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本应该是代表生机与希望的季节,可谁曾想,今年的春季竟是如此不同寻常。
新冠疫情的消息四面开花,从东北到华东,到处流窜作案的新冠病毒给我们的春季增添了一份紧张与不安。而放眼国际,已经有许多国家开始了与病毒共存的防疫“躺平”策略,而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国家还能坚持做自己,坚持以百姓人民生命为重,坚持动态清零。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更灿烂的春天一定就在不远处了。
治未病
人总是要咽下一些委屈的,而勇敢的人会选择擦干眼泪,继续前行。居家隔离的日子确实会有委屈,也会为柴米油盐而操心烦恼,但艰苦是暂时的,我们可以选择做个勇者,从改变自己做起,在这段时间里多学习,多思考,也可以一起看看中医是如何防治疫疠的,多品味一下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很多以前认为是天马行空的幻想,如今都成为了现实。但,有一样东西,我们总是不得门而入,那就是关于人体和疾病。人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以前,然而真正认识人体结构和药物的药理作用才短短百年,所以面对一些疾病有时候束手无策也无可厚非。而这其中,最让人琢磨不透的就是疫疠了。
疫疠,中医学名,也可以称之为瘟疫,现在解释为大流行的传染病。关于疫疠,主要有几个特点:其一是传染性,吴又可《温疫论》中就说“时气能传染于人”,传染人之后,大部分人会出现相同的症状,《黃帝内经》中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其二是严重性,一般来说,疫疠的致死力较强,比如上学时候学《伤寒论》,开头张仲景就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短短数年,宗族内人数减少三分之二,那是多么可怕;其三是季节性,不同的流行病都有自己的季节特点,比如“夏秋之交,瘴疠为虐”,说的就是疟疾夏秋严重;其四是地域性,东南地区湿热,叶天士就说“吾吴湿邪害人最广”,也因此南方温病学家产生较多。
中医药防治瘟疫的传统优势
有时候我们也会联想,到底中医流传这数千年里,没有现代科技的帮助,是如何带领我们走过这些峥嵘岁月的呢?疫疠爆发的时候,是惨绝人寰、生灵涂炭,还是及时控制、妙手回春。记得以前看《神医喜来乐》的电视剧中就有瘟疫爆发,喜来乐将药物投放到井水里,从而防疫的故事。所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翻阅历史,中医防疫还真有迹可循。比如,金朝时期泰和二年,济源县瘟疫爆发。当时的医生按传统防疫治法,用张仲景的“承气汤”加板蓝根治疗,原本有效的方子,这次却失灵。疫情肆虐,就连县丞都被感染,危在旦夕。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名医李杲心怀百姓,认为“此病为邪热客于心肺,上攻头目,面为肿盛,俗称大头瘟”。为此,他创立了专治大头瘟的普济消毒饮,广而传之,大锅熬药,普济众生,后来此方还被誉为仙方,镌刻于碑,表其功绩。
居家的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01
放松心情,起居有时
很多人被划进隔离区后,心态就开始崩溃,认为上天不公,偏偏厄运临头。殊不知五志过极皆化为火,新冠病毒没找上门,郁火内盛,反倒诱发其他疾病。还有些人,懒惰之神附体,觉得这也算是放大假,天天熬夜刷手机、看剧,白天闷头大睡,晚上点灯熬鹰。这种心情是放松了,作息时间乱了套,阳气快速消耗,也是透支身体的恶习。叶天士就曾说“劳倦更感温邪”,劳而伤阳,损伤正气,倦怠乏力者,反而容易被戾气侵袭。古人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如此方能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过度的恐慌是不必要的,从容面对,生活照常,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正解。
02
香囊辟秽,艾灸温阳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食物的美味会刺激我们的味蕾,鲜花的香气会沁人心脾,而中医则可以通过芳香药物来辟秽防疫。利用中药中的挥发性物质,持续释放药物气味从而防御疫邪侵袭。新冠疫气从口鼻眼诸表窍入侵人体,邪犯肺胃,芳香辟秽药物其特有的香味,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化浊健脾,增幅正气,防毒内陷,同时还能使人产生轻松愉悦感。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提到“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然白芷、艾叶、硫磺、丁香也可用”以除瘟疫,用于防疫的香药大体为,苍术、白术、柴胡、羌活、川芎、白芷、大黄、石菖蒲、草果、藿香、艾叶、肉桂、山奈、檀香、降香等,大家可以根据手边现有的药材,择其中数味做成香囊,随身携带,可增强免疫,降低感染风险。
艾灸同样也是源远流长,早在葛洪时期,其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就提到:“断瘟疫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佳也”。此时的艾叶烟熏是作为空气消毒法来使用的。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则提出用艾灸来预防疟疾传染,《外台秘要》中也记载:“天行病,若大困,患人舌燥如锯,极渴不能服药者....同时配合灸巨阙穴“三十壮”,证明这时艾灸已经作为扶正祛邪的治法了。蛰伏在家使用艾灸,其烟熏有辟秽杀毒之用,其热力在特定穴位上能产生温通经脉、助阳补气之力,强健体魄,何乐不为。
03
中药汤包是什么?
中医擅长“调治未病”,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人体阳气充足,正气就足以护体,即使疫疠之气入侵,可能也只是轻症患者,甚至是无症状感染者。我们提倡接种疫苗,其实也是同样的意思,相当于给自己加一层防护罩。遥想三年前,武汉新冠初次爆发,就有了“寒湿疫方”及“清肺排毒汤”等中药制剂保驾护航。正因为中医对抗疫疠的确切之效,才有了国内防治新冠疫情推行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此次,新冠虽各地开花,已经吸取足够经验的地方,迅速出动,不给新冠疫毒扩张的机会。像沈阳和上海等地,就有医疗队给隔离居家的人们送去熬制好的防疫的汤药。
很多人不识此防疫汤药,不敢服用。很多人认为中医就应该一人一方,这样才能突出中医的个性化,然后,犹犹豫豫地也不知道手中的汤药到底要不要喝?
实际上中医发展数千年,也在与时俱进,但识其证不识其病同样易入盲区。前文提过,疫疠之疾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部分人会出现一样的症状,这些就为通治方提供了思路。既然致病因素一样,发病特点一样,就可以按图索骥,因病制方,如此即为通治方,取一方通治此病之意。
以上海公布出来的防疫药包药方为例,我们先看新冠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中、低热为主)、干咳、乏力,部分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肉酸痛和腹泻、胃肠不适等消化道症状。“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初得新冠患者多见咽痛、身热不扬、干咳、舌红苔黄腻之证,其人当素有郁热及湿邪内阻,郁热犯肺,湿阻中焦,由此可知,新冠主要侵犯部位为肺、脾胃。所以预防外邪犯罪,就在于截断通路,祛除内因。
◎八岁手绘
再来看上海预防方的组成:生黄芪9g、芦根9g(鲜品为佳)、金银花5g、藿香3g(后下)、苏叶3g。以黄芪扶正益气,固表御邪;芦根清热利尿;金银花清热解毒;藿香化湿和中,芳香辟秽;苏叶解表理气。上海地处华东,靠近沿海,寒温不调,以湿热之气为盛。预防之品,在扶助正气的同时,少佐清热化湿和中之品,不一味温补,以防助长温热之邪,也不一味寒泄,多用芳香轻清之品,以防伤及阳气。诚如喻嘉言所言“病前预饮芳香正气药,则邪不能入”。如此扶正御邪之汤方,常人自可放心服之。
世卫组织官网日前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报告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鼓励世卫组织会员国在其卫生保健系统和监管框架内考虑使用中医药治疗新冠的可能性。这么多年,很多人都觉得中医越来越不行,似乎一直在走下坡路。这次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认可,中医传承尤未可断。看邻近韩国、日本每日新增新冠感染者无数,叹美国已亡百万人,而吾辈有国医庇护,何其有幸。
最后,仅以杨绛先生的一段话送给正在默默坚持的你:“即使世界偶尔凉薄,内心也要繁花似锦。浅浅喜,静静爱,深深懂得,淡淡释怀。望远处的是风景,看近处的是人生。唯愿此生岁月无恙,只言温暖,不语悲伤。”
纵使生活有苦,而我们一直都在,大家下期再见。
— THE END —
相关文章回顾
☼丹参,活血养心又安神的好药
☼肝气不舒除了中药调理,也可以拔罐哦!
☼“失眠、易惊、夜梦多”了解一下柏子养心丸吧!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公众号内搜索
☼文章搜索指南
❀文章◎香薷
❀编辑◎香薷
❀审校◎紫叶
❀文中图片均已注明来源,未经授权请勿擅用。
有奖征文
如果您也有与中医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将您的故事落笔成文随时投递给我们,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yuandongli@sina.com
投稿的文章请保证原创,并附上您的微信昵称、姓名、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我们筛选后会向作者获取授权,刊登在频道的栏目中,一经刊载,将为您送上罗博士的亲笔签名书哦~
感谢大家的积极反馈,我们期待您能够将您与中医的故事分享给我们与更多的萝卜丝,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罗博士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如下四个,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请大家切勿上当!
罗大伦频道
微信号:luodalunpd
大伦书院
微信号:Dalun_sy
大伦育儿说
微信号:dalun_yes
罗大伦博士
微信号:Drluodalun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若所引用的图片来源、数据来源、文字版权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其他权利,烦请告知编辑,编辑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本公众号拥有罗大伦博士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公众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