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救赎


         

    新华社原资深记者蒋先生很早就鼓励我写一篇关于阿富汗的文章,我一直拖着没开始。今天,或许是天太热(室外42度)的原因,我在一个专业群里面,没忍住叽里哇啦说了一大通,于是决定把自己说的东西捋一捋,看能否形成一个短文题纲(声明:本人观点本人负责)。
一、流行的阿富汗一般概念
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
所谓帝国坟场
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伟大的兴都库什山,阿富汗河谷的分散与封闭
阿富汗的河谷绿洲
阿富汗的省份
南北差异、东西不同
三、河谷村庄的运转,Mir与长老
长老议事
Mir的等级
社会的秩序
四、宗教在村庄管理系统的作用,社会的秩序
毛拉与皮儿的行政
水的管理
税,这个社会体系的杠杆啊
五、伟大的国王与贵族领导的保守国家
国家雏形
强人多斯特
查希尔王朝的悲剧
六、列强入侵,民族自觉,兴都库什南北差异
英、阿战争
领土与民族的切割
重回秩序、十字路口的摇摆
七、支格尔议会下的传统政治,效率与阻碍
难以达成的统一
假民主,真代表
利益集团的博弈
八、感觉幸福,贫穷落后与改革发展,快与慢的相对性
贫穷落后就不幸福吗?
发展改革的精神体系和支柱
千年的积重,必有千年的包袱
九、社会主义革命家的野心,打开潘多拉盒子
革命家、野心家不能代表Mir
统一的社会主义无法在分散的河谷落地
离开宗教的计划与供应是在埋地雷
十、塔利班的救赎,自我救赎与国家救赎
塔利班,一个偶然的残疾儿童
土匪、破坏者,枪杆子里出政权
宗教,一块遮羞布
十一,世界恐怖主义中心与世界和平的十字路口
乱世出英雄,一无所有者需要越乱才越有机会
救赎,宗教极端的狂奔
治理国家,抑或搞一个大项目
十二,未来,回到大山河谷,重返宁静乡村
重回秩序
新的行政系统
基础建设
十三、永远的枢纽、十字路口的国际物流贸易
民族和解、四方友好
交通,还是交通
世界仓储、物流贸易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