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来问我:耳哥,我看上了XXX车,你来评价一下。
我心想,有什么可评价的?无非是你已经看上了这部车,你在各个平台蒐集它的测评报告,刚好你认识我,你希望我也来夸赞它一下,对不对?
于是,回答说:“喜欢就买。”
这种行为属于“心理按摩”——当然,我也会对自己进行如此的“按摩”,那就是我买了台手动挡的W140。
人生每个阶段想法都会变。在我年龄还是“二字挂头”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和什么“虎头奔”什么“大水牛”牵上关系,就像从前对短视频嗤之以鼻一样:于是坚持写订阅号,终于在某一天每天文章的阅读能上四位数了,正在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订阅号写手的时候,突然之间,文字自媒体就不行了。
我的抖音,也不过是四个月之前才开始用心去做的,作为自媒体的运营者,尤其是出镜的时候需要“人设”,我的人设肯定是一个进阶型的老车玩家,那么我需要自己的代表作——曾经,我有一台翻灯的GTO,可惜那个时候我修缮不力,最后弃坑卖给了一个二道贩子;这几年,除了JDM,我逐渐开始尝试触摸手动挡行政车的“天花板”。自从我知道原来W140也有手动版本之后,就一直在找寻。
最终,还是找到了。其实在我写“普通玩家离“虎头奔”遥远吗?”的时候就已经锁定目标了,只不过我这人不会吹没有把握的牛,于是到了春节后接到了车方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我与这台车更多的是缘分吧?手动档W140全世界的保有量都不多。而国内能上路的保底有5台以上,因为国内的虎头奔一共引进超过了5万台,要知道全世界销量不过39万辆而已。没办法,W140符合东方人对于顶级行政车的一切审美:
而且,国内的W140有各种奇怪的版本,例如这台,前期型的300SEL,绿色布内饰:
(实木的内饰板极具质感)
还是美规版本:
当然,最大的亮点在三个踏板:
W140在台湾以及大马地区又叫“大水牛”,这个绰号非常符合其的油耗特点,即便是我的300版本,“仅有”六缸的发动机显得机舱有些“空旷”,启动的瞬间油耗指针依然也会“爆表”。
不过这车开起来并不笨重,而且动力也够用,你也不可能驾驶着一台车身5米以上的行政车在路上像老鼠一样乱窜,不过它的挂挡竟然很有吸入感,且转弯半径很小,真在路上跑起来也不算太笨重。
网上有许多吹捧W140的文章,说W140双层玻璃隔音好到爆且绝对不会起雾。这一点言过于实。W140确实是双层玻璃:
但亲测下雨天不开除雾车窗是会模糊的:
而且它的隔音优异也是相对于9X年的一众行政车,到现在来对比可能还比不上一台雅阁,当然,这种比较是不公平的,你拿1991年出厂的车对比202X年的新车,不是抬杠就是如关公战秦琼一般扯淡。
也有人说W140设计过度,这个不错,这辆车确实过于优秀,过于优雅,以至于让它的继任车型W220毫无存在感:
甚至在对岸那里有佐证“W220不够打”的说法:1998年的时候W220开始上市,到了1999年台湾中华宾士卖代理的220行货在价格比水货商囤积的140还便宜的情况下,结果销量不尽人意。
确实,站在一台“车”的角度去看,W140或许已经设计到头了。但是,能在自己30岁的时候体验30岁的旗舰型行政车,对我的心里来说确实是一次惬意的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