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 | 喜克索斯人的“小跟班”


关键字:浑水摸鱼
上期说到,犹太教虽然是最早的一神教,但在犹太教之前,还有其他文明也发展出了一神信仰,只是没有成型,那就是埃及。
埃及一直信仰多神教,但他们在历史上曾爆发过一场宗教革命,埃及第十八王朝有位法老叫“阿肯那顿”,他主持改革,要在全国范围推行一神信仰。
不过,改革之初就遭至祭司阶级的激烈反对,可阿肯那顿却力排众议、强行改革,终至众叛亲离,郁郁而终,他死后不久,埃及就又恢复成了原先的多神信仰。
阿肯那顿虽然失败了,但这却是历史上最早有确凿证据的一神信仰。不过很显然,当时人们都很难接受这种“另类”信仰,那阿肯那顿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意孤行呢?
1、遭遇挑战
按说古埃及虽然古老神秘、引人入胜,但他毕竟已经中断了,与当今世界主流的文明体系关系不大,所以似乎没必要花时间研究这么具体的问题。
不过,埃及曾数次占领过犹太地区,所以埃及肯定影响过犹太地区,而这场宗教改革可能就启发了犹太教,因此,我们还真不能不重视。
埃及之所以爆发这场革命,是因为祭司阶层权力膨胀,法老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所以法老要通过这场改革树立绝对权威,打压祭司阶层。
也就是说,这场宗教改革并非是一场思想进步,而是一场政治斗争。既然如此,我们就没必要深究这场宗教改革的思想内涵了。
实际上,这场改革也没有多少内涵,一句话就能概括:罢黜百神,独尊太阳。
由于太阳神是法老的象征,所以独尊太阳就能将人们分散的信仰聚拢起来,加强法老的权威。
可这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阿肯那顿没有做好准备就匆匆动手,最后功败垂成、人亡政息。
而阿肯那顿统治的时间是从公元前1352年,至公元前1334年,这也大体上是犹太教萌发的阶段,那它会不会影响到了犹太教呢?
2、浑水摸鱼
这完全有可能。
根据《圣经》的说法,犹太人曾在埃及生活过,后来受法老排挤,被迫逃回故乡,途径何烈山时,领袖摩西觐见上帝,上帝承诺犹太人,只要他们能独尊上帝,就能获得祂的保佑。

按照这种说法,那犹太人转信一神教便与埃及有关。据此,人们便可以根据埃及的历史,反推犹太人离开埃及的时间,从而推断出犹太教诞生的时间。
而根据《圣经》的说法,摩西带领犹太人逃离埃及时,仅成年男子就有60万人,也就是说,当时有很多犹太人生活在埃及。
可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是小规模的人口流动了,极有可能是埃及遭到过犹太人的入侵,被大量殖民,而历史上西亚人入侵埃及的次数确实不少,最早的一次是喜克索斯人,并且他们还在埃及建立了政权,统治了100多年。
那他们会不会就是入侵的犹太人呢?
3、“认祖宗”
“喜克索斯”是埃及文,意思是“异国的统治者”,埃及人并不知道他们来自哪里,所以就起了这个名字。而根据现代考古学研究证实,他们是闪米特人。
“闪米特”是个人名,源自《圣经》,在《圣经》里他叫“闪”。相传,闪是大名鼎鼎的“挪亚”的儿子,而挪亚就是那个造“挪亚方舟”的人。
根据《圣经》里的族谱,犹太人是闪米特人的后代,因此,按照这条线索,喜克索斯人与犹太人就应该是近亲。
不过,闪米特人是现代人类学划分出来的,与《圣经》里的“闪”还是有区别的。
《圣经》是按血缘来划分种族的,而现代人类学认为,持有相似语言的民族在早年都有共同的祖先,因此是根据语言演化规律来划分的。
也就是说,凡是说“闪米特语族”的人都是闪米特人,我们熟知的阿拉伯语、希伯来语都是这个语族的语言,它广泛分布于西亚地区。其中,犹太人说的就是希伯来语,所以犹太人便是闪米特人的一支。
同时,既然喜克索斯人是闪米特人,那就并非是单一的族群了,因为闪米特是个语族,而非某种语言,所以喜克索斯人应该是一个部落群,而非单一的部落,这其中就可能包括犹太人。
喜克索斯人并没有完全消灭埃及人,而只是占领了尼罗河东岸,而这里紧挨着西亚。

后来,埃及王朝复辟,推翻了喜克索斯人,又把他们赶回了西亚。
喜克索斯人虽然失败了,但这却是一段“丰功伟绩”,犹太人作为闪米特人的一员,很可能参与了这次侵略。
当然,那时犹太人可能还没有清晰的独立出来,但后来的犹太人恐怕依然愿意将这段历史当做自己的历史。
这并不奇怪,中国人对此是谙熟于胸的。比如,《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就深谙此道,他逢人就说,自己是“孝景帝之后,中山靖王玄孙”。
要知道,“孝景帝”那可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孙子,而到刘备这里,两人都隔了17代人了,早就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即便如此,刘备还是要想方设法扯上关系,所以犹太人这么做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可问题是,喜克索斯人被驱逐时是公元前1550年,这比阿肯那顿搞宗教改革的时间早了100多年。
那就说不通了,因为这时候埃及人自己都还没有产生一神信仰呢,又如何影响犹太人,还在犹太人返乡的途中帮他们建立犹太教呢?
4、结语
要么是犹太人根本就没去过埃及,圣经《出埃及记》纯属胡编乱造;要么是犹太人去过埃及,但当时并没有产生一神教,两件事是硬捏合在一起的。
那到底哪种可能性更大呢?
下期,我们接着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