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呀,年级第一没什么好羡慕的


星标 Take It Eeeeeasy
                                           不错过每一期推送

图 | 网络
从小到大,我们好像在不停地羡慕。
小时候,羡慕着别的小朋友更高级的玩具。
后来啊,羡慕着同学们的才艺或成绩。
更大一些,或许还会羡慕,同龄人的工作与收入。
成长的路上,我们总在比较着,也痛苦着。
也许有天会惊觉,抛开滤镜,大家都只是普通人,有着相似的鸡毛蒜皮的烦恼。
而他们的光环,其实是我们主观赋予的。
倘若用“祛魅”的视角看待世界,褪去光鲜外表的高位者,其实也是平凡的个体。
晚上好呀,我是正在与“他者魅力”和解的小编逐清。
今天想说的“祛魅”,无关学术,而是指褪去对人事物的过度崇拜,祛除魅力而客观理性看待世界。
#1
你可能在羡慕什么?
01 他人的成就
【ta是学霸,未来可期】
“天呐,他是实验班的诶,能上很好的学校吧,前途一片光明。”
象牙塔里的我们,对“优秀”的定义往往局限于成绩。
因为成绩好,所以倍受老师关注,乃至是班级的中心,耀眼而让人艳羡。
自然,努力学习或是擅长应试是学霸们身上值得学习的优点,但我们无需因此而将其捧上神坛抑或贬低自己。
毕竟,“高分”并不代表着一切,“高分低能”的群体不在少数。尤其在优等生们普遍更加利己,竞争白热化的风气下,优异成绩背后,或许藏着生活能力低下、性格缺陷等不足,倘若一朝不慎,甚至埋有“高智商犯罪”的隐患。

图 | 隐秘的角落
《隐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阳,虽然名列前茅,但出于性格与家庭原因,与同学关系不洽,有自闭倾向以致阴郁深沉,聪慧成了堕入黑暗的工具。
【ta很优秀,赚很多钱】
“哇,你是搞IT的呀,赚很多吧!”
年薪七位数,或许是许多人的人生理想。
金钱固然重要,但入账的快乐未必能治愈获得高薪的痛苦过程。

图 | 网络
令人眼红的工资单背后,高薪群体几乎丢掉了自己的时间——生活满是工作、健康逐渐走失、快乐一去不返、亲情慢慢淡漠……
我们无需“魅”所谓的“好工作”。职业本质上只是谋生手段,不同工种都发挥着独有的社会属性,以促进社会运转。
所以呢
我们可以因羡慕而上进,但不必盲目崇拜迷失自我。
追逐世俗的成功之前,不妨先了解它,剥开光鲜外表,看看内在的不堪腐朽,如果仍旧能够接受,再为之努力也不迟。

图 | 网络 
比如,羡慕减肥达人时,先了解她们变瘦的原因,或是身体原因,或是减肥药所致,然后反问自己,愿意赌上几十年的健康,换取几句他人的称赞吗?权衡之后,再决定是否迎合“白幼瘦”审美。
我们大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而非社会规训下我们应该要的。
只要是自己真正认定的意义,无需在意外界评价,且尽力去“魅”、用力去爱。
02 他人的资源
【ta家境好,不怕失败】
“原来ta是x二代呀,难怪这么优秀。”
别墅、跑车、留学、继承家业……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为人群焦点的x二代,总是光芒万丈而引人嫉妒——他们什么也没付出,只是投对了胎,上天怎么这么不公平!
诚然,x二代从出生起,就拥有普通人无可比拟的金钱与资源。
但也正是这种“得来全不费工夫”,成了限制他们的枷锁,而安逸的氛围也可能使得他们走向一事无成或叛逆冲动两个极端。

图 | 狂飙
《狂飙》中的富二代高晓晨,自小备受宠爱、衣食无忧,拥有无数资源,但他对飙车的喜欢不被长辈认可,成长环境看似幸福,实则扭曲矛盾,最终锒铛入狱。
x二代拥有的一切,本质上都属于家庭,而非他们自身。
于是,二代们需要听从为他们提供资源的长辈的意愿,表面自由潇洒,实则处处受缚,看似是独立个体,其实更像是提线木偶。
【ta在城市,见多识广】
“你从小就在大城市长大诶,好羡慕啊,感觉你们的课外生活好丰富!”
我们总是向往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渴望离开家乡那隅天地。
铺天盖地的网络资讯里,我们看见大城市的同龄人,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升学政策资源倾斜,似乎无需内卷刷题,就能轻松地考取自己寒窗苦读十年的梦校。

图|北京市海淀区中考分数段(满分660分)
其实不然,大城市的小朋友饱受“鸡娃教育”之苦,生活在长辈高期待与同辈高压力的双重鞭打之下,努力喘息着。
在全面发展的课外活动之余,他们同样被逼迫着做更多的题,向着科科满分的方向“内卷”。
所以呀
或贫或富,每个阶层都有相应的烦恼与压力。平凡但温馨的家庭氛围,确是胜过无数富豪家庭的勾心斗角。

图 | 四重奏
尽管社会评价体系赋予每个人身份、地位等分别,但本质上,我们都是人。
分别一直存在,但我们可以没有分别心。接受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而不因“不同”将人分级。
我们可以憧憬优越家境与大城市,只是不必纠结自己的出身,毕竟这已然无法改变。
我们能够决定的,是下一代的处境。
03 沉溺的感情
【ta是心动,也是完美】
“啊啊啊我觉得他好帅诶,而且你不觉得他认真的样子特别迷人吗,球场上也好亮眼,救命啊怎么完全踩在我的点上”
对一个人上头时,我们有时会受到“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蛊惑,觉得对方处处完美。

图|刑事侦缉档案4
其实,上头期的种种“美好”或许只是我们无意识中对ta的“增魅”。因为喜欢,我们容易粉饰对方的缺点,而无限放大吸引我们的地方。
深陷其中之时,我们甚至会给ta“贴金”,将一些我们喜欢的特质强加成ta的光环,在自己的认知里将对方塑造成理想型。
在相处之中,守住底线,多听听周边朋友对这段感情的看法,或许就能清醒自持。
【ta是偶像,也是焦点】
“omg子,这也太迷人了吧!好想去线下啊啊啊,宝贝我爱你!”
近年来,流量塌房已屡见不鲜。吴亦凡、李易峰、邓伦,聚光灯下礼貌分寸的明星,背地里违法乱纪也未可知。

图|梦华录
明星也是普通人,只是把不堪藏在了镜头之外。
我们眼中温柔努力的idol,也许只是想象的泡沫,或者说,我们看见的,只是他们塑造的、想让粉丝看见的,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美好。
所以呀
恋爱也好,追星也罢,与其给对方“增魅”,平白安上虚幻的想象,不如将这种期待置于自身。
比如,喜欢高颜值,那么就激励自己运动护肤不熬夜;对成绩好的人有滤镜,那就push自己多多学习天天进步。

图 | 邮差
“摘掉玫瑰滤镜,放下镀金的脸面,人生就是旷野。”
所谓“祛魅”,祛的是对不属于自己的社会属性或是自己无法控制的事物的“魅”,诸如他人的成绩、技能、家境以及感情态度,都是我们自身即便努力也无法改变的。
#2
我还可以魅什么?
放下了上文种种,难道世界上没有什么值得我羡慕追求的了吗?
有的。
你依然可以魅着自然,魅着爱与健康,魅着所有美好的品质。
01 自然
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一切天然去雕饰的、能够治愈自己的,都让人着迷。
不论物转星移,不论是否喜欢,自然一直都在,等待我们走近。

图 | @逐清
02 爱与健康
生命中,爱意的传递总是绵延的,来自长辈的、朋友的、乃至陌生人的关心,都实实在在地温暖着那一刻的我们。
而健康,是追寻一切的生理基础,也是我们给予在乎的人最真诚、最质朴的祝福。
金钱与名利的终点也不过是幸福与自由。
爱与健康,又何尝不是通往人生终究目标的捷径呢?

图 | @逐清
03 美好品质
祛除世俗的、表面的得失,内在的修炼更值得被魅。
善良、勇敢、热情……诸此美好品质,在任何时空都是珍贵的。
而且,他们是我们自身能够选择和掌控的,只要愿意,便将陪伴我们终此一生。

图 | 网络
写在最后
“祛魅”并非否定某类人,亦非贬低欲望,我们依然可以欣赏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只是不必神化。
物质之“魅”,可以拥有、可以体验,但不必执着。
更重要的是,我们“魅”自己、“魅”纯粹,跳脱出世俗准则的裹挟,因追求自我而赋予人生以意义与魅力。
回归本质,我们都是人。
· Take It Eeeeeasy · 
中学生都在关注的心理疏导公众号
你来吐吐苦水 我来加糖去冰

↓↓↓
点击“设为星标”

↓↓↓
加星标,第一时间接收我们的推送。
你可能错过的:
点击看看:我有考试牛逼症,每逢大考必超常
点击看看:大家对好学生差学生也太双标了吧???
点击看看:回答完这8个问题,我治愈了自己
点击看看:2年,741天,7w+中学生的小秘密
点击看看:如何让学霸心甘情愿给你讲题?
点击看看:我,白天放纵堕落,晚上刷题逆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