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 | 殉道者vs背教者


篇章:古罗马文明——帝国岁月
上期说到,君士坦丁一世登基后,非常重视基督教,希望利用它来加强对帝国的统治,但基督教内部却不是铁板一块,总是出现争执,难以形成合力,而这就打乱了君士坦丁一世的计划,让他很是恼火。
那怎么办呢?
1、“烂泥扶不上墙”
君士坦丁一世曾试图直接干预,利用皇帝身份调节各方矛盾,为此,他甚至亲自主持了“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把各地的主教都召集到一起开会,希望能化解分歧。
但很可惜,会议虽然召开的很成功,主教们也签署了一致的决议,但回到各自的城市后,大家还是我行我素,并没有消弭分歧,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过去教会虽也算不上团结,总有理念分歧,但都会通过书信的方式反复沟通,充分交流,这样就慢慢消化了矛盾,所以在外人眼里,基督教便非常“团结”。
而这也是君士坦丁一世对基督教的印象,所以他才会对基督教寄予厚望,甚至不惜打破传统宗教政策,力挺基督教。
可没想到,基督教取得他的认可后,反倒出现了裂痕,甚至还闹到皇帝面前“对簿公堂”,简直丢人现眼,要不是君士坦丁一世一直支持基督教,此时有些骑虎难下,不好出尔反尔,估计这时候都会放弃基督教了。
君士坦丁一世实在想不通,为何之前基督教一直被帝国打压,甚至逼迫他们放弃信仰,他们都能团结一致,而现在自己如此器重他们,他们却不知好歹,如此不争气呢?
2、“履霜坚冰至”
因为造成这种变化的“罪魁祸首”恰恰是君士坦丁一世自己。正是因为他改变宗教政策,不再逼迫基督徒了,所以基督教内部才出现了分裂,此话怎讲呢?
基督教之所以团结,是因为他们一直都有明确的领袖,耶稣在时是耶稣,耶稣殉难后是各位使徒,就这样,基督教在创建之初的几十年里,一直都在默默积蓄力量。
由于此时的基督教非常弱小,所以虽然使徒有10多位,他们也是分开传教的,但却能守望相助,彼此团结。
等使徒们相继去世后,基督教的凝聚力出现过短暂的下滑,相继出现了诺斯替主义、马吉安教派等分裂派系。这虽然不是好苗头,但也恰恰说明,基督教已经渡过了“婴儿期”,逐渐壮大了起来,信徒也渐渐多了起来,否则他们也没能力搞分裂。
而这也说明,基督教其实早就有分裂的苗头了,并不是到了君士坦丁一世时才出现的,可为何基督教一直没有分裂呢?是他们一直在压制分裂,还是隐藏的太好,外人没有察觉呢?
3、殉道者
都不是。
我们先来说说过去罗马人是如何逼迫基督徒的,罗马有一项宗教政策,那就是:要求所有罗马人主动崇拜皇帝。
基督教是禁止偶像崇拜的,所以这项政策虽不是针对基督教的,但却只有基督教“中招”,受影响最大。而面对这项宗教政策,基督徒要么选择放弃信仰,要么就只能以死抗争。
于是,从公元2世纪起,基督教里出现了一小戳儿特殊的人群——殉道者,他们是在罗马政府的逼迫下坚持信仰,最后以身殉道的人。

比如,著名的殉道士伊格纳修,以及他说的那句名言:“我不仅能被称为基督徒,也表现得像一个基督徒。”
再比如游斯丁,他不仅是殉道者,而且精通希腊哲学,为基督教神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人并不多,因为罗马政府不可能针对每个基督徒做调查,所以会挑选主教或神职人员来逼迫,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震慑普通信徒。
而就是这一小撮儿殉道者从使徒手里接过了“接力棒”,成为了基督教的精神领袖,并将各个派别的人都团结到了一起,即便各派系教义有所差别,但在殉道精神的感召下,大家还是能心平气和的相处,至少表面上看去并没有分裂。
但随着君士坦丁一世转变宗教政策,基督徒们便失去了殉道者的感召,凝聚力大幅下降,为什么呢?
4、“背教者”的身份
因为不再逼迫基督徒放弃信仰,便不会再有新的“殉道者”了。
按说没了就没了呗,大不了寻找新的领袖。
但实际上,问题远不止于此。
罗马停止逼迫后,有些在逼迫中没有殉道,而是变节成了“背教者”的人便打算重回基督教,那该不该接纳这些人呢?
对此,基督教内部产生了严重分歧:一派认为可以接受,另一派则坚决不接受。
那到底听谁的呢?
可以想见,两派各执一词,听上去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比如,有些人认为,背教的行为应该区分对待,如果情节轻微,那么只要愿意悔改,就应该重新接纳他们,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嘛。
而有些人则认为背教者的行为罪无可恕,即便悔过也不行,因为罗马的逼迫就是上帝对信徒的一次试炼,这就像是一场考试,通过了就是通过了,没通过就是没通过,没什么好商量的,否则还考什么试呢?
最开始,大多数人都是持宽容态度的,毕竟人都怕死嘛,所以能在逼迫下不变节的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妥协。
但这似乎与前面的说法冲突,因为之前提到,罗马政府并没有对普通基督徒下手,而是挑选重要人物逼迫,比如主教等神职人员,然后以点带面,起到震慑效果。而这些人也都是心智坚定之人,很少有变节的,那哪来的那么多背教者呢,这又与基督教的分裂有什么关系呢?
下期,我们接着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