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土地拍卖进入寒冬,新房可能会涨价?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本科清华,留学美国,定居帝都,房产投资实战经验丰富,为百余家庭提供购房建议,分享楼市心得。
北京的土地也卖不动了。全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片唏嘘,北京也不能独善其身。
 
北京的土地也卖不动了,接下来的新房可能会涨价。这两者有关系吗?看完全文,答案自明。
 
今年,北京的住宅供地计划只能贴着下限勉强完成。3月16日,在规自委发布的北京市2021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里,计划住宅用地1060公顷,其中产权住宅用地760公顷。再细分,商品房用地入库任务600公顷,这个计划,大概率是无法完成了。能完成的是“供应下限”计划,300公顷。

 
我们大致盘点下三次集中供地情况:
 
5月份,北京市首批商品住宅用地集中出让30宗地块,总面积约169公顷,规划建筑规模约345万平方米,共实现土地出让价款约1110亿元人民币。
 
10月份,北京第二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二批次集中供应43宗用地共涉及13个区,土地总面积约245公顷,总建筑规模约496万平方米,除一宗招标项目以外,起始价总额约1359亿元。实际出让17宗土地,本次土地成交金额513.45亿,加上平谷地块,总出让面积88.5公顷左右。
 
昨天,规自委发布了第三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地块,出让地块总面积约62公顷,按照最高限价计算,预计成交总价362亿左右。
 
其一,从土地入库任务看,北京今年肯定无法完成上限供地计划。原计划商品房供地600公顷,下限300公顷。从第一批到第三批,北京今年最多供应土地169+88.5+62=319.5公顷。现在第三批还没有完成出让,如果全部出让,也就贴着下限完成供地任务。如果像第二批那样,大规模流拍,比如二分之一流拍,北京就无法完成商品房入库任务。
 
有人说,反正下限300公顷任务能完成,其余就无所谓了。恐怕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既然说明了300公顷是下限,这仅仅是个及格线而已。第二批土地集中出让时,朝阳区几乎的土拍工地几乎全军覆没,仅一宗地块有开发商报名。第二天,朝阳区马上就到朝阳规自委调研指导工作。这么着急的赶到区规自部门,显然不是去庆功的。要求很明确,“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完成规划自然资源工作。……与实际结合研究解决难题的新方法。”土拍成交结果差,显然会对相关部门产生直接压力。

 
其二,从土拍成交金额看,北京今年同样无法跨入土地出让金收入2000亿俱乐部。土地出让收入,对ZF而言,是一块大头收入。ZF显然希望获得更多土地出让收入。
 
5月份第一批集中供地,土地出让金就收了1110亿。这个盛况,大大鼓舞了ZF各部门的信心,所以第二批供地面积才会大幅度增加。按照原供地计划,第二批出让土地起始总价1359亿。简单的算数问题,出让两批土地,收入达到2500亿。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第二批土地出让收入只有513亿。即使第三批出让土地全部成交,也就再增加360亿的收入,北京全年土地出让收入1980亿。
 
2020年,土地出让金收入最高的是上海,金额2952亿,排名全国第一。杭州紧随其后,排名第二,金额2521亿;广州第三,金额2464亿;南京排名第四,金额2039亿;北京,则被甩到了第五名,金额为1850亿。
 
按照今年情况看,北京的土地出让收入,依然无法跨入2000亿俱乐部。虽然只要一步之遥,这一步,就是跨不过去。
 
其三,北京这批供地少,直接原因是:开发商没钱报名了。开发商,尤其是民营开发商,多数在苟延残喘,吊着一口气而已,普遍对接下来的房地产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哪还有资金去参加拍地。
 
去年,三线四档、贷款集中度管理等一系列限制房地产融资的政策,大大冲击了开发商。到了今年,一线龙头开发商也纷纷债务逾期、暴雷。没有金融机构的支持,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一线开发商恒大,已经没救,大批开发商尤其是民营开发商都在苟延残喘。这当口,开发商能有一口气吊着续命,就已经是佛祖保佑了。谁还敢乱花钱,土拍拿地呢?
 
从第一次土拍到现在,短短的五个月时间,北京土拍的行情彻底改变。北京楼市的行情,同样彻底改变。
 
其四,住宅用地成交大降,可能会导致接下来的新房价格上涨。从简单的供需关系看,土地成交量大幅降低,意味着接下来市场上的新房供应量减少。如果新房需求量不变,甚至增加,因为供应量减少,新房市场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开发商就可能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提高房价。


房产贷款在线咨询
长鲸工作室,多年房产投资实战经验,精通办理抵押贷、信用贷等,提供购房策略、资金筹划全套方案,并为中产阶层提供杠杆优化方案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