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不是奴隶社会,为什么?



周代社会到底是不是一个奉行贵族土地私有制的奴隶社会?这个问题一直引发众多争论。
在《周代社会辨析》中,作者赵光贤批评了过去将周代归于奴隶社会的提法。他说:“西周奴隶社会论者强调金文和《诗》《书》上所见的‘庶人’‘庶民’都是奴隶,这样一来,就变成到处都是奴隶了。”
我支持赵光贤的这一提法。中国的周代当然不是奴隶社会,周代的经济制度不能简单地看成与古代西方一样的奴隶制。
古代西方实行奴隶制。奴隶社会的代表为古罗马和古希腊。两地的土地高度私有化,且实行庄园制。比如,古希腊有大面积的橄榄树庄园,而古代罗马有大面积的谷庄。
两地的奴隶是庄园主的私人财产,同时也是庄园上的生产工具。奴隶没有劳动报酬,也没有人身自由。是奴隶们的血肉筑就了这两个奴隶社会猩红色的发展。
而周代又实行怎样的制度呢?周代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在井田中,公田仅仅占一分,剩下的八分田地全部交由农民自己耕种,是农民自己的田地。这也就是说,周代没有大规模的贵族私田,也不实行庄园制。
在贵族的指导下,周代的农民集体耕作于井田上。井田的收成是这么分配的:公田的产出上缴,而私田的产出由农民自己所有。
除此以外,农民还需要为国家承担一些劳役。
所以,在周代,农民不是奴隶,而农田也不依靠奴隶耕种。换句话说,周代的经济基础不是奴隶劳作,而是自由农民的自愿劳作。
由此看来,将周代的经济基础归于奴隶制,将周代归于奴隶制社会,显然是欠妥的。
所以,拿西方社会理论硬套中国的史实,是一种不客观、欠妥的做法。站在澄清中国史实的角度,我们应该反对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还中国历史以真相。
但同时,我也并不完全支持赵光贤关于周代社会的解释。赵光贤在澄清周代不是奴隶社会之后,又将周代的制度归于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周代的主要经济制度。
他说:“不论宗法制度,封国制度,采邑制度,世卿制度,无一不是为了保护贵族阶级的土地私有制而存在的”。
按照赵光贤的这种说法,周代社会的各种制度,都是为了保护贵族的私利而实行的,私有制是整个社会的核心。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对此,我表示异议。
“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而迁”讲的是周代的宗法制。
周灭商后,为了不仅能平天下,还能守住天下,周天子(大宗)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自己的叔伯兄弟们(小宗)去代替自己管理天下(殷商遗民亦赋予土地)。于是,便有了诸侯。
诸侯能力有限,无法亲自管理偌大的疆域。于是,他们便以同样的办法,让自己的叔伯兄弟(小宗),去代替自己管理这些疆域。于是,便有了卿大夫。
同样的,就有了士。
按周天子的设想,如此一来,周朝的天下都是由自己人在管理,天下一心,便可万世太平。这也就是所谓的“家天下”。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成员的个体利益,而是成员间的血缘伦理。同样的,对于一个家天下而言,最重要的也不是诸侯的个体利益,而是君臣之间的血缘伦理。
这也就是说,周代最重要的社会纽带不是理性,不是利益,而是情感,而是伦理。
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社会,怎么会以私有制为核心,建构社会制度体系呢?这显然是违背基本逻辑的。
在这样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社会,当然应该以血缘伦理为核心,建构社会制度体系啊!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周代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体系是宗法礼制,而不是古代罗马的民法制度。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周代流行一句话:“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而不是像理性的西方人所坚持认为的那样,主张土地是个人的私产,私权神圣,“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赵光贤只是看到了周代社会不是奴隶社会这一层,却没有看到周代社会是一个以情感为纽带的宗法社会这一层。他的辨析虽然让我们走出了西方语境的某一个方向,却使我们落入了西方语境的另一个方向。这真是在西方语境中兜兜转转,迷失了自我啊。
近一百年来,中国文人在西方语境中左右扑腾,不是追捧左翼,就是盛赞右翼,却唯独不肯回到本土,仔仔细细地看看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思想,数数里面到底传下了哪些宝藏!
近一百年来,中国文人跟在西方人屁股后面兜兜转转,不是跟着左边的洋人跑,就是捧着右边的洋人的臭脚,却唯独不肯照照镜子,认认真真看看自己到底有着怎样的皮肤、头发、眼眸,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中国人!
近一百年来,中国文人总是乐于到西方,无论是东欧、中欧、西欧,还是美洲,与那里的一众洋人高谈阔论,置酒高会,却唯独不肯到中国的大地上走走,看看中华美丽的山川湖泊,领会祖国的美好与伟大,赞叹本土的旖旎与瑰丽!
这就是中华文明在过去近一百年里所遭遇的不幸了!
要复兴中华,必要复兴中华文化。以中华文化为本位,采撷众长,共筑新篇乃是唯一之正路。如此,才能成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者:马一涵                                                                所属栏目:南山笔谈·读书会
本期议题:读书有感
本期主持人:南山老祖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