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西·赛克斯(Percy Sykes)《阿富汗史》



    阿富汗的历史应该怎么写?史家一般都从普什图族部落首领艾哈迈德·沙·杜兰尼开始。这位国父起初只是波斯国王纳迪尔的卫队长,是他将阿富汗在十八世纪建立成为了一个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珀西·赛克斯(Percy Sykes)显然不愿意这样简单的去书写阿富汗的过往,在他1940年问世的《阿富汗史》完全就是一部活脱脱的“中亚史”。珀西·赛克斯把阿富汗的历史嵌在了整个中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中去辨识和梳理,从埃及和近东的史前史,以及米太人和波斯人征服伊朗高原,一直到1933年查希尔·沙阿国王继位。尽管千头万绪,纷繁庞杂,一般读者读起来会感觉很吃力,但这样书写也有一个好处,有助于凸显出阿富汗历史的地缘、民族、宗教和文化“交错杂融”的核心要素和性格特征。

    珀西·赛克斯和他的姐姐埃拉(Ella)是当时英国的两位旅行作家。珀西早年在英属印度从军,姐姐埃拉多次随他在印度和波斯一带旅行。他们不仅多次游走了波斯、帕米尔和克什米尔地区好多地方,而且著有多种有关波斯的游记。1915年春,英国驻喀什总领事马继业(George Macartney)回英国休假,由珀西暂时接任半年,姐姐也随弟弟一同去了喀什。当时,斯坦因刚刚结束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第三次探险,回到了其尼瓦克(Chini Bagh)歇脚。他们相谈甚欢,彼此欣赏。斯坦因曾写道与塞克斯姐弟俩在喀什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后来,他们还在帕米尔高原相遇,并在昆提格马斯(Kuntigmas,即Khanagarmatik)一起露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