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肥胖,可能比全身肥胖更危险!3招教你改善内脏脂肪



星标关注不迷路
中国肥胖的流行趋势仍在不断加剧。
肥胖导致心血管并发症,不仅与全身脂肪量有关,很大程度还取决于脂肪分布。
如果问最容易发胖的地方是哪里,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肚子”!甚至有些人四肢纤细,却大腹便便,还特别难减😥
一般男性腰围 ≥ 90 cm,女性腰围 ≥ 85 cm,认为存在腹型肥胖。这种类型的人,脂肪会过多的堆积在腹部,形成“苹果型”身材。


腹型肥胖比单纯性肥胖更危险
腹型肥胖也被称为“内脏脂肪”,人体腹部空间有限,又充满着各种组织器官,当腹部脂肪越来越多时,不仅会挤压脏腑,还可能嵌入各组织器官中,影响其功能。

因此,它们比皮下脂肪的健康风险更高。容易带来以下伤害:
➊ 造成脂肪肝

脂肪沉积在肝脏会慢慢演化成脂肪肝,不仅会影响肝脏解毒功能,进一步增加肝纤维化、肝癌等风险,还易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➋ 诱发糖尿病、高血压

腹型肥胖可导致人体脂联素含量降低,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引起高血糖。数据表明:腹型肥胖患糖尿病的风险为正常人的10.3倍、是肥胖人群的2.8倍;
另外,腹型肥胖者血浆中的瘦素水平较高,会对肾交感神经活性和动脉血压造成刺激,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➌ 导致肾脏病变

大量脂肪包裹肾脏时,会导致肾脏循环不畅。而脂肪细胞分泌的特殊细胞因子,会影响肾小球内血管的舒缩,增加肾小球内压力,促使肾小球肥大,造成肾组织纤维化等病变。
➍ 增加心血管危机

腹型肥胖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类人腹部脂肪细胞会分泌大量促炎因子,可直接或间接参与炎症反应,引发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➎ 增加癌症风险

《英国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腰围每增加 11 厘米,患相关癌症的风险会增加13%。尤其是肠癌,腰围每增加 8 厘米,患肠癌的风险就会提升 15%!
此外,该研究还指出,超重目前被认为是排在吸烟之后的第二大癌症诱因,主要涉及肠癌、胃癌、乳腺癌及胰腺癌等 13 种癌症。
因此,若是有腰围超标、腰臀比超标、体重超标的人,该减肥了!

三招教你科学减少内脏脂肪
❶ 增加运动锻炼:运动可以减少内脏脂肪,即使体重无变化。
减少腹部脂肪最有益的活动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通常用心率作为衡量标准,心率保持在 150 次/分钟的运动量为有氧运动,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



有氧运动的特点就是强度低、有节律性、持续时间较长。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车、健身操、跳绳等。
❷ 合理膳食:低糖、低脂、平衡膳食,增加膳食纤维,减少热量摄入,也可以减少腹部脂肪。

❸ 药物治疗:药物同样可以降低内脏脂肪,但生活方式干预更加重要!

🏃
管住嘴、迈开腿
各位“苹果型”身材的朋友们
如果感觉身体有明显不适的
建议到内分泌科门诊咨询哦 ~




挂号预约,左右查看
原创
撰稿:内分泌科 周漫 文宣中心 谢蕊
审稿:张韶君 王芳
责编:谢蕊
专家名片

扫下方二维码预约挂号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阅读推荐】
热!热!热!高温来袭,这份“防暑攻略”请趁热收好
如果我抑郁了,请这样陪伴我
躺着也痛,坐着也痛!4招教你摆脱产后腰痛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