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 Take It Eeeeeasy
不错过每一期推送
图|网络
@匿名
感觉自己很拧巴,一点点小事就会患得患失。比如说今天竞选班委,明明是我自己没有上去,却总是会感到失落和遗憾。该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心态更好呢?
你好呀,我是小编芋泥,
看到你的留言时,死去的记忆又开始攻击我(bushi)
学生时代,有两件事情让我拧巴了很久……
图|网络
“
1# 那些年 ”
01 没参与,但我希望那个人是我
初中的时候,我们竞选班委,我准备了很长的发言稿。
可是,当老师让参与竞选的人上台发言时,我没敢举手。
我看着同学们一个一个走到台前自信大方地进行竞选演讲,我开始怀疑自己,越来越紧张,一直战战兢兢,磨蹭到最后。
直到老师问了三遍“还有没有同学竞选?”,我依然没有回应。
竞选结束后,我真的很懊恼,我觉得自己成绩不错,平时经常帮老师收发作业,同学们有不会的数学题都会来问我。
就在竞选前,还有同学跟我说:
“你肯定会竞选学习委员吧,到时候我选你!”
我当时要是参与了竞选,说不定就可以选上。
高中的时候,老师问谁愿意当学习委员,班里没有人举手,包括我。
可是,当老师说:“那我就指定一名同学时。”我却很希望那个人是我。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班委,我到底是想当还是不想当。
如果我不想当,为什么会在事后感到遗憾和失落。
如果我想当,为什么连竞选的勇气都没有。
02 朋友的约定和重点班名额哪个更重要
模考前的那个周末,朋友邀请我们去她家开party,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聚会,今晚过后,她就会和家人一起移民国外。
我们经常在一起玩的朋友有5个人,除了我之外,其余三个人都如期赴约。
我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听从父母的建议,给朋友打了电话,拒绝了她的邀请。
其实,我也很担心自己会因前一天的聚会影响考试的状态,毕竟这次模考的成绩关系到进入重点班的名额。
但是,考完试之后我依然很懊恼,觉得去了聚会也不会影响考试。
多年的陪伴,却以我的爽约作为最后的告别。
即使朋友说了可以理解,不介意,但我依然觉得很对不起他,觉得这件事已经影响了我们的友情,觉得其他3个朋友一定会认为我冷血无情。
这件事之后我们依然保持联系,依然像往常一样聊天,但是我总觉得我们的感情和以前不一样了,总觉得他们4个人有事瞒着我。
我担心朋友们会离自己越来越远,终有一天会把我排除在他们的世界之外。
那么问题又来了,对于我来说,朋友的约定和重点班的名额哪个更重要。
如果前者更重要,为什么我会选择后者。
如果后者更重要,那我又在后悔什么。
“
2# 为什么我总选到错误答案 ”
图|网络
其实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时期——
我们无论做出什么选择,总是不能让自己满意,被一种奇怪的情绪拉扯,迫切的想要一个标准答案。
我们总是很自然地选择别人眼中的正确答案,却始终不知道“真实的自己”在哪里。
对于这种心理,官方给出的解释是:
内心情感需求的部分无法被足够的看到与满足,同时又时刻被要求遵守及回应某些道德或秩序的规则等等外部世界的诉求,内心始终处于冲突与挣扎之中,无法形成自己相对一致的状态。
图|网络
这就是我们“拧巴”的原因。
“
3# 如何改变这样讨厌的自己 ”
01大胆表达,你担心的事不会发生
我害怕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便我觉得那是非常优秀的想法。
我怕别人把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更怕自己的想法不被认可,怕被别人议论。
所以我宁愿浪费想法,也不愿意表达。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害怕拒绝别人,不敢主动说出自己的需求。
所以我经常被动去做一些本身没那么喜欢的事情。
知行合一,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
之前很多小伙伴,也来有过类似的问题,基本可以分为这几类:
明明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却因为一些原因,选择坚持,崩溃又无法放弃;
明明是自己喜欢的事,不敢主动争取,选择放弃,在人群中习惯做个烂好人;
明明有喜欢的人,却在对方靠近时故左而言它,选择逃避,将自己淹没在人海之中;
明明有很在乎的人和事,却说着无所谓,选择沉默,最后却暗自惋惜。
……
图|网络
想要什么就大大方方说,表达情绪就明明白白。对你有善意的人绝不会让你陷入尴尬的局面,冤枉你、误解你的人就大胆回击,对于那些你本就不在意的人,随便误会,懒得解释。
勇于展示自己,不要被竞争的压力吓到。他们很好,但至少,你也不差。
提出自己的需求并不是自私,“打直球”要比“拧巴”的状态更好。
如果你确信自己是正确的,那么就笃定自信。
如果知道自己有错误,那么就付诸行动,尽力改变。
02允许发生,不必为了过去的事耿耿于怀
一些事情,选择让它过去。我们改变不了过去,也预知不了未来,我们能做的只有对当下负责。过去的选择对也好,错也好,它已经发生,并且带来了影响。
也许现在看来错误的选择,在未来的某一天,你却会为你的选择感到骄傲。也许现在看来庆幸的选择,随着时间的流转,总会有“更优解”。
真正的强大不是对抗,而是允许发生。允许遗憾、愚蠢、允许有人不选择你。允许付出却没有收获,允许不那么尽如人意。让自己成为自己,也允许别人成为别人。只有当我们真正放下对结果的执着,才能拥抱人生的复杂与多样性。
图|网络
放下过去,允许发生。
不意味着我们轻易放弃对自己和他人的期望。
不是对行为的妥协,而是对自己的宽容和理解。
这不妨碍我们继续奋力追求目标。
更不影响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03 停止脑补,不要为没发生的事焦虑
“雨还没下,撑伞是多余的;天还没黑,点灯是多余的;风还没来,关窗是多余的;你还没爱,我的奔赴是多余的。”
人的很多烦恼,都源自对一些子虚乌有之事的担忧。
事情还没开始,就脑补出一连串惊险刺激的剧情,提前将自己代入一段悲惨的命运。
很多事情明明都是自己脑补出来的,可是就会生出许多负面情绪,被虚构的事情压得喘不过气。
事实上是,真到了预想中的那一步,人们未必会像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
事情发生前和事情发生后的我们,往往不是同一个人。
图|网络
写在最后
这个世上没有几人能做到完完全全的洒脱,
我们做出的所有选择,也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坚定,
重要的是,无论怎么选,都要用尽全力,少留遗憾。
如果已经留下遗憾,那么就在下一次,毫不犹豫地奔赴。
不必小心翼翼,也不必患得患失,
愿赌服输,学会接收结局的惨败,也是另一种收获。
真实看待自己的情绪,只面对自己,不必问明天,
愿你尝遍所有的路,所遇皆温柔。
文|芋泥
排版 | 檀姜
· Take It Eeeeeasy ·
中学生都在关注的心理疏导公众号
你来吐吐苦水 我来加糖去冰
↓↓↓
点击“设为星标”
↓↓↓
加星标,第一时间接收我们的推送。
你可能错过的:
点击看看:TIE回信|好想摸她的白腿,我不会是女同吧!
点击看看:Dbq,我有情感洁癖
点击看看:活着哪有不疯的啊!
点击看看:高中越自律,大学越堕落?
点击看看:TIE回信|我有一个绿茶同学:不学习,但考第一
点击看看:为什么我劝你去外地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