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旅,一场时间旅行


如果你问我,有哪一笔消费给自己带来了幸福感?我会说,我在疫情那几年花了9000块买了一台桑旅,后来那车卖了2万。不过要不是现在捻军处处叫唤着“大板桑”这一名词让人觉得丢人,我还真蛮喜欢那个车的,

“时间&旅行”是我在2015年为我的桑旅拟的标题,因为我喜欢陈绮贞,她有一张专辑叫《时间的歌》,那时候觉得开着一辆旅行车听着自己偶像的歌曲是一件很文艺的事情,所以称之为“时间&旅行”
然而所谓的“文艺青年”是自己给自己加了滤镜的:记得以前人人网还很火的时候,有一位高中校友来我主页喷我,说“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喜欢唱陈绮贞的歌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大概,只有我自己觉得自己“还挺文艺”,其余人一律认为我糟糕?
也无法反驳,在2015年2016年的时候,我确是粗糙的。
以至于当时我的那台桑旅也有一些粗糙。

那时候我是想着把它漆成自己喜欢的颜色,换上牛皮革的座椅,复古的方向盘,在遮阳板上夹上地图。因为《一起去巴黎》是这样唱的:
“昨天我们决定明天我们要一起去巴黎,要先锻炼体力不需感冒不许生病……打工赚钱准备行李,带着地图坐上飞机……啦啦啦啦”……
似乎觉得,只要拥有一台桑旅,带上地图,插上卡带,就可以到处去旅行了。

然而现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那几年我甚至没有攒下一毛钱,而且那几年大家看桑旅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带着“滤镜”去欣赏。
“你是在缅怀驾校练车的感觉吗?”
“你这车大众4S店应该不帮你修吧?”
常常被周围的B嘲笑。
后来,自己也有点嫌弃那台车了,就卖了,买来4800,卖掉16000,按行情看,依然有点儿“亏”。

再后来,又阴差阳错买回来这台车。当年怎么把自己的车送走的,它就是怎么回来的:

这台车拥有比当年那台更好的车况,更重要的是,它的车窗是电动的——我不必再在被拦下或者需要骂人的时候爬去副驾驶摇下窗户了。

我很喜欢通过这个视角透过这“古早”的天线去看路上的景色。

也很喜欢在这台车里面播放“昨日的歌曲”

开着它让我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身边的“乘客”换了一批又一批,自己却仍然站在那里,周遭的一切,就仿佛一场“时间的旅行”。有时候总是默默祈祷,自己喜欢的车子和喜欢的歌曲能够小众一些,然而总是事与愿违。

-END-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