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汗水,一分辛劳。今天我们接着聊关于“汗出异常”的调理思路。
汗出异常的症状还挺复杂的,有些人多汗,是全身都在出汗,这就是我们白话儿常说的“人比较虚”;也有一部分人他们的“多汗”只存在于特殊部位,比如腋窝、头部、前胸、双手、双脚,这样的汗证就好像“水管运输时遇到了阻塞,旱涝不均”,想要解决这类问题不能完全靠补,当然,也不能单纯疏通;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人群不仅存在汗出时间,汗出多少的异常,就连汗的颜色也与旁人不同,用他家人的话来说:“一起买的白衣服,他衣服早早就黄得没办法再穿了……”
所以,要想弄清楚这些不同汗出状态背后的意义,还真的需要像侦探破案一样,收集线索,抽丝剥茧,理性分析。今天我们就先来聊聊“头汗、腋汗、手足汗、黄汗”这四种常见却又困扰了很多人的汗证。
头汗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但头汗出”的阐释很多,有严重到需要ICU治疗的“循衣摸床、撮空理线”,也有日常中“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的栀子豉汤”,但无论哪一种,其实都与“外感病邪的失治、误治,影响到气机运行相关。”结合当代人的体质特点,我们说两种较为常见的“但头汗出”。
您有过“但头汗出”的经历吗?我有。很明显的几次就是在玻璃门外看孩子考试和手术室外等待。
我将这种“感觉”总结为“干着急,使不上劲”的无奈。中医描述的更为准确,称它“阳微结”,就是气机不畅,阳气郁里的一种表现,而这种阳微结在外感病症之中也很常见。
张仲景是这样说的: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148条)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147条)
单看这两段条文,可能大家会有些摸不到头脑,很难理解。但好在《伤寒论》是一部把“正确答案写在旁边的习题册”,我们带着答案反观剧情,这样就会容易许多。
六经的传变规律一般是由表及里,由上至下的,遇到外感疾病的初级阶段时,一般都从“太阳经中找方法”,因为它在表在上,而此阶段的失治误治就会导致病邪进入“少阳、阳明”,以及“太阴、少阴、厥阴”的阶段。
△柴胡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少阳”的典型表现就是“一会这样,一会那样”。一会怕冷,一会怕热;一会心烦、一会胸闷;一会泛呕,一会又很饿。那这样的少阳证为什么会“但头汗出”呢?
少阳主疏泄,三焦为气机枢纽,今阳气微结于内,气机不畅,阳气郁里,不能外越温煦机体,但蒸于上,故出现“头汗出”的症状。出汗多为阳热,为何又“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不欲食,脉细”?这些都说明表证未解,体弱津亏,邪气在表里之间。
148条小柴胡汤证,有“大便硬”之症,一是津液损伤,二是少阳向阳明转化的征兆,所以后面才有假如喝了小柴胡汤大便干不好转,可以用通大便的方法。也就是说,此类人群属于,太阳证阶段“汗出太过,耗伤津液”所致的头汗。
而147条也属少阳,但相比于小柴胡汤证则要多出一些“脾胃虚寒,水饮停留”的表现,太阳病误下,脾胃受损,损伤中阳,导致阳气郁结,气机不畅,枢机不利。胸胁者,少阳三焦巡行之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气化不利,则水液不通,水饮停留,与少阳邪气相搏结,则胸胁满微结;三焦不通,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气不化津,津液无法上承则口渴。故而方子加入桂枝、干姜,主要就是通阳气、温脾阳的;渴而不呕,去半夏加瓜蒌根;胸胁满结,去大枣加牡蛎。
所以,但头汗出,兼见“口苦、咽炎、一会这样,一会那样”者,用小柴胡汤;若平素脾胃虚寒,或病后呕吐,大便稀溏、腹胀,恶寒怕冷多于发热,则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腋汗
我经常觉得,现在大家对于美的理解太过苛责。皮肤要白,头发要黑,体型要瘦,力量要够,脸上不能有痘,身上不能有皱,甚至腋下都不能有汗,不然,就要被怀疑“狐臭”,戴上不修边幅的帽子。其实,当今生活节奏这么快,工作压力这么大,很多人都处在亚健康的状态,完全对标健康而设定的“美”是很难达到的,我们先要学会放下包袱,放下压力,才可能获得更舒服的美。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就拿腋汗来说,它的发生,其实就与“肝经有很大关系”。《罗氏会约医镜·杂证·论汗证》说:“凡两胁下动辄有汗,此肝虚乘热也,宜养血补肝。”《医林绳墨·汗》中言:“两腋下局部多汗。又有腋汗者,……此肝虚乘热也,宜以补肝养血,可用六味地黄丸。有因少阳挟热者,宜和解少阳、清化湿热,用小柴胡汤、逍遥散加减,或用牡矾丹(《类证治裁》:牡蛎粉、黄丹、枯矾,擦出汗处。)”
一贯煎:北沙参9克、麦冬9克、当归9克、生地黄18克、枸杞子9克、川楝子4.5克。
此类腋下多汗,一般多无异味,这与肝虚有关,若兼见多梦易惊,虚烦,午后汗出增多,口苦吞酸,小肚子胀气疼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者,可先择以5~7天一贯煎以疏肝气,补肝阴。后再以六味地黄丸滋阴益肾,以作善后;若胁肋胀闷明显者可先择逍遥丸,若忽冷忽热明显者,要先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而腋下汗多,又异味明显者,多为肝经湿热,若兼见耳目胀痛,或男子阴汗,女子带下黄臭者,舌红,脉弦数,则可以用龙胆泻肝丸以清肝泻热,但此方不需久服,中病即止。
手足汗
我看到很多人说自己手脚冒冷汗,汗多到都能滴出水来,也用过很多健脾祛湿的方法,但没有改善,有此类“手足冷汗”的女性朋友有些还会兼见月经延期,月经量少的问题。这是因为这样的“冷汗”不仅是脾虚湿盛,还有脾胃虚寒,单纯祛湿并不能解决里虚寒的问题,所以,很难缓解,此类人群不妨试试理中汤温阳健脾。
升阳益胃汤组成:
黄芪30克、人参15克、半夏15克、炙甘草15克,羌活9克、独活9克、防风9克、白芍9克,陈皮6克,白术5克、茯苓5克、泽泻5克、柴胡5克,黄连1.5克。
而如果是自己手心、脚心发热,微微汗出,不怕冷,甚至还会出现小水泡,这样的手汗,多与“里湿热”相关,调理时当从“健脾、除湿、清热”入手,脾为水之中洲,脾虚不运生湿,湿邪阻滞气机,则化热,升阳益胃汤正是补中益气,健脾除湿,兼以清热的代表。适合于少气懒言、失眠多梦、食欲不振、手足心热者。
黄汗
脸上冒油,汗出染衣,平素多汗,且时常自觉双下肢沉重不适,您有没有这样的朋友?
我身边就有一位。
最初,他只是觉得自己比旁人更容易出汗,脸上容易冒油,但他年年体检,各项指标都很正常,血、尿胆红素,转氨酶,肝脏彩超也都没有问题,不喝酒,所以,也没当回事,更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黄汗”的问题,据说直到他妻子抱怨他说:“跟你一起换的枕头、买的衣服,为什么你的都黄到洗不出来了?”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汗是有些问题的,但奈何我的这位朋友自学能力强,会百度,一顿学习下来,他陆续给自己用了龙胆泻肝丸、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黄芪水。
奈何“汗”还是那么“黄”,直到,这次新冠阳后。
他说感染新冠时,自己低热、出汗、鼻塞还头疼,当时很笃定就是“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果断让妻子熬了桂枝汤,也就喝了2~3天吧,头不疼,鼻塞也好了,也就停药了,当时并没有太当回事。
而直到前段时间又开始健身后,他竟然发现多汗问题好像变少了,经过反复对比后,他说黄汗的问题似乎也没有了。
您会如何解释他的这段经历呢?
其实,我想说这就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他喜欢中医并非一天两天,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是家里老二,生在毒月,从小体质就弱,那时候上学路程特别远,经常是冒雨、蹚水后湿着衣服还要上一天的课,现今经常双腿发沉,不舒服,也尝试过艾灸,按摩,喝药,症状时轻时重,所以,调理多汗的思路总会不由自主地从化湿、祛湿上找方法。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我说,你的黄汗是真的好了,你的成功也不是巧合。《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脉自沉。”兼见两胫冷,身疼重,腰髋弛痛或小便不利者,方用桂枝加黄芪汤。
营卫虚弱,则肌表水气无从转运,与体内郁热结合就会出现黄汗;寒邪凝聚于下,迫阳于外,故而下肢有沉重发凉之感,汗出部位亦可局限于上半身。这类人多身体虚弱,容易出现浮肿,多汗、自汗、黄汗,自觉体表有热,同时双膝发凉,有小便不利,腰胯也易出汗。这样的黄汗是因为营卫不和,脾胃湿蒸所致。桂枝汤有调和营卫的效力,擅长治表虚自汗,虽有通行血脉,祛除寒邪之力,却无利水之功,故而加入益气固表的黄芪,补营卫之虚,驱肌表水气,通利小便。
人生道路起起伏伏,每个人都会遇到低谷,但只要再坚持几步,低谷过后很可能就是转机。
像我身边这位黄汗的朋友,像您的某个他。
脚踏实地,目视前方,路途自然会变得宽广。
— THE END —
相关文章回顾
❀入伏之后该怎么养生?
❀您的疲乏无力,没精神,食欲差,很可能是“气随津泄”所致!
❀阴虚体质的人夏天该如何养生?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公众号内搜索
❀文章搜索指南
✿文章◎香薷
✿编辑◎香薷
✿审校◎紫叶
✿文中图片均已注明来源,未经授权请勿擅用。
罗博士视频号-【罗大伦频道】现已正式开通啦!日后会持续不断为萝卜丝们奉上精彩的视频内容,欢迎大家关注,这样就可以及时看到罗博士视频啦,也不错过以后的同步直播哦(有可能)~
罗博士说,伴着视频读文章,更香哦!
罗博士抖音新号“罗大伦讲国学”上线啦!本账号内容为分享国学心得,品味人生智慧,欢迎新老朋友们关注支持~
关注抖音“罗大伦”可收看罗博士直播,直播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晚上八点至九点,直播内容为国学易经。
因抖音平台规定较多,请大家不要在直播间咨询中医相关内容。欢迎大家收看。
有奖征文
如果您也有与中医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将您的故事落笔成文随时投递给我们,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yuandongli@sina.com
投稿的文章请保证原创,并附上您的微信昵称、姓名、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我们筛选后会向作者获取授权,刊登在频道的栏目中,一经刊载,将为您送上罗博士的亲笔签名书哦~
感谢大家的积极反馈,我们期待您能够将您与中医的故事分享给我们与更多的萝卜丝,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罗博士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如下四个,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请大家切勿上当!
罗大伦频道
微信号:luodalunpd
大伦书院
微信号:Dalun_sy
大伦育儿说
微信号:dalun_yes
罗大伦博士
微信号:Drluodalun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若所引用的图片来源、数据来源、文字版权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其他权利,烦请告知编辑,编辑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本公众号拥有罗大伦博士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公众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