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眼镜蛇还毒50倍!海南一女子竟将蓝环章鱼烹饪,锅已经不能要了


如果你在菜市场买到毒海鲜会怎么办?海南一女子买鱿鱼回家烹饪,煮熟后才发现竟然是含有剧毒的蓝环章鱼,只差一点就要吃下去了。

这一消息爆出,网友纷纷表示:你这手和锅都不能要了!蓝环章鱼到底有多恐怖?听说毒素比眼镜蛇还强,是真的吗?剧毒章鱼为什么会流入市场?
海鲜大餐险成“夺命餐”
今年年初,黄女士来到海南三亚探亲,想着在家做一顿海鲜大餐,便到菜市场购买。当她回家把海鲜焯完水,却发现有点不对劲。
在一堆白花花的鱿鱼里,怎么混进了一个黑不溜秋的?黄女士拿起那只黑“鱿鱼”仔细察看,发现表面密密麻麻分布了很多环状花纹,而且只有八条腿。

她不禁联想到前段时间短视频上刷到过的蓝环章鱼,据说小小的一只毒素就可以杀死20多个人。有专业的朋友证实了黄女士的猜想,只是这一只被煮熟所以花纹不发蓝了,事后每次想起黄女士都万分后怕。
“世界第一毒”到底有多毒?
提起蓝环章鱼,我国很多人都不熟悉,因为这是一种生活在太平洋海域的章鱼。它们虽然体型很小,只和高尔夫球差不多大,但毒性之强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被称为世界上最毒的头足类动物。

民间说颜色越鲜艳的蘑菇越有毒,这一点同样适配于蓝环章鱼。蓝环章鱼主体为黄褐色,表面有很多青蓝色的圆形斑点,因此也叫蓝圈章鱼、豹纹章鱼。它们的颜色非常亮丽,漂游在海水之中很抓眼球。
蓝环章鱼千万不能乱碰,因为它们不管是肌肉还是墨汁,都具有毒性。不过最恐怖的还是它们的唾液腺,里面住着很多细菌和病毒,可以通过蓝环章鱼的攻击侵入别的物种体内,寄生并破坏机体。

蓝环章鱼的毒主要是河豚毒素,顾名思义,是河豚体内含有的一种生物碱。河豚毒素属于神经毒素,能阻碍神经、肌肉的传导作用。有研究表明,这种毒素比氰化钾还要强上1000多倍,毒性非常惊人。
一只蓝环章鱼体内含毒量可以达到174微克,0.5毫克的蓝环章鱼毒就能毒死一个成年人。而且,同为神经毒素,蓝环章鱼的毒性是眼镜蛇的50倍。很不幸的是,目前并没有人研制出蓝环章鱼毒的解药。

蓝环章鱼是怎么释放毒素的?
蓝环章鱼喜欢在15米左右的浅水区域活动,可能出现在潮汐池,或者藏身于珊瑚礁里。它们实在是太小了,就如成年男人的手掌一般大,因此方便在海洋的各个石头底下里隐藏,做一个安静的“杀手”。
蓝环章鱼是内向且警觉的生物,它们的细胞可以随时改变皮肤颜色,平常是黄褐色、米棕色,但也可以随着环境变化而融入周边。在遇到危险时,蓝环章鱼会把圆环改成蓝色,而且发着青色的荧光,这已经是一种攻击的前兆。

有一句话叫“不作死就不会死”,蓝环章鱼一般不会主动对人类发起进攻,但如果你不小心踩到它们或者把它们抓起来,那就要小心了,它们的牙齿锋利且力道大,甚至可以咬透潜水服。
中了蓝环章鱼的毒会怎么样?
蓝环章鱼毒进入人体后,会干扰人体的生命系统,阻碍神经传导。中毒的人会感觉全身瘫软,神经麻痹,头晕目眩,从而导致休克或者停止呼吸。即使还活着,也无法持续呼吸或对外界做出反应。
这种毒的毒发速度不是很快,一般需要1个小时以上才会出现明显症状。据澳大利亚新闻报道,1954年与1967年的两例致死案遇难者都是在90分钟后才毒发身亡。

但恐怖的是,人们很难第一时间发现自己中毒,因为蓝环章鱼咬人时是几乎没有痛感的。对很多遇难者来说,他们的死因往往是因为全身麻痹无法行动而导致的溺水。据幸存者描述,被咬后他们也都出现了很严重的呼吸困难。
蓝环章鱼频频现身餐饮业
今年1月,深圳一网友爆出自己在火锅店看到疑似蓝环章鱼的照片,并在网上求解,引发了热烈讨论。4月份又有人在回转寿司菜品里发现了蓝环章鱼。
著名科普博主“博物杂志”指出,但是蓝环章鱼的毒素不能因受热而分解,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不小心煮了吃了,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毒性惊人的章鱼居然堂而皇之地混进食材区,令人恐惧的同时也引发了思考,明明远在日本、澳大利亚太平洋的生物,怎么能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呢?

寿司店误烹饪蓝环章鱼
专家表示,有可能是因为渔民的误捕。蓝环章鱼在我国很少见,但南方海洋也分布着一些,附近的渔民捕鱼时若不多加留心,就会把蓝环章鱼和一般的章鱼搞混,直接把它们运到市场上。
其次,供应商的人工挑选步骤不够严格。在食品公司的食材筛选、原料加工、出厂销售等过程中,工序较多,有可能出现疏漏。但食品质量是关乎人们生命安全的大事,绝对不能敷衍以对。

蓝环章鱼可能混入其它章鱼中
最后,部分餐饮店的食材管理并不到位。负责进货、制作菜品、上架食物的工作人员们也没有对含毒水产的正确认知,导致这种蓝环章鱼施施然进了人们的油锅。
为了安全考虑,难道从此就不能吃八爪鱼了吗?并不是这样。因为只有浑身布满多个豹纹蓝圈的才是蓝环章鱼,仅有一两个圆圈的是可以吃的。不过不管怎么说,食品行业的疏漏都不应该由消费者买单。

人们险些食用蓝环章鱼的事件也是一个警示,我们在食用水产的时候需要留个心眼,像蓝环章鱼、河豚、云斑裸颊虾虎鱼等生物的毒素都有可能致死,平时储备一些生物知识加以分辨、及时发现才能防患于未然。感谢您的阅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