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税收史vs货币史
上期说到,古罗马虽然贸易发达,但本质上,他还是个农业文明。
可问题是,粮食是活的种子,贮存时损耗极大,所以财富就难以积累。
但令人惊奇的是,屋大维统治罗马后,罗马的财富却开始迅速增长,那他有什么神奇“魔法”,能在农业文明里变出财富呢?
1、税收史vs货币史
其实,屋大维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他使用的方法我们都很熟悉,那就是收税。
现代人由于对税收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常常忽视它的存在,以为自古以来便是如此,那情况真是这样吗?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因为税收是一种制度,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从各种蛛丝马迹去总结。而古罗马距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历史资料残缺不全、难辨真伪,所以税收不是一个好的研究对象。
那怎么办呢?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换个思路,去研究货币。
货币是税收的重要载体,而货币更好研究,因为它们都是真金白银,很容易通过考古发掘梳理脉络,然后反推税收史。
那罗马的货币史是怎样的呢?
2、货币伊始
罗马最早出现的货币是铜币,名叫“阿斯”,出现于公元前280年左右。
当然,这肯定不是罗马第一枚货币诞生的时间,但误差也不会太大。
因为公元前289年,罗马才任命了一个“制币三人团”,与此同时,罗马出现了一种重铜,它是在石模中浇铸的,形状与阿斯一样,都是圆形,而在此之前,罗马只发现了铜棒,而更早则只有金属块儿了。
那罗马为什么会在这时开始铸币呢?是脚踩西瓜皮,稀里糊涂的赶到这个时候的吗?
当然不是。在此之前,罗马人也使用硬币,但它们都是由希腊人铸造的。
既然罗马自己不造币,那就说明硬币并不常用,可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共和国早期,罗马是自耕农经济,农民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种粮自己吃;同时,打仗时也是义务当兵,战场也不会太远,农民自备口粮就行,所以国家没必要收税,也就没必要大量造币。
至于与其他城邦做大宗贸易,罗马人也有巧妙的办法,那就是用牛做交易媒介。这是因为大家都认可牛的价值,而且牛还能移动,所以用牛做一般等价物简直是一举两得。
不过,由于牲畜的体重不稳定,价值容易波动,所以后来罗马人便开始用大的金属块儿做交易媒介了。
到此为止,制造货币依然是民间行为,这是因为它的价值并非其币值,而是它的重量。可当人们把金属做成硬币,用币值表示其价值时,就需要政府介入了。
因为硬币本身的价值与标称的币值往往有一定差距,所以就需要强大的信用做背书,才能弥补这种差距,否则人们是不会认可这种“霸王条款”的。
可罗马政府的信誉能弥补这种差距吗?如果不能,那为何后来罗马人还是接受了呢,是政府强制的吗?
3、货币的用途
当然不是,因为古罗马还没有这么强的政府能力,真正的原因是——战争。
长久以来,罗马都没有走出意大利半岛,所以他们只有陆军。
对罗马人来说,陆战是“传统战争”,他们早就适应了,或者说,他们兵农一体的制度就是为陆战设计的。
可到了第一次布匿战争,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时战场已经不限于陆地了,而是扩展到了地中海。
然而,罗马并没有造海船的工匠,所以只能从希腊那里聘请,同时,造船的材料也要进口。而希腊人早就开始使用硬币了,所以与他们做生意就得使用硬币,否则就太不方便了。
可一直使用人家的钱币,那铸币的利润都被人家赚去,就很吃亏。于是,罗马人一边抓紧时间训练水手,一边赶制硬币,而此时正是公元前270年,比罗马出现铜币的时间只晚了10年。
这场战争让罗马人意识到,今后的战争都将如此了,所以需要巨量的流通硬币来支撑。
当然,战争只是诱因,真正推动货币发展的,是罗马自身的需求,那到底是什么需求呢?
4、“登台亮相”
是罗马人节节胜利,拓殖了海外殖民地。
其实,占领殖民地只是个开始,他们还得好好儿经营殖民地,来支撑他们继续扩张,而这就需要把殖民地的财富源源不断的运往罗马城。
其中,最主要的财富当然是粮食,但粮食可不是越多越好,一旦够吃了,那多余的粮食不宜保存,贮存起来反倒是负担。
但是,这多余的粮食也不能白白留在各殖民地呀,那不就“浪费”了吗?毕竟,罗马占领这里的初衷可不是为了发展这里,而就是为了掠夺资源。
因此,必须想个办法,既能把粮食留在当地,又能让它属于罗马城,那怎么办呢?
这时货币就派上用场了。
罗马城可以铸币,用硬币购买这些粮食,这样,罗马人就不用急着把粮食运过来也可以拥有它们了。
不过,既然是掠夺,就一定有上限,不能滥发货币,否则就是竭泽而渔了,那屋大维又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儿,才能实现增产创收呢?
下期,我们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