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 | 生产多不如分配好


关键字:粮食“危机”
上期说到,公元前22年,罗马城爆发粮食危机,元老院一筹莫展,关键时刻,还是屋大维出手,从各省调集来粮食,才化解了危机。
其实,到罗马共和国末期,像这样的危机已经频繁出现了,但每一次元老院都束手无策。
那这些危机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又是由谁来化解的呢?
1、“善人善举”
产生的原因倒不复杂。
布匿战争之后,罗马开拓了大片殖民地,各地向罗马输入了大量粮食,于是,罗马便制定了公粮分配方案,由国家出面售卖粮食。
而随着罗马的扩张,粮食供给便越来越充足了,于是,就有人提出直接免费发粮。
提出这项政策的人叫克劳狄乌斯,我们以前曾介绍过他,他是恺撒的手下,恺撒远赴高卢时,他留在了罗马城,成了恺撒的代言人。
不过,克劳狄乌斯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想一直做恺撒的傀儡,于是,他便想到了免费发粮的办法,来讨好民众,争取更广泛的支持。
本来这无可厚非,作为一名政客,为自己攫取政治资本是天经地义的,更何况如今粮食充足,免费发粮确实不成问题。因此,无论怎么看,这都像是一个大大的善举。
可没想到,此项福利一出,却立刻引发了混乱,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2、通往地狱的阶梯
首先,这导致乡村的贫民涌向罗马城,都来领免费粮了。
当然,这些人也还有限,毕竟贫民也属于公民,而罗马公民的数量是有限的,真正的问题是,大量奴隶也来领粮食了。
这是因为,如果只是售卖公粮,那奴隶是买不到粮食的,因为他们没钱嘛,还得是奴隶主掏钱养活他们。
可免费发粮后,奴隶主自然不想再花这笔“冤枉钱”了,于是便纷纷释放奴隶,因为这样做,奴隶就成了罗马公民,就可以领粮食了。
其实,这些奴隶被释放后,并没有摆脱主人的控制,是“假释放”,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免费粮。
而这就突然增加了罗马城的负担,粮食便不够分了,那怎么办呢?
3、免费不是救济
这时候,庞培登场了。
公元前56年,庞培被任命为供粮总监,而他采取的办法是人口普查。
庞培提出,公粮不能随意发放,得按名单领,不在名单上的,就算是公民也不能领粮,得登记造册之后,才能发放。
要知道,人口普查可不容易,就算只普查罗马城的人口,那也是不小的工程,于是,这项工作直到两年后才完成。
而这就为庞培争取了一点时间,当然,这也算不上什么解决方案,但总算是蒙混过关,把问题敷衍了过去。
但后来,领公粮的人数膨胀的厉害,到公元前46年恺撒上台时,他发现这一人数已经达到了30万,几乎等于整个罗马城的人数了。
这就太不像话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哪能所有人都吃白食呢?于是,恺撒便开始了更大规模的人口普查,范围扩大到了整个罗马。
这样一来,恺撒就能规定,只有土生土长的罗马城公民才能领粮,其他人就不管了。
同时,恺撒还限制了领取资格,只有确实贫困的人才可以领,于是,“免费粮”就变成了“救济粮”,发放人数一下降到了15万人,减少了一半。
就这样,罗马又一次渡过了粮食危机。
4、“含苞待放”
其实,解决粮食危机并不难,只要做好人口普查就行,但元老院偏偏就做不到,这说明,以元老院为首的共和制已经不能有效管理罗马了,而只有庞培、恺撒这样的强人才能做到。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公元前22年罗马再次爆发粮食危机时,元老院解决不了,而屋大维却能轻易化解了。
此后,屋大维也采用前人的办法,做人口普查,并最终把发粮人数维持在了20万人。
其实,罗马共和国发展到末期,像这样的问题又何止是发粮呀,比如,罗马城的饮水也是问题,也需要从周边调配,然后分给大家,而这些元老院统统管理不了,都得交给政治强人去做。
于是,罗马在各个方面都做好了准备,去迎接一个崭新的局面,那是个只有一人统治的新政体——帝制。
不过,这种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因为罗马此前没有这样的制度,帝制也是一点点演化出来的。
那它是怎么演化的呢?
5、关键节点
就是靠解决像粮食危机这样的具体问题来一点点演变的。
不过,不同时期还是有些关键的节点,其中,屋大维成为元首后,所做的财政改革就是重中之重。
罗马以前的财政由元老院管理,设在农神庙,因为这里是罗马的金库。
其实,这是古代社会通行的做法,比如希腊人也把金库设在神庙里。因此,所谓财政,就是管理这个金库。
在元老院手里,金库的资金来源十分有限,主要就是两块:一是土地税,二是战利品。
因为土地税金额少,而战利品则不稳定,所以长久以来,元老院管理的财政规模都很小。
好在他们的开销也小,因为罗马的官员没有薪水。
罗马有一整套晋升体系,从最低级的财务官,到最高级的执政官,官员们可以逐级升迁。但罗马不会给官员支付薪水,所以只有贵族才能当官,因为贵族们不差钱儿嘛。
于是,罗马的财政一下子就轻松了不少。
因此,即便罗马的土地税很有限,却还是可以维持日常开销。至于战利品,那主要是作为奖励,奖赏给军队士兵的,如果有剩余,则会储存起来,如果存的太多了,则会搞搞公共建设。
比如,著名的罗马大道,就是修建于布匿战争时期,而且道路还是以当时的执政官命名,而这显然就用到了这笔公共资金。
6、结语
正是由于收入少,管理弱,才导致共和国后期,罗马频频爆发危机,也正因如此,屋大维才不得不改革财税制度。
那他都做了哪些改变呢?
下期,我们接着说。
到顶部