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让我聊聊南宋史。
我说:那我就聊聊南宋建国史吧。
在南宋建国过程中,岳飞是重要功臣。
北宋灭亡后,南方地区出现了众多割据势力。
岳飞平定这些势力,收降叛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没有岳飞,南宋至少一大半疆土都将落入割据势力之手。
在南宋内部相对统一后,北方的金人又对南宋构成了威胁。
于是,岳飞又发挥了抗击金人的重要作用。
在这两个阶段,宋高宗赵构对于岳飞是极为倚重的。
但这并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倚重。其中另有玄机。
让我们来还原一下整件事:
在第一阶段,南方多股士人势力角逐至高地位。赵构作为其中一股士人力量的代表,倚重岳飞,并取得胜利。这是南方某一股势力对岳飞的倚重,而不只是赵构本人对岳飞的倚重。
在第二阶段,在取得全面胜利后,南方的多股士人势力合并为一股。此时,他们有生存下去的需求,而金人则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于是,他们以赵构为代表,共同倚重岳飞,对抗金人。
所以,岳飞之所以能够年纪轻轻,就登上高位,是因为他的能力与行为恰好符合了南方地区士人们在两个不同阶段的需求:实现统一、维持生存。
但对于北伐这一问题,南方士人则与岳飞有着不同的看法。
南方士人并不希望北伐。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北伐要耗费南方的大量资源,所获得的回报却几乎与南方士人无关。南方士人不愿意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二,不北伐,则南方士人可以独占朝廷的话语权。一旦北伐成功,朝廷必然北迁,南方士人将大面积失去话语权。
所以,南方士人并不希望北伐,他们对北伐漠不关心,甚至极力反对。
在北伐问题上,金人也表达了同样的态度。金人已经把北方吃到肚子里,当然不希望南宋北伐。
由此,南方士人和金人在北伐问题上取得了一致。
双方默契地找到了一个共同的代表人:秦桧。
秦桧是南京人,南京属于东吴的旧地。
同时,秦桧是金人放归的降臣,是金人的间谍。
当这两股力量汇流于秦桧一人之时,坚持北伐的岳飞便成了两股力量共同的敌人。
换句话说,对于南宋朝廷来说,金人不是敌人,岳飞才是真正的敌人!
南方士人挖空心思,要除掉忠心爱国,高呼“还我河山”,一心想要马革裹尸的岳飞。
一开始,他们从背后给岳飞捅刀子,比如断掉岳飞在前线的粮草补给。
出于无奈,岳飞只能自己组织人手种军粮。
紧接着,他们使出各种招数,向岳飞栽污。
岳飞气不过,只得以辞职表清白。
可是这种行为竟然被他们说成了:“抗旨施压”。
最后,在与金人达成协议前夕,他们把整个岳家军的高层全部诓来都城,一锅端了。
这件事震惊朝野,无数忠义之士为岳飞及岳家军鸣不平!
那么,南方的士人们因此就得到了永久的幸福了吗?并没有!
虽然此后近百年,南宋与金人再无战事,但南宋内部却快速腐败,并在此后因为蒙古铁骑的攻击而被灭国。
南方士人想要依靠耍手腕,赢取一个属于自己的千秋万代,殊不知他们的子孙迎来的却是蒙古人的残酷统治。
这真是极度的反讽!
所以,把忠义之人当成敌人,的确可以赢得一时的权势,却将最终失去到手的一切便宜。
把岳飞当敌人,就是把自己当敌人。
这就是历史给我们的前车之鉴。
而且,这个道理不管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通用的。
讲完这个故事,我默默看了看手里的地图。
延伸阅读:
诸葛亮的一个如意算盘,结局怎么样
宋钦宗的和谈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