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阖家团圆之时,最不能缺少的欢庆项目便是吃团圆饭了,招财手、走地鸡、红红火火的日子,年年有余的愿景,充斥在一口一口的暖意洋洋之中,那么,今天我们也来聊聊与“吃”有关的话题。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老话说的好:“日子过久了,哪有舌头不碰牙的”,是啊,生活中的变数千千万,夫妻日子过久了,都会遇到个心情烦闷、休息不好的时候,小打小闹,彼此迁就,日子才能长久。而我们口中的“舌头和牙齿”不也正是这样一对欢喜冤家嘛,它们健康快乐时,我们食欲好,吃的香;而它们若是经常拌嘴吵架,那我们很可能就是吃不下、嚼不动,牙齿咬舌头,而今天我想聊聊的话题,就是“舌头经常去碰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牙齿与舌头
面对满桌美食,谁不是唾液分泌加速,想着大快朵颐。如果“哎哟”一不小心就给自己的腮帮子或者舌头来那么一下,瞬间食欲消失殆尽,或许这时大家心里会说:“没事,没事,就是想吃肉了……”如果您也经常这样安慰自己,那很可能是在忽略“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而“牙齿”和“舌头”的故事,可没有那么简单。
食不言
如果您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牙齿并不是上下对称的,上牙弓是比下牙弓大一点的“U形”结构,而这样的包裹结构,对于内藏其中的舌头来说,应该是更为安全且不容易被咬到的。因为当我们咀嚼或者咬紧牙关时,上齿下落会自然地包裹住下牙弓,而舌头隐藏在根本“咬不到”它的下牙弓内,会被层层保护起来,那么,舌头为什么还会碰到牙齿呢?
古人常言“食不言,寝不语”就是为了防止舌头被咬的一种小箴言。如果吃饭时候一个劲儿在说话,舌头一边辅助说话,一边辅助搅拌食物,一心二用,做事分心,就有可能被牙齿咬伤。当然这种咬伤一般都是偶然现象,不算“身体的健康”问题。如果有的人先天发育不良,上牙弓偏小,咬合时候离舌头更近,牙齿也更容易咬到舌头。或者因为智齿萌发,导致牙齿排列畸形,从而频繁出现咬舌症状。这种都要及时去口腔科检查,对牙齿加以适当调整。
舌为心之苗
口中的“舌头”被“齿”咬,打个字谜?
没错,就是“啮”。
而出现啮舌的原因之一,就是心神失养。马莳在《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中写道“人之啮舌者,皆气逆走上所致也。且各经脉气以辈而至,故手少阴心经之气至则啮舌。”
心开窍于舌,舌者,心之官也,所以,我们看到舌头泛红,就知道是体内有火,舌尖溃疡,便知“心火上炎”,而齿的咬合以及舌头的伸缩蜷曲,也要受到心神的调控。如果平日较为操劳,生活压力大,缺乏休息,就容易产生身体疲惫,同时情绪低落。心神失养,神经衰弱,控制肌肉的咀嚼产生偏差,吃饭时就容易咬到舌头。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注意放慢生活节奏,调节压抑的情绪,需要学会给自己“紧绷的心绪”放放假。
心主血脉,心气能够推动血液在身体的运行,输送营养物质至全身。舌头以血为用,脉络密布,其运动的灵活性皆依赖于心血濡养和血脉通畅。若生活中遭遇烦心琐碎事情,心忧化火,心火亢盛上炎则扰乱心神,神乱则牙齿咬合失控;火逆则血随气逆,舌体气火充斥则发僵直,活动异常,易产生咬舌。这种咬舌,多伴有心烦口渴、舌尖糜烂灼痛、舌尖红有芒刺、小便黄、脉数等症状,治宜黄连上清丸、泻心汤、导赤散之类以清心泻火。
舌为脾之候
胖大舌
《黄帝内经》中说道:“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知五谷矣”,脾气通于口,达于舌,使舌能主味觉。《灵枢·经脉》中则说:“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而脾主肌肉,舌头作为人体最灵活的肌肉,自然也能反映出脾脏运化强弱来。
◎八岁手绘
“舌胖”当责之脾阳虚衰,或兼有寒湿。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司,导致机体津液代谢失常,水湿内停,阻碍舌体气血运行,水湿充盈舌体,使舌体胖大。本来,人在吃饭时是不会经常发生牙齿咬到舌头的情况。如果有的人舌头突然变得肥大,超过下牙弓的容纳范畴,那必然很容易就咬到了。此类舌象多为舌苔白而润,胖大而有齿痕。
针对此类症状,可用附子理中丸合二陈汤温脾助阳、化痰祛湿。也可如《普济方》所说:“神圣复气汤治啮颊啮唇啮舌,舌根强硬等证如神。”神圣复气汤是李东垣创立,药物略繁杂,以补气、温阳为主,寒温并用,可达脾阳旺则浊阴消之功。
不荣舌
所谓不荣舌指气血不能上荣于舌所致,正如《内经》中说:“肝受血则能视,足受血则能步,掌受血则能握,指受血则能摄。”可以推理出“舌受血则能动能语”。若脾虚生化无源,气血不足,舌体失于濡养,则舌体萎软无力,舌色淡嫩。久之气血两亏,舌体反倒瘦小干枯。
这种不荣舌,多见于产后失血,月经崩漏等年轻女性,或者年老体弱,气血衰败等老年人。气血不足,舌体运动失灵,易被咬伤,针对此类,当补养气血,当日常煲些滋养心血的汤品,进补一些阿胶、龙眼肉、柏子仁、龙枣玉灵膏、当归补血汤、归脾汤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少阴气至则啮舌
《灵枢·口问》中记载:黄帝曰“人之自啮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厥逆走上,脉气辈至也。少阴气至则啮舌,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视主病者,则补之。”
这里的“啮舌”所包含的内容就更多一些,它涵盖了牙齿咬伤舌头、嘴唇、脸颊等问题,而“少阴、少阳、阳明”三条经脉的巡行通路又与舌体紧密相连,简单来说,肾虚气逆之人则易咬到舌头,肝胆气逆更易咬到脸颊(腮帮子),脾胃气逆则更易咬嘴唇。
◎八岁手绘
如果说手少阴心经的问题,多见于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年轻人,那么,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足少阴肾经的调理便是不可忽视的。“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齿为骨之余,而肾主骨。老年人真阴真阳虚衰,舌本失去肾阴滋润及肾阳的温煦,则经气上逆,舌体失灵,出现咬舌之候。除此之外,还可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畏寒肢冷、脉沉等阴阳亏损之象,而针对此类人群则需要以金匮肾气丸或地黄饮子。
中风先兆
脑血管前期病变,中枢神经损伤时,也会先出现吃饭自咬舌头、呛咳、头晕、持物手颤等不典型症状,这也是很容易被忽视,从而错失治疗时机的问题,所以,一旦发现近一段时间内频繁出现咬舌头,舌体僵硬、说话大舌头等身体的细小变化,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千万不要马虎大意,及时前往专业的医院,系统检查,早诊断,早调理。
其实,今日的文章到这也就快要结束了。
最后想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微笑”,或许不是因为生活中充满快乐,而是因为,在日复一日的沉淀中,我们已然拥有了直面“问题”的底气,能够从容坦荡,不再需要“不怕、不怕,馋肉而已”的安慰。
好了,我们下期再见。
— THE END —
相关文章回顾
❁介绍中成药——温补肾阳的金匮肾气丸
❁聊聊让皮肤越来越“干净”的小方法
❁介绍一剂健脾燥湿的方剂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公众号内搜索
❁文章搜索指南
✿文章◎香薷
✿编辑◎香薷
✿审校◎紫叶
✿文中图片均已注明来源,未经授权请勿擅用。
有奖征文
如果您也有与中医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将您的故事落笔成文随时投递给我们,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yuandongli@sina.com
投稿的文章请保证原创,并附上您的微信昵称、姓名、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我们筛选后会向作者获取授权,刊登在频道的栏目中,一经刊载,将为您送上罗博士的亲笔签名书哦~
感谢大家的积极反馈,我们期待您能够将您与中医的故事分享给我们与更多的萝卜丝,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罗博士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如下四个,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请大家切勿上当!
罗大伦频道
微信号:luodalunpd
大伦书院
微信号:Dalun_sy
大伦育儿说
微信号:dalun_yes
罗大伦博士
微信号:Drluodalun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若所引用的图片来源、数据来源、文字版权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其他权利,烦请告知编辑,编辑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本公众号拥有罗大伦博士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公众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