吁政策更温暖。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