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畅气机”的退热名方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剂多年以来一直处于“大材小用、怀才不遇”的方剂,它叫升降散。其实,很多时候当大夫的都巴不得那些能治大病重病的方剂,一直被闲置,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家身体状况都很好,就像古人所说“但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但养兵千日,总有用兵那一时,一直不温不火的“升降散”,此刻却到了发光发热的时候。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剂被大家忽视了很久的古代治“疫”名方。
升降散
说起升降散的故事,那似乎就是一部古代人民的“抗疫奋斗史”。
升降散继承了医圣的拟方原则,药简力专,此方仅四味药物组成,而这四味药物均各有来头。升降散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之中,药王用单味僵蚕治疗瘰疬之疾,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结节等病症;而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根据大黄治疫的经验,在药王的僵蚕上加入了大黄,成为了治疗“恶疮、喉痹”之方。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再往后此方就进入了皇宫内院,被收载于记录宋金元三朝宫廷用方的《御药院方》一书之中,书中载用白僵蚕、生大黄治疗咽喉肿闭不通,名为五痹散。而直到明朝龚廷贤的年代,这些经典好用的方剂才再次重回大众视野,龚廷贤因为在太医院任职,能够有机会接触到藏在深宫内院的古方古籍,尝试实践后,他又将这些好用的方子收录到自己的书籍之中,注明来源,就称呼它们为“内府仙方”,也正因有许许多多像龚廷贤一样的医者,这些经典的文化古籍才能够得以流传至今。
而后的故事就简单许多,内府仙方被陈良佐改分量变服法后名以“陪赈散”,后杨栗山将陪赈散更名为“升降散”,也就是我们现在能够在《伤寒瘟疫条辨》中学习到的“退热名方”升降散。
调理气机
升降散效如其名,是以调畅全身“气机升降”的治疫方,杨栗山说它是治疫十五方的基础,“可与河间双解散,并驾齐驱耳。名曰升降,亦双解之别名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能调畅气机、表里双解的升降散究竟是怎样组成的?它又应该如何应用?
《伤寒温疫条辨》中言:“是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
升降散组成:白僵蚕6克、蝉蜕3克、姜黄9克、生大黄1~12克(根据用药之人的年龄、体质、排便情况等因素综合衡量)。
熬煮方法:上四味药清水浸泡30分钟左右,水开后熬20分钟左右,下米酒、蜂蜜,再熬10分钟左右,即可。
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一样,应该按照“水升火降”的原则运行,《格致余论》说:“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有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有焉。”而如果“心火不降,反升”,那么我们就会出现发热头痛、口舌生疮、面部痘痘疮疡、咽喉红肿疼痛。而且随着心火下降的还应该有肺气、胃气和胆气;随着肾水上承的有脾气和肝气。心火上升了,肺气也很难下降,肺脏也会有“郁火”,这时人就会咳嗽、喘逆、大便不畅,甚至还会胸闷、气短。肾水下降了,小便开始频数,皮肤干燥,手足不温,影响到肝脾之气后,还会出现恶心、反胃等问题。而现如今看来,上述这些因“气机逆乱”而出现的症状是不是跟“新冠病毒”感染后的表现颇为相似呀。而想要身体重回健康,则需要让“机体的气机升降恢复如常”,那么,升降散是如何做到的呢?
此方选取了白僵蚕为君药,白僵蚕为幼蚕感染白僵菌致死的干燥体。蚕很特别它只吃桑叶,不喝水,是典型的“喜燥恶湿”之性,其死后僵而不腐,更于感风之病为宜,可祛风化湿,解郁透邪,其味辛咸,气主升,“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升阳中之阳……能辟一切怫郁邪气”,重在引清阳而上,除结滞之浊气,主导全方升清散郁;
蝉蜕是蝉蜕下的壳,“蜕”有退病祛邪之义,更是一味“轻清”之品,其味甘凉,为清虚之品,《本草纲目》言其主“小儿惊哭,杀疳虫,去壮热”,可消风止痒,解表透热,在方中助僵蚕升清解郁为臣。此二味气味俱薄,为升药相须配对,祛在外之风热,发在内之郁火。
老辈人对大黄都不会陌生,它善走中下二焦,能够“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载“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用其泻下以助清上,又可制约轻清之品升散之力太过。姜黄辛苦温,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辛散苦泄,可以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瘀滞。此二味气血同行,共引浊阴而下,为降药配对。
最后再以米酒引药上行,养气和血而驱逐邪气;蜂蜜引药下行,兼可益气补中,润燥解毒。全方仅四味药物,皆以药对形式,寓升降相反、升降相生于一体,意在调节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平衡,共奏升清降浊、解郁散热、逐瘀解毒、平调寒热之功。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在这里说句题外话,其实现在很多超市都能够买到姜黄粉了,宣传说它可以佐菜,调奶制品,能够抗炎保肝,缓解行经腹痛,也有很多朋友问我要不要吃些姜黄粉,既然今天说到了升降散,这里就多说一句。上面那些宣传的话都没有错,姜黄粉可以吃一些,尤其是当下,大家都被“非甾体类抗炎药”洗礼一遍之时,适当吃些姜黄粉能够“促进对乙酰氨基酚代谢产物的排泄”,但是,姜黄辛温升散,又是活血之剂,阴虚内热、血虚体弱之人都不适合久服。还是那句话,中医是因人制宜的学问,切不可拿来主义,因为“彼之蜜糖”,很可能也是“汝之砒霜”。
好了,下面我们再书归正传,接着说升降散的具体应用。
之前罗博士就介绍过升降散,那是很早以前的事儿了,早到还没有“新冠病毒”这个词,那时罗博士说升降散善治感冒发热不退,善治季节性流感,比如甲流;当代医家蒲辅周说:“温疫之升降散,犹如四时温病之银翘散。”北京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教授也曾留有多篇应用升降散的经验论文,而如今轮到我们,要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承接那些宝贵经验。
01
外感发热
升降散着重在疏调三焦气机,热郁、湿郁明显,出现发热不退或发热反复(高热、低热不限)舌红、苔黄腻浊,脉来弦滑而浮数时;若湿热交杂,则会出现体温忽高忽低,寒热起伏,头痛不明显,但昏昏沉沉,脑袋不清醒,面色晦暗,舌不红,但可见薄黄苔,或黄白苔,可兼见腹胀、腹泻,便溏不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持续的低热不退,晚上睡不着,白天容易心慌,脉象细弦小滑,舌干起刺,饮水不解口渴。
这些情况下,都可以选择升降散解郁退热,升降气机。但此方并非久服之剂,“热退”即止,无需久服,一般1~3剂即可退热祛邪。
02
咳嗽咽痛
目前很多人新冠病毒感染后,大多都有咳嗽迁延不愈的症状。这种咳嗽呢,在西医看来是一个症状,属于人体排出病原体的自身反应,无需太多干涉。但咳嗽时间长了,人的内心确实会有一种焦虑感。尤其是在当今网络发达的条件下,动不动就能看到某某咳嗽不重视,到医院检查发现已经是“白肺”了。这时候,中医的疾病观才容易发挥作用。
中医认为咳嗽是一种疾病,无论外感或是内伤因素都能引发咳嗽。外感多由六淫之邪侵袭体表,使肺气失于宣降,如刘河间所言“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内伤则多源于痰热、痰湿、瘀血、气虚、阴虚等,肺失濡养,宣肃失常,犹《黄帝内经》中“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升降散为“温病郁热内伏”之总方,凡属“热毒怫郁于内”或“火热弥漫三焦”均可用之。新冠疫气从口鼻侵入三焦,温病三焦受邪,气机郁滞,郁而发热,导致升降出入失常而出现咳嗽、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口干舌燥、眼睛流泪、食欲不振、排气增多、便秘等。升降散以僵蚕、蝉蜕清解上焦,姜黄温中焦,大黄走下焦,具有清宣降浊、调畅气机之效,擅长调治郁热在里的咳嗽、咽痛等。如果属于肺气亏虚,咳嗽无力,体质素来较差,应当培补脾肺、调养正气,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03
名家经验
其一、升降散需加减。
升降散通行三焦,能调节气机升降、宣透郁热、逐瘀泻浊。理法虽妙,临床却有弊端,比如三焦郁火偏盛的差别,单用升降散,不免有药力不逮之忧。就像行军布阵时,兵分三路,若不明敌军实力,一路溃败,整体就会陷入困境。杨栗山云升降散可治“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是治温病之总方。虽所治症状纷繁复杂,却也不是单用,而是在其基础上加减化裁出十几个方来,以应对温病不一样的阶段。比如罗博士就喜欢在清解上焦郁热时候用升降散加金银花、连翘以增强清热解表之类;赵绍琴先生在治湿热互结、气机阻滞湿温病时,喜欢用升降散合用三仁汤、栀子豉汤等,以求“气化则湿化,湿去则热清”。
其二、生大黄应用需灵活。
赵绍琴先生是治温病的高手,应该升降散时不拘年龄,小到3个月的宝宝,也有病案记载。他说:“小儿脏腑娇橄,因之既不可攻伐,亦不可童补腻补,故可将升降散去大黄加焦麦芽调升降而扶脾胃,以助后天生化之源,继以凉血育阴、活血通络并进。”
3个月左右的婴幼儿可去大黄,入3克焦麦芽;3岁左右儿童可去大黄,入10克焦麦芽;体质壮实的年轻人,素有内热、便秘等问题,可选择3~6克大黄左右;平素排便正常可酌情选择1~3克大黄;若素有腹泻症状者,则可以依照赵老经验用15~30克焦麦芽代大黄。若肺气郁闭,或病后体弱者可以3~6克杏仁代大黄宣肺开郁。
曾有一大叶性肺炎患者,前医用抗生素及中药清热解毒,热退,但吃不下饭,乏力明显,白细胞过低,医者认为这是病后体虚,又让患者服用八珍汤,随后低烧不止。赵老诊其脉弦滑略数,苔白腻,乏力纳差,夜寐不安。赵老认为这是“温补过早、湿热郁闭”,治当以升降开郁、宣透湿热。
选方就是升降散去大黄加杏仁、麦芽、栀子豉汤。数剂低热全退,血象正常。
——援引自《赵绍琴调畅气机的治疗思想》
疫情当前,我们还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同抵御新冠的侵袭。每天学一点中医知识,不求兼济天下,但求家人安康。
好了,我们下期再见。
— THE  END —
相关文章回顾
✲放开之后,被感染了怎样迅速退烧?
✲“发热、头痛、关节疼热……”还能怎么办?
✲治病更要先防病,补中益气来帮您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公众号内搜索
✲文章搜索指南
☃文章◎香薷
☃编辑◎香薷
☃审校◎紫叶
☃文中图片均已注明来源,未经授权请勿擅用。


有奖征文
如果您也有与中医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将您的故事落笔成文随时投递给我们,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yuandongli@sina.com
投稿的文章请保证原创,并附上您的微信昵称、姓名、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我们筛选后会向作者获取授权,刊登在频道的栏目中,一经刊载,将为您送上罗博士的亲笔签名书哦~
感谢大家的积极反馈,我们期待您能够将您与中医的故事分享给我们与更多的萝卜丝,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罗博士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如下四个,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请大家切勿上当!

罗大伦频道
微信号:luodalunpd
大伦书院
微信号:Dalun_sy


大伦育儿说
微信号:dalun_yes
罗大伦博士
微信号:Drluodalun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若所引用的图片来源、数据来源、文字版权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其他权利,烦请告知编辑,编辑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本公众号拥有罗大伦博士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公众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