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字不多,但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有个两分钟看完的方法,你直接跳转到“高能预警”,也ok~
先插一句话,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不加星标,有可能收不到推送

“你刷了8个小时的手机,然后又刷了3个小时的剧,又看了两个小时的短视频你用2分钟来引流看《理想国》,其他的时间不是吃就是睡,所以希望同学们的欲望,能够被引流到正确的地方去,流向知识这一类的快乐,否则,你内心的空虚就会被其他东西所占据。”
“你以为你是自由的,其实你被奴役了。”
大家好,我是小游。
《论自由》,作者约翰·穆勒。这本书的冷门,在于看过的人很少(书名劝退),而且很少看完(不喜欢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和逻辑学这类人文社科的朋友会觉得枯燥);但这本书的神奇,在于把人们从无关的牵绊和诱惑之中解放出来,从而释放最大的力量。
因为它回答了:为什么你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自己的人生。
我们的环境里充斥着一些声音,告诉我们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是符合主流的——但一个日渐成熟的人,要做的事情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运用和解释这些声音。
无论对错,都是对自己有价值的。要警惕时代中同化的倾向,不要轻易地被裹挟。永远不要做缄默者。
但娱乐,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手机和熬夜之弊,是一个有趣的逻辑悖论,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若让流水肆意凭地心引力流淌,那么,它将失去控制,走向干涸或是污秽的毁灭。若是设堤坝岸渠,则能迸发出无限的力量和生机。
人的精力,同样如此。
所有能够高速运转的系统,都有自身的一套“堤坝”。
我们能够分配力量,前提是我们意识到力量的伟大;
我们能够发挥最大的力量,前提是我们意识到那些限制我们的东西。这本书,做到了。
为了观感更好,我就直接上结论了。我会先讲出这本书的核心观点,然后按目录的顺序提炼出中间三篇小论文的观点。但如果你愿意去看原作,还会发现作者的推论过程,对于思辨和推理能力也是一次精进。
核心观点: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人类只有出于自卫这一目的,才能去干涉他人的行动自由。】
【任何人唯一应对社会负责的,就是涉及他人的那一部分。对于只涉及自身的那一部分,个人依法具有绝对的自主权。对于自己的身心这两个方面,个人都具有独立的支配权。】
一方面,人的痛苦大多来源于想要支配别人,支配任何事。担心失去求之不得(尚未得到)的事物是一种极大的贪婪;
另一方面,却忘了自己对自身有着绝对的支配。当受到他人伤害却缴械投降,放弃对自我的维护,自由和权利的肯定。放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放弃了对自我和当下真实事物的关注。
明确自由的界限,才能明确权利的范围,这是本书的核心观点。
全书内容:
《论自由》由四篇论文构成,核心就是二、三、四:
一、论思想自由与讨论之自由
这一篇作者表明即便所有人都持有同一种观点,但即便有一个人持相反的观点,那么没有人有理由去压制这种意见。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同样,任何观点都应该被表达,任何观点也都有价值。因为错误观点和真理都是相对的,所以被纠错是大概率事件。害怕与人不同或者被证伪而放弃自己的观点,是常见的思想不自由的表现。
如果限制(放弃)思想的自由,就会造成三种情况,就会限制正确路径被发现的概率。
1.如果观点正确,我们丧失真理;
2.如为错误,则丧失“真理愈辩愈明“的机会;
3.多数情况下为对错参半,真理发展的进程便是如此。
引用:
1.一切封禁言论的行为,都是假定自己永无谬误。我们这种纯粹的社会不宽容,虽然不会杀害一人,不会铲除任何一种观点,却会诱导人们掩饰这种观点,或者使人们不会作出任何积极的努力,去传播这些观点。
2.在精神受到奴役的整体氛围之下,曾经涌现过个别伟大的思想家,将来也有可能再次出现这样的思想家。但是,在那样一种氛围中,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个在理性上非常积极的民族,将来也不会出现。
请从今往后任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论幸福要素之个性自由
第二篇论文作者的观点是越个性的人越卓越。作者认为当前的社会环境对特立独行者具有天然的敌意。但这抑制社会进步,也抑制个人发展。这样的抑制是没有理由的,个人不应该被限制自身的发展。因此,及时发现社会中观点趋同的倾向,保持个性自由有利于个体成功。
引用:
1.如果一个人的冲动非但发自内心,而且非常强烈,还受到一种强大意志的掌控,那么此人就具有一种精力充沛、活力十足的性格特征。
2.那些身居高位者或天赋异禀者的激情,都处在一种习惯性的反抗法律法规的状态中,必须用锁链将其牢牢束缚,他们的影响所及之人才能有所安全。
3.要想公平对待每个人的本性,关键就在于允许不同的人过不同的生活。
4.在如今这个时代,纯粹的特立独行之榜样、纯粹的拒绝在习俗惯例面前俯首低头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贡献。正是由于舆论暴政太过厉害,让“古怪”变成了一种指责。
5.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富于人格力量,往往也就富于古怪言行。一个社会中古怪言行的多少,通常都与这个社会中人们拥有的天赋多寡、思维活跃度及道德勇敢度成正比。如今之人很少表现得言行古怪,这个现象就是这个时代主要的危险标志。
请从今往后停止压抑,保持自己的个性!
三、论社会对个人行使权力之限制
第三篇论文,作者在回答对自由和权利的限制。作者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的行为影响到他人的利益,那么社会才能干涉和限制个人的自由。
而相对的,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个人对社会负责的唯一条件是,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的利益。也就是我们开篇提到的核心观点。
请从今往后将自己还给自己!
最后的分割线:
虽然这本书有一定门槛,因为它将政治学和哲学与法学结合在了一起。但我仍然强烈推荐的原因有两点。
1.我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法理学的课堂和《圆圈正义》。学到西方成熟精妙的思想体系,我就想从历史沿革的角度看这些思想的初始形态;看到好的观点,就想要去找到它的源头,直接看第一手信息。
2.政治学和哲学的很多书都有这样一个共性,就是作者会不可避免地研究人性和揭露社会现状并提出批判,然后提出自己的主张。改进现有制度不是我们的任务,但是对于社会现状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能够在“环境错了,我们是对的”这些场合下,让我们无所顾忌地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而不是和大家一起错下去。
这很重要,它能保证我们摆脱无关的杂事,去做最优秀的自己。
“怕什么真理无穷
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共勉
点击下方名片,即可关注▼
如果这篇文章为你带来了灵感或启发,就帮忙点个『赞』or『在看』吧,这对我非常重要,感谢!

end
点赞、在看是更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