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缝补补又半年


大学毕业刚入老车坑的时候一直在担心一件事情,就是关于20年以上的车子会不会要一年四检?
因为中国玩老车的玩家起步比较晚,加上2012年的时候才取消十五年报废政策。笔者住在的内陆城市不比沿海,80-90年代没有那么多的进口汽车,加上那时候这方面的圈子还没有扩展开来,周围根本没有见过20年以上的活着的车子。
那会儿周围能见到的老一点的车大概就是奔驰W140:

宝马E38:

日系“平成三杰”。
佳美:

雅阁:

风度:

这些在以上剧情年的时候还未到二十年车龄。
直到自己拥过1994年上牌的皇冠133之后,终于在2016年的时候确定20年的车仍然是一年两检。

但是对于很多萌新玩家或是根本没有接触过这类车子的人来说,一年两检确实让人心生畏惧。的确,从前全国机动车不能异地年审,有的可以,但是需要开具委托书。但是00年7月以前的车绝对不行,于是当我在入手当年那台粤T牌的皇冠133之后,我的年审之行半年一次,从南京直接开去中山,这通常需要花掉我一个周五加上一个周末的时间。当然,等到我回到自己的城市之后,通常会感到精疲力竭。最另我难忘的是,有一次去中山年审皇冠133,刚好赶上我发小在三亚举办户外婚礼,于是我把车子放在中山,然后从广州白云机场坐飞机飞至三亚最后参加典礼之后再飞回广州搭车至中山,就是如此折腾的旅途。

那时候最怕的不是年审的时候技术指标不过,而是根本不让你上检测线。前几年一直在修复的三菱GTO,常州牌照,去常州一趟不过半天的功夫,问题是那里我人生地不熟,被黄牛坑过几次。最后还是因为那台车修复起来太复杂而弃坑:很多人都是这样,并不是跪在了检测线,而是跪在了能让这台老车足以跑到检测线的路上。


后来全国年审放开之后就好了许多,现在手上最老的车子车龄30年,CB7,属于1989款1992年上牌的四代雅阁,平成三杰里的那一位和它比,它都显得“古早”。而修复本田这件事情本身对我来说不难,然后年审这件事情对于它来说不过是每365天去检测站一趟,花上他主人一点时间和金钱,被多看(白)几眼,而已。


其实玩老车也不容易,现在是由于网红经济发达,似乎把玩老车变成了一件很酷的事情,一种潮流,以前完全不是如此。我记得大约是七年前,我晚上开着翻灯的GTO去白马公园“感受氛围”,因为笔者年轻,所以当时没被少戏谑。

“小伙子你这个是什么车啊?”
“小伙子我看看你的车灯”——然后不停的按弹灯按钮。
“小伙子你这车开着会不会爆炸啊?”

当时就是这样的“玩车”氛围。
周围的舆论也对我不友好,GTO甚至有被同事拍下来PO至他们公司内的小群体,以佐证“K少”死要面子活受罪,为了装逼开老款“法拉利”:没记错那台GTO尾灯上面写着大大的Mitsubishi吧?
包括开“桑旅”。那会儿我是真没有四个门的代步车,于是花了4000块买了一台桑塔纳旅行版通勤用。结果又在公司——食堂后面那个亭子旁遭到了群嘲,领头的那人现在辞职了,是一个复姓端木的85后:“哟,弟弟,你这个车窗户还是手摇的,门卫把你拦下来你还得翻过来和人解释吃不吃力啊?你进大众4S店会不会被人轰出来啊?”


…………
后来叻,“玩老车”这件事情突然就火了,有人把老车当做社交的名片,有的人拿来炒作当网红,人人喊着“情怀”。情怀究竟是什么?要我说,情怀从来就是不可理喻的东西,你认为它有价值,那么它就有。若你要说,这是你小时候的记忆,那个不叫情怀,那叫“情愫”;如果说,你以情怀二字来装B,那么我只觉得“情怀”还真是廉价。
最后,想贴一段话,但这不是我说的,是别人讲的。我觉得在理,于是稍微改了一改:玩老车这件事情根本不分什么高低贵贱,纯粹就是个人爱好,无关于面子,无关于跟风。人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要对自己负责。玩车再怎么说,也只是个爱好,不能被我们普通人当做生活手段。我是真心地建议大家,先过好生活,再考虑玩车。我玩车弯路走的不多很多,也耗费了蛮多心力,现在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后悔吧?如果当时努力一点,或者说再胆大一点,现在说不定已经是南京五马渡揸fit人了,肯定没有那些动物哥们什么事了。
-END-
相关阅读(这次比较多,适合收藏蹲坑时备用):
See you,GTO
紫金山车友聚会
30年前的四代雅阁:Honda Accord CB7
双碳背景下,你愿意收藏一辆合法上路的老车吗?
为什么国内会出现天价网红老车?
粉丝交流群:

(验证请备注,看眼缘,没礼貌的恕不接待)
抖音已入驻:

码字不易,麻烦各位看官老爷“点赞-在看”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